带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9393 阅读:1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面、底面、2个侧面、前面和后面;带,所述带为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可打印的介质;供给装置,用于将所述带从所述壳体中供出;还包括把手,用于将所述带盒从所述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和取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盒,在带盒上设置了把手,解决了用户不易从机器中取出带盒的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带式打印机中的带盒
技术介绍
已知带式打印机用打印头在从带盒拉出的带上执行打印字符,诸如字母等,带盒安装在该带式打印机的盒收容部中。带式打印机可以使用不同结构和宽度的多种带类型, 因此需要为带式打印机准备多种带盒以收容多种带类型。如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带式打印机1中打开盖子2并安装有带盒20的透视图。参见图1,带盒20可拆卸地安装在带式打印机1的容纳腔中,若要取出带盒,用户在打开带式打印机1的盖子2后用手指分别抓住带盒20的左右两侧21C,将带盒20取出。如上所述的带盒,用户在取出带盒时存在有一个问题,就是带盒不易从打印机中取出,这将给用户的使用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带盒,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使用户易于从带式打印机中将带盒取出。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种可拆卸地安装到带式打印机中的带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面、底面、 2个侧面、前面和后面;带,所述带为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可打印的介质;供给装置,用于将所述带从所述壳体中供出;还包括把手,用于将所述带盒从所述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和取下。所述把手的最外侧还一体地形成有防滑纹。所述把手还包括有突起部分,其一体地形成在所述把手的最外侧。所述把手与所述底面一体形成。所述把手的数量为1个或2个。所述把手位于所述带盒的侧面。所述侧面还包括有凹陷部分。所述把手从所述底面沿所述凹陷部分向所述上面延伸。所述把手的最外侧与所述带盒的所述侧面基本位于一个平面。本技术提供的带盒,通过在带盒的左右两侧面上设置了把手。解决了不易从机器中取出带盒的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现有技术带式打印机中打开盖子安装有带盒的透视图;图2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带盒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层压式带盒的平面图;图4是本技术所提供的接收式带盒的平面图;图5是本技术所提供的热敏式带盒的平面图;图6是本技术所提供的带盒安装在打开盖子的带式打印机中的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文中将参照图2到图6来说明本技术提供的带盒的结构。如图2所示,带盒20包括壳体21,壳体21包括上盖21A、下盖21B,2个侧面面21C、 上面部分21D、前面部分21E和后面部分(图上未示出),以及把手30。下面将分层压式、接收式和热敏式来详细说明带盒20的结构。层压式如图3所示,层压式带盒20包括位于上盖21A和下盖21B之间的双面粘结带42、 薄膜40和墨带41。双面粘结带42缠绕在第一线轴22上,薄膜40缠绕在第二线轴23上, 墨带41的缠绕在第三线轴M上,且墨带41的另一端缠绕在第四线轴25上。薄膜40和墨带41在从前面部分21E的壁部的出口排出后,也就是打印位置处两者叠加到一起,具体地,墨带41更靠近打印头,在经过打印头之后,将墨带上的碳转到薄膜 40上,然后薄膜40在带驱动辊沈处与双面粘结带32叠加在一起,在此处,带驱动辊沈和打印头上的压力辊将薄膜40与双面粘结带42上的双面胶压接到一起,然后通过带排出口排出,最后通过带式打印机上的切断装置将带40剪断,以完成打印。接收式如图4所示,接收式带盒20包括打印带40和墨带41,打印带40缠绕在第一线轴 22上,墨带41的缠绕在第三线轴M上,且墨带41的另一端缠绕在第四线轴25上。打印带40通过带盒的前面,然后在经过前面部分21E的壁部出口排出后与墨带41 在打印位置处叠加到一起,具体地墨带41更接近打印头。打印之后的打印带40再通过带驱动辊沈,然后从排出口排出,最后通过机器上的切断装置将打印带40切断,以完成打印。热敏式如图5所示,在热敏式带盒20中,其只有一种复合带40,复合带40缠绕在第一线轴22上,复合带40通过带盒20的前面部分21E,沿前面部分21E的壁部出口排出,后再经打印位置从排出口排出,最后通过机器上的切断装置将打印带40切断,以完成打印。上述提到的三种带盒20中,其结构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所容纳的带的种类不同,还有就是牵涉到镜像打印和正像打印两种不同的打印模式,在此不再赘述两种不同的打印模式。带盒20的两个侧面21C上分别一体地形成有把手30,具体地,若不在带式打印机 1的容纳腔中将容纳腔改变,则可以在带盒的两侧21C上各设置有一凹陷部位21C1,然后将把手30设置从凹陷部位2ICl中突出,把手的最外面与带盒盒20的侧面2IC基本位于一个平面。把手30的最外侧还还可以一体地设置有一个突起30A,突起30A在将带盒20装到带式打印机1中时可以与带式打印机20的容纳腔的壁部卡接,把手上还一体地形成有防滑纹 30B。把手30与带盒侧面21C隔开有一定距离,把手30有一定弹性,这样在将带盒20 装入到带式打印机1时,在弹性与突起30A的作用下,带盒可以卡接在打印机1的带盒容纳腔中,也就可起到带盒20上下定位的作用,而在要拿出带盒20时,只需要捏住把手30,便能克服把手30的弹性,突起30A也就从带式打印机1上的容纳腔中离开,也就能轻易地将带盒30取出。如图6所示,本技术提供的带盒20在装入到带式打印机1中时,首先打开盖子2,然后用两个手指,如拇指和食指抓住带盒20上的把手30将带盒20安装到带式打印机 1的容纳腔中;而在要从带式打印机1中取出带盒20时,则通过打开盖子2,然后两个手指抓住把手便能便捷地将带盒20从带式打印机1的容纳腔中取出。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由于在带盒上设置了把手,这样解决了不易从机器中取出带盒的问题,增加了用户使用的便捷性。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把手可以是1个或2个,其可以设置在带盒的任一一侧,也可以设置在带盒的前面和/或后面部分,甚至于还可以设置在带盒的上面。上文中提到的2个把手设置在带盒的左右两侧只是优选实施例,不能做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 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可拆卸地安装到带式打印机中的带盒,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上面、底面、 2个侧面、前面和后面;带,所述带为安装在所述壳体中可打印的介质;供给装置,用于将所述带从所述壳体中供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把手,用于将所述带盒从所述带式打印机中安装和取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长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亿铂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