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电收尘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906 阅读:1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组合电收尘器是工业烟尘净化装置.它既是数台管式电收尘的同轴组合,又是单区和双区电收尘器的串联组合,它还把电场和旋风收尘进行电旋组合,而其本身又可作为单元进行多元并、串联组合.其内、外管上端由汇风筒隔开,下端靠灰斗贯通.烟气由汇风筒切向进入内管电场形成电旋风第一次收尘,再在灰斗中由沉降和电力进行每二次收尘,外管为双区电收尘,粉尘在电离区再次荷电,在收尘区的均匀强电场中完成烟气的净化处理;最后由汇风筒排出.(*该技术在200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组合电收尘器是一种新型管式电收尘器,可作为建材、电力、冶金、化工和食品等工业设备烟尘及散源扬尘的净化装置。和组合电收尘器相关的现有技术主要有美国《国际环境》(Environment Interational)1981年第6期第239~244页的“管式双区电收尘器”(tubular Electrostic Precipitaors of Two-stage Design)和美国专利US3,970,437号的“电气粉尘分离器”(Electric Dust Separator)以及苏联专利SU446313号的“电旋风除尘器”(Электроциклон)。“管式双区电收尘器”阐述管式电收尘器是由接地的收尘极管和位于其轴线的针状放电极组成。当放电极通以高压直流电源时就产生电晕而使粉尘荷电,由于库仑力的作用,荷电粉尘被收尘极管捕集。在不均匀电场中,粉尘荷电和粉尘捕集同时同区进行的,叫单区(singlestage)管式电收尘器。由于粉尘饱和荷电仅需0.01秒,同时均匀电场中收尘效率最高。因此,可把荷电区(又称电离区)和收尘区分开。据此而设计出很短的不均匀电场作电离区、较长的均匀电场作收尘区,这就是“双区”(two-stage)管式电收尘器。US3,970,437号专利的实质是加了一个凝聚电场的可旋转的旋风除尘器。其内、外旋风管间有一分离空间,内管是铝制件,外管是绝缘体,外管内侧周布许多电极,为了避免电晕放电而在电极表面覆以缘绝材料。内、外筒间电场是由内向外增强,最后局部凝聚于电极。其内筒上电力线均布。当烟气切向流入旋转的分离空间就形成旋流,粉尘同时在电场中极化凝聚成粗大粒子,这样就在电场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下进行收尘。SU446,313号专利是在一台旋风除尘器的芯管上布满针形放电极,再以一只三同轴绝缘管使放电极芯管和外管绝缘。当气流切向进入内、外管间的电场时,离心力和库仑力就共同对烟气除尘。两份专利的实质都保持了现有旋风收尘器气流状态,在内、外管间加一电场。所不同的是US3,970,437号专利电极置于外管且不产生电晕,而SU446,313号专利把内管当作放电极。显然,现有的管式电收器和上述两份专利都是仅有一个电场的电收尘器。其次,在内芯管至灰斗的轴向界面内有一高速向上的“内旋风”像“龙卷风”那样不仅携带未净粉尘,还会卷走灰斗中的积灰;同时从入风口沿上盖至芯管有一“上灰环”,环中粉尘既轻又细,难以捕集。此外,还存在流场风速与电场风速以及处理烟气的时间难以协调。至于US3,970,437号专利的旋转体显然既复杂又难以密封。本专利技术的任务是提供一种新型的组合电收尘器把管式电收尘器单一的电场设计成多电场运行;并在多电场中把单区和双区电收尘加以组合运用;还要把电场和旋风组合成新型的电旋风收尘器;为了适应不同的工况,其本体又可作为单元进行多元并、串联组合运行。据此,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1.具有多电场的管式电收尘器,即在管式电收尘器外层同轴地套列一至几个管式电收尘器。内外管上端由汇风筒使其相互隔开,下端由灰斗使其贯通。烟气流向是由内管经灰斗至外管,也可由外管经灰斗至内管。这样,内外管电收尘器就串联起来,形成二个或几个电场,构成了多电场管式电收尘器。2.一般情况下,内管采用单区电收尘器,外管采用双区电收尘器。也可外管为单区,内管为双区电收尘器。在特定条件下,也可同时采用双区或单区电收尘器。3.内、外管电场通常分别由不同电源单独供电,也可由同一电源供电,同一电源供电时最好加隔离电阻以减少各个电场的相互影响。4.内管电场烟气采用下斜式切向进风,且进口风速为10至20米/秒,以形成电旋风。该电旋风收尘器无排气芯管,烟气流向外管;同时灰斗截面积几倍于内管,故而烟气在灰斗中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速度大为降低,从而克服了“内旋气流”和“上灰环”等缺点。5.采用特有的筒形放电极,其一端或两端可设置成针筒形、或锯筒形,或垛筒形,或齿筒形,这样就具有双区管式电收尘器的功能。6.在灰斗中设置障灰环,防止二次飞灰。7.为使外管气流均布,在内管下端和障灰环上端酌情设置配风环,(小风量时可免)。8.在汇风筒顶部和灰斗台面分别设置清灰振动电机进行纵向振动清灰。9.组合电收尘器本体既可单元运行也可采用多元并、串联运行。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进一步用附图加以说明图1是组合电收尘器的结构图。图2是内管切向进风形成旋风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剖面;图4是针筒形放电极;图5是锯筒形放电极;图6是垛筒形放电极;图7是齿筒形放电极;图8是四单元长阵并联组合运行主视图;图9是图8的俯视图。图10是四单元方阵并联组合运行主视图;图11是图10的俯视图。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最佳实施方案。图1中内管〔17〕和位于其轴线的放电极〔7〕组成内管电场;同时内管〔17〕还和外管〔16〕及其同轴的外放电极〔9〕组成外管电场。外放电极〔9〕与内管〔16〕和外管〔17〕的距离大致相等;其几何形状如图4、图5、图6、图7、所示,酌情选用其中一种。内、外管的上端由汇风筒盖板〔1〕使其彼此隔离,下端在灰斗〔11〕处彼此贯通。烟气从汇风筒进风口〔19〕经过进风管〔18〕下斜切向流入内管〔17〕,再经灰斗〔11〕和外管〔16〕排出。内、外放电极〔7〕和〔9〕分别由内、外导电杆〔2〕和〔4〕引接高压直流电源,〔21〕、〔3〕和〔5〕作为绝缘支承。采用重锤〔10〕将〔7〕定位,也可用绝缘支承把〔7〕和〔12〕绝缘联接取代〔10〕。〔8〕是外电极〔9〕的连接吊杆,〔15〕是内管〔17〕的支承架。障灰环〔12〕固定于灰斗中,灰斗〔11〕下端开有排灰口〔13〕。灰斗中侧开有检查门〔14〕。清灰振动电机〔20〕安装在汇风筒盖板〔1〕上。组合电收尘器烟尘净化机理如下从图1和图2可以看出,烟气由进风口〔19〕经进风管〔18〕高速下斜地切向流入内管电场,其入口风速为10至20米/秒。在管电场中气流由直线运动变为园周运动,在电场中以螺旋状流向灰斗〔11〕,此时粉尘一方面受离心力而趋向内管壁,另一方面由于内放电极〔7〕具有高电压而产生电晕放电,电离气体离子附着在粉尘上而使粉尘荷电,荷电粉尘在〔7〕和〔17〕组成的电场中又受库仑力作用而被内管〔17〕吸附。正是库仑力和离心力共同作用,对烟气进行电旋风第一次收尘。螺旋向下的烟气到达灰斗〔11〕时,由于灰斗〔11〕截面积几倍于内管,根据“旋转矩”不变原理其径向风速大大降低,其轴向风速不仅大减,还要由方向向下经过零速折而向上。因为外管电扬取代了现有电旋风的排气芯管,故而这种电旋风既不存在“龙卷风”似的“内旋气流”问题,也不存在“上灰环”问题,从而成为高效可靠的电旋风。烟气在灰斗的换向过程中,在零速界面内,粉尘因惯性力,重力和和静电力(因为粉尘在内管电场中业已荷电,且极性和灰斗部件相反)对粉尘进行第二次捕集。为了防止二次飞灰,在飞灰斗〔11〕下部设置了障灰环〔12〕。经过二次收尘的烟气进入外管双区电扬时含尘浓度大为降低,且粉尘粒度轻细,粉尘在双区电收尘器中的电离区再次荷电,紧接着进入均匀电场的收尘区。当采用负电晕时,正离子粉尘被放电极吸附,负离子粉尘被作为收尘极的内、外管吸附。其余粉尘在均匀强电场中极化、碰撞而凝聚成粗大的极化粒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多电场的组合电收尘,在管式电收尘器外层同轴地套列一个或几个管式电收尘器。其内管(17)和内放电极(7)组成内管电场。内管和外管(16)及外放电极(9)组成外管电场。内管(17)和外管(16)上端由汇风筒盖板(1)使其彼此隔离,下端在灰斗(11)彼此贯通。烟气从汇风筒的进风口(19)经进风管(18)切向进入内管(17),在内管电场中形成电旋风,再经灰斗(11)至外管(16)由汇风管出口(6)排出。内放电极(7)和外放电极(9)分别由内导电杆(2)和外导电杆(4)接高压直流电源。绝缘子(21)、(3)和(5)支承内放电极(7)和外放电极(9),内放电极(7)用重锤(10)定位,也可用绝缘支承。外放电极(9)由几个针筒形电极或齿筒形电极组成双区电收尘,用连接吊杆(8)连接。内管(17)由支承架(15)支承。在灰斗(11)中设置障灰环(12),灰斗下端有排灰口(13),中侧有检查门(14)。汇风筒盖板(1)上设有振动清灰电动机(20)。本专利技术的特征是:由内管(17)和内放电极(7)组成内管电场,由内管(17)、外管(16)、外放电极(9)组成外管 电场。内、外管上端由汇风筒盖板(1)使其彼此隔,下端在灰斗(11)处彼此贯通,使内管电场和外管电场串联起来,烟气从汇风筒进口(19)经内管(17)、灰斗(11)到外管(16)由汇风筒出口(6)排出。烟气流向也可反过来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多电场的组合电收尘,在管式电收尘器外层同轴地套列一个或几个管式电收尘器。其内管(17)和内放电极(7)组成内管电场。内管和外管(16)及外放电极(9)组成外管电场。内管(17)和外管(16)上端由汇风筒盖板(1)使其彼此隔离,下端在灰斗(11)彼此贯通。烟气从汇风筒的进风口(19)经进风管(18)切向进入内管(17),在内管电场中形成电旋风,再经灰斗(11)至外管(16)由汇风筒出口(6)排出。内放电极(7)和外放电极(9)分别由内导电杆(2)和外导电杆(4)接高压直流电源。绝缘子(21)、(3)和(5)支承内放电极(7)和外放电极(9),内放电极(7)用重锤(10)定位,也可用绝缘支承。外放电极(9)由几个针筒形电极或齿筒形电极组成双区电收尘,用连接吊杆(8)连接。内管(17)由支承架(15)支承。在灰斗(11)中设置障灰环(12),灰斗下端有排灰口(13),中侧有检查门(14)。汇风筒盖板(1)上设有振动清灰电动机(20)。本发明的特征是由内管(17)和内放电极(7)组成内管电场,由内管(17)、外管(16)、外放电极(9)组成外管电场。内、外管上端由汇风筒盖板(1)使其彼此隔,下端在灰斗(11)处彼此贯通,使内管电场和外管电场串联起来,烟气从汇风筒进口(19)经内管(17)、灰斗(11)到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林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建筑材料工业局合肥水泥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4[中国|安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