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供墨系统及连续供墨系统用负压产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36045 阅读:2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3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具有出墨口和注墨口;供墨瓶,所述供墨瓶具有供墨口、灌墨口和气口;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密封连接所述供墨口与所述注墨口;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出墨口;密封薄膜,所述密封薄膜密封所述气口;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抽气口;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密封连接所述灌墨口与所述抽气口。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抽负压时,墨盒内残留的部分气体会被抽吸到供墨瓶中,并最终被排出供墨瓶。卸负压时,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被压入墨盒内,压入的墨水占据先前气体的空间,因此墨盒内残留的空气大为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白斑现象的可能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连续供墨系统及连续供墨系统用负压产生装置
技术介绍
喷墨打印设备主要依靠墨水形成文字或者图像,而墨水主要由安装于喷墨打印设备内的墨盒来提供。市面上的墨盒主要分为两大类打印头墨盒和非打印头墨盒。市面上大部分打印头墨盒都是墨腔内收容有海绵的结构,通过海绵收容墨水,因此,这种墨盒的灌墨量较少,打印成本较高。而且,墨盒的墨水耗尽后,打印头的寿命并未随之终止。因此,有厂家将这种墨盒制成连续供墨系统,以使墨盒的使用寿命得到延长。市面上常见的连续供墨系统通常包括一个置于打印设备内部的墨盒及置于喷墨打印设备外部的外置供墨瓶,两者通过输墨管相对外界密封连接。其中,外置供墨瓶的墨水容量可以数倍甚至数十倍于墨盒的墨水容量。在打印过程中,供墨瓶可以源源不断的向墨盒提供墨水,因此,打印头的使用价值就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种连续供墨系统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成本,也避免了用户频繁地进行更换墨盒的操作。上述连续供墨系统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首先提供一个空墨盒,使用注射器或者其他正压装置将墨水注入到空墨盒中;然后再提供一个具有输墨管的供墨瓶,该输墨管的一端供墨瓶的出墨口密封连接;然后将输墨管的另一端与墨盒的注墨口密封连接即可。这种连续供墨系统制造方法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注射器或者其他正压装置将墨水注入到空墨盒的过程中,由于墨腔内安装有海绵,因此能够注入的墨水量很少,而海绵残留了大量的空气。在打印过程中,残留的空气会与墨水混合后被喷出,从而形成打印的白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除气结构的连续供墨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良好除气功能的连续供墨系统用负压产生装置。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具有出墨口和注墨口 ;供墨瓶,所述供墨瓶具有供墨口、灌墨口和气口 ;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密封连接所述供墨口与所述注墨口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出墨口 ;密封薄膜,所述密封薄膜密封所述气口 ;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抽气口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密封连接所述灌墨口与所述抽气口。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负压产生装置、供墨瓶及墨盒三者之间密封连接。抽负压时,墨盒内残留的部分气体会被抽吸到供墨瓶中,并最终被排出供墨瓶。卸负压时,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被压入墨盒内,压入的墨水占据先前气体的空间, 因此墨盒内残留的空气大为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白斑现象的可能性。进一步的,所述连续供墨系统还包括过滤腔,所述过滤腔密封连接在所述供墨瓶和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之间。这样的设置可以防止抽吸出来的湿润气体对负压产生装置造成损害,也可防止其对环境造成污染。更进一步的,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为微型真空泵,该微型真空泵具有USB接口,这样用户就可以方便使用电脑或手机充电器对微型真空泵供电,进而驱动微型真空泵进行抽负压的步骤。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第二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具有出墨口和注墨口 ;供墨瓶,所述供墨瓶具有供墨口、灌墨口和气口 ;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密封连接所述供墨口与所述注墨口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出墨口 ;密封薄膜,所述密封薄膜密封所述灌墨口 ;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抽气口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密封连接所述气口与所述抽气口。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负压产生装置、供墨瓶及墨盒三者之间密封连接。抽负压时,墨盒内残留的部分气体会被抽吸到供墨瓶中,并最终被排出供墨瓶。卸负压时,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被压入墨盒内,压入的墨水占据先前气体的空间, 因此墨盒内残留的空气大为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白斑现象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主要目的,本技术提供第三种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具有出墨口和注墨口 ;供墨瓶,所述供墨瓶顶端设有开口,底部设有供墨口 ;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密封连接所述供墨口与所述注墨口 ;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密封所述出墨口 ;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负压产生装置具有抽气口 ;输气管,所述输气管密封连接所述开口与所述抽气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负压产生装置、供墨瓶及墨盒三者之间密封连接。抽负压时,墨盒内残留的部分气体会被抽吸到供墨瓶中,并最终被排出供墨瓶。卸负压时,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被压入墨盒内,压入的墨水占据先前气体的空间, 因此墨盒内残留的空气大为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白斑现象的可能性。为实现上述另一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连续供墨系统用负压产生装置,所述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墨盒,所述墨盒具有出墨口和注墨口 ;供墨瓶,所述供墨瓶顶端设有至少一开口,底部设有供墨口 ;输墨管,所述输墨管密封连接所述供墨口与所述注墨口 ;负压产生装置具有抽气口,所述抽气口通过输气管与所述开口密封连接。根据本技术提供的连续供墨系统用负压产生装置,负压产生装置在抽负压的过程中,墨盒内残留的部分气体会被抽吸到供墨瓶中,并最终被排出供墨瓶。而卸负压时, 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被压入墨盒内,压入的墨水占据先前气体的空间,因此墨盒内残留的空气大为减少,这样就降低了打印时产生白斑现象的可能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实施例的连续供墨系统包括安装在打印机内的打印头墨盒1以及外置于打印机的供墨瓶3,打印头墨盒1初始状态是不含有墨水的,但墨腔内容纳有海绵12, 墨腔底部具有出墨口 14。打印头墨盒1上还设有注墨口 15,该注墨口 15由墨盒原来的气口加工而成。该注墨口 15与输墨管2的第一端部密封连接。输墨管2的第二端部与设置于供墨瓶3底部的供墨口 31密封连接。供墨瓶3内容纳有墨水,其容量数倍甚至数十倍于打印头墨盒1的墨水容量。供墨瓶3的顶部设置有气口 32和灌墨口 33。气口 32和灌墨口 33离供墨瓶3内墨水的液面有一定的间距,其目的是避免供墨瓶内的液体在后续抽负压的过程中被抽出。本连续供墨系统的制造方法如下提供一个输气管4,将输气管4的第一端部与灌墨口 33密封连接,第二端部与一个过滤腔5密封连接,而过滤腔5与一个负压产生装置的抽气口密封连接。即,所述抽气口、过滤腔5、输气管4与灌墨口 33依次密封连接,而所述过滤腔5密封连接在所述供墨瓶3和所述负压产生装置之间。该负压产生装置可用专业真空泵、微型真空泵或者其他具有产生负压的工具或者设备。在本实施例中,该负压产生装置为微型真空泵6。该微型真空泵6可通过电脑USB接口或手机充电设备供电,供电电压为5V。 用密封组件13密封打印头墨盒上的出墨口 14,并用密封薄膜密封供墨瓶的气口 32,若出墨口 14和气口 32已处于密封状态,可省略此步骤。启动微型真空泵6,由于连续供墨系统的内腔完全与外界大气隔绝,因此,供墨瓶3内的气体以及打印头墨盒1内的气体通过灌墨口 33逐渐被抽出腔体,而抽出的空气中所含有的墨水等杂质将会在过滤腔5中被过滤。当腔体中的负压值达到预定值时,停止抽负压。在本优选的实施例中,负压值达到60Kpa时,停止抽负压。然后将输气管4与灌墨口 33之间的密封连接断开,此时,灌墨口 33暴露于大气中,由于大气压的作用,供墨瓶内的部分墨水通过输墨管2被压入打印头墨盒1内,压入的墨水会占据被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全理华李世强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天威飞马打印耗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