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生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324 阅读:21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杀生组合物,作为化学成分其中含有至少一种式(Ⅰ)表示的咪唑化合物和至少一种其它特定化合物。式(Ⅰ)中R+[1]表示苯基、卤代苯基、烷基或卤代烷基,并且R+[2]表示卤原子。式Ⅰ表示的化合物和其它特定化合物的组配可以在所需量上和杀生范围上产生预料不到的效果。(Ⅰ)(*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Biocidal composition

A biocidal composition, as a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imidazole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and at least one other specific compound. The R (1) of the formula (I) represents a phenyl, halogenated phenyl, alkyl or halogenated alkyl group, and R + (2) represents a halogen atom. The combination of compounds and other specific compounds represented by formula I can produce an unexpected effect on the desired quantity and the extent of killing. (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至少含有一种上面示出的式(Ⅰ)咪唑化合物和至少其它特定化合物为活性成分的杀生组合物。下面示出的式Ⅰ咪唑化合物可以用作防治有害生物的杀生剂,这些化合物是本专利技术之专利技术人在欧洲专利298196A的描述中发现的。另一方面,和式(Ⅰ)咪唑化合物组配的绝大多数化合物已知是一种有效的杀菌剂和杀虫剂等。式(Ⅰ)的咪唑化合物和迄今提出的许多其它杀生剂,对各自的目的物均产生各自的特殊杀生作用。其中某些对特定的有害生物杀生效果不佳,有些产生的治疗效果与其预定效果相比较差而有些则残效很短。因此,根据应用场合实际使用时,这些杀生剂对一些有害生物表现出的杀生效果上有时是不能令人满意的。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等作了深入细致的研究,结果发现由下式(Ⅰ)表示的咪唑化合物和其它特定杀生化合物的组配产生令人意外的效果,例如与某种化合物单独使用相比减少了每种化合物使用量,而且使每种化合物的杀生范围增大。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防治有害生物的杀生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其中含有至少一种由式(Ⅰ)所表示的咪唑化合物 其中R1代表苯基、囟代苯基、烷基或囟代烷基,并且R2代表卤原子和至少一种选自下列化合物的化合物吡咯化合物、喹喔啉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吡啶胺化合物、氰基乙酰胺化合物、苯基酰胺化合物、次磺酸化合物、酮化合物、异恶唑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N-囟代硫代烷基化合物、二甲酰亚胺化合物、N-苯甲酰苯胺化合物、苯甲酰胺化合物、哌嗪化合物、吡啶化合物、嘧啶化合物、哌啶化合物、吗啉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脲化合物、肉桂酸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苯甲酰脲化合物、噻唑烷化合物、噻二嗪化合物、沙蚕毒素衍生物、哒嗪酮化合物和苏云金杆菌芽孢(Bacillusthuringiensis)以及由此生产的结晶毒素。式(Ⅰ)中,所说的囟原子包括氟、氯、溴和碘原子。另外,式(Ⅰ)的烷基含1-4个碳原子,可以得到的例如有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和叔丁基等。关于本专利技术之优选的实施方案详细说明如下。(1)一种杀生组合物,其中用于和式(Ⅰ)代表的咪唑化合物混合的化合物是至少由下列化合物选出的一种化合物吡咯化合物、喹喔啉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吡啶胺化合物、氰基乙酰胺化合物、苯基酰胺化合物、次磺酸化合物、铜化合物、异恶唑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二甲酰亚胺化合物、N-苯甲酰苯胺化合物和苯甲酰胺化合物。(2)一种杀生组合物,其中用于和式Ⅰ代表的咪唑化合物混合的化合物是至少选自下列化合物的一种化合物1-[N-(4-氯-2-三氟甲基苯基)-2-丙氧基亚氨代乙酰基]咪唑(triflumizole)、6-甲基-1,3-二噻戊环并[4,5-b]喹喔啉-2-酮(灭螨猛)、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锌和锰的复合物(代森锰锌)、四氯异邻苯二甲腈(百菌清)、1-(丁胺基甲酰)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苯菌灵)、3-氯-N-(3-氯-2,6-二硝基-4-α,α,α-三氟甲苯基)-5-三氟甲基-2-嘧啶胺(Fluazinam)、1-(2-氰基-2-甲氧亚氨乙酰基)-3-乙基脲(Cymoxanil)、N-(2-甲氧基乙酰基)-N-(2,6-二甲苯基)-DL-丙氨酸甲酯(氨丙灵)、2-甲氧基-N-(2-氧代-1,3-恶唑烷-3-基)-乙酰基-2′,6′-二甲苯胺(oxadixyl)、N-二氯氟甲硫基-N′,N′-二甲基-N-苯硫酰胺(抑菌灵)、氢氧化铜(氢氧化铜)、5-甲基异恶唑-3-醇(羟基异恶唑)、三(乙基磷酸)铝(fosetyl-Al)、N-(3,5-二氯苯基)-1,2-二甲基环丙烷-1,2-二甲酰亚胺(杀菌剂)、α,α,α-三氟-3′-异丙氧基-N-邻甲苯甲酰苯胺(flwtolanil)和(RS)-4-氯-N-[氰基(乙氧基)甲基]苯甲酰胺。(3)一种杀生组合物,其中所说的咪唑化合物由式(Ⅰ′)表示 式中R1′表示苯基或囟代烷基,而且R2′表示氯原子。(4)一种杀生组合物,主要用作杀菌剂。式(Ⅰ)表示的咪唑化合物包括式(Ⅰ-a)表示的化合物和/或式(Ⅰ-b)表示的化合物 式(Ⅰ)的咪唑化合物之典型实例示于下表1之中。表1 注*带记号“b”的化合物包括在式(Ⅰ-a)中,不带记号的是式(Ⅰ-a)和(Ⅰ-b)化合物的混合物。能用于和式(Ⅰ)咪唑化合物组配的化合物实例列表如下。吡咯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名称通用名称B-11-(4-氯苯氧基)-3,3-二甲基三唑二甲酮-1-(1H-1,2,4-三唑-1-基)丁酮B-21-(联苯-4-基氧)-3,3-二甲基双苯三唑醇-1-(1H-1,2,4-三唑-1-基)丁-2-醇B-31-[N(4-氯-2-三氟甲基苯Triflumizde基)-2-丙氧基亚氨代乙酰基]咪唑B-41-[2-(2,4-二氯苯基)-4-乙乙环唑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B-51-[2-(2,4-二氯苯基)-4-丙丙环唑基-1,3-二氧戊环-2-基甲基]-1H-1,2,4-三唑B-61-[2-(2,4-二氯苯基)戊基]二氯戊三唑-1H-1,2,4-三唑B-7双[4-氟苯基)(甲基)Flusilazole(1H-1,2,4-三唑-1-基甲基)硅烷B-82-(4-氯苯基)-2-(1H-1,2,4-Myclobutanil三唑-1-基甲基)己腈硅烷B-9(2RS,3RS)-2-(4-氯苯Cyproconazole基)-3-环丙基-1-(1H-1,2,4-三唑-1-基)丁-2-醇B-10(RS)-1-(4-氯苯基)-4,4-Terbuconazole二甲基-3-(1H-1,2,4-三唑-1-基甲基)戊-3-醇B-11(RS)-2-(2,4-二氯苯基)-1-Hexaconazole(1H-1,2,4-三唑-1-基)己-2-醇B-12(2RS,3RS)-5-(2,4-二氯苯Furconazole-cis基)四氢-5-(1H-1,2,4-三唑-1-基甲基)-2-呋喃基-2,2,2-三氟乙基醚B-13N-丙基-N-[2-(2,4,6-三咪鲜安氯苯氧基)乙基]咪唑-1-甲酰胺喹喔啉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名称通用名称C-16-甲基-1,3-二硫代羟基灭螨猛[4,5-b]-喹喔啉-2-酮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名称通用名称D-1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代森锰锰聚合物D-2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代森锰锌聚合物D-3锌和锰的亚乙基双(二硫代代森锰锌氨基甲酸盐)之复合物D-4双(二甲基二硫代氨基甲酸)福代锌亚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的二锌盐D-5亚丙基双(二硫代氨基甲酸)甲基代森锌锌聚合物有机氯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名称通用名称E-14,5,6,7-四氯-2-苯并呋喃四氯苯酞酮E-2四氯异邻苯二甲腈百菌清E-3五氯硝基苯五氯硝基苯E-42,2,2-三氯-1,1-双三氯杀螨醇(4-氯苯基)乙醇苯并咪唑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名称通用名称F-11-(丁基氨基甲酰基)苯并苯菌灵咪唑-2-基氨基甲酸甲酯F-24,4′-(邻亚苯基)-双-(3-硫甲基托布津代脲基甲酸二甲酯F-3苯并咪唑-2-基氨基甲酸多菌灵甲酯嘧啶胺化合物化合物号化合物化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杀生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其中至少含有由式(Ⅰ)表示的一种咪唑化合物:***(Ⅰ)(式中R↑〔1〕表示苯基、囟代苯基、烷基或囟代烷基,并且R↑〔2〕表示囟原子)和至少一种由下列化合物选出的化合物:吡咯化合物、喹喔啉化合物、 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吡啶胺化合物、氰基乙酰胺化合物、苯基酰胺化合物、次磺酸化合物、酮化合物、异恶唑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N-囟代硫代烷基化合物、二甲酰亚胺化合物、N-苯甲酰苯胺化合物、苯甲酸胺化合物、哌嗪化合物、吡啶化合物、嘧啶化合物、哌啶化合物、吗啉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脲化合物、肉桂酸化合物、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拟除虫菊酯化合物、苯甲酰脲化合物、噻唑烷化合物、噻二嗪化合物、沙蚕毒素衍生物、哒嗪酮化合物和苏云金芽孢杆菌孢子以及由此生产的结晶毒素。

【技术特征摘要】
JP 1988-9-13 229327/88;JP 1988-3-11 57920/881.一种杀生组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其中至少含有由式(Ⅰ)表示的一种咪唑化合物(式中R1表示苯基、囟代苯基、烷基或囟代烷基,并且R2表示囟原子)和至少一种由下列化合物选出的化合物吡咯化合物、喹喔啉化合物、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苯并咪唑化合物、吡啶胺化合物、氰基乙酰胺化合物、苯基酰胺化合物、次磺酸化合物、酮化合物、异恶唑化合物、有机磷化合物、N-囟代硫代烷基化合物、二甲酰亚胺化合物、N-苯甲酰苯胺化合物、苯甲酸胺化合物、哌嗪化合物、吡啶化合物、嘧啶化合物、哌啶化合物、吗啉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那须陆男光明寺辉正中岛俊雄铃木一伊藤圭一罓大武吉村秀司
申请(专利权)人:石原产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