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RFID阅读器命令数据帧的结束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28457 阅读:39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8:35
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RFID阅读器和标签通信过程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束方式。阅读器和标签通过预先约定好的通信数据帧完成通信,其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构包括三部分:帧起始符(SOF)、数据、帧结束符(EOF)。标签在解码时通过数据帧结束符判断该命令是否结束,并开始计算通信链路的时隙关系。标签接收完一帧命令(Query)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T1内返回数据(RN11+CRC5),如图5所示。如果阅读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阅读器可认为射频场中无标签响应而发送新的命令或者停止载波。因此标签必须准确检测阅读器命令结束时刻。对于幅度调制的波形,通过识别载波跳变沿来判断命令数据帧结束时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RFID阅读器命令数据帧的结束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射频识别
,涉及一种RFID阅读器和标签通信过程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束方式。
技术介绍
在射频识别领域,无源电子标签通过天线接收电磁场能量,给芯片供电。阅读器和标签通过预先约定好的通信数据帧完成通信,其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构包括三部分帧起始符、数据、帧结束符,如图8所示,为了完成通信,必需分别定义二进制数据‘0’、‘1’和帧起始符S0F、帧结束符EOF。标签在解码时通过数据帧结束符判断该命令是否结束,并开始计算通信链路的时隙关系。射频识别通信中,阅读器到标签命令数据为幅度调制方式,如图6。标签接收完一帧命令(Query)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Tl内返回数据(RN11+CRC5),如图5所示。如果阅读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阅读器可认为射频场中无标签响应而发送新的命令或者停止载波。因此标签必须准确检测阅读器命令结束时刻。对于幅度调制的波形,通过识别载波跳变沿来判断命令数据帧结束时刻。阅读器数据帧结构一般包括三部分帧起始符、数据、帧结束符。其中帧起始符、帧结束符为单独定义的不同与数据的码形。本专利提出在不需要另外定义数据帧结束符的前提下,使用等长码,如使用图3MMC编码,同时达到数据帧结束符相同的效果。本专利技术基于数据编码特点,采用在数据帧基础上通过附加一位数据取代数据帧结束符,达到数据帧结束符相同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读写器到标签链路应采用MMC编码方式,见图3。编码原则如下A)数据0采用数据0编码符号直接编码;B)数据1的编码有两种情况1)单独一个数据1,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2)连续多个数据1,则两个数据1为一组,每组内第一个数据1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第二个数据1采用第二种编码形式。如果连续奇数个数据1,则最后一个数据1不能形成编码组,此时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阅读器命令结束时可能出现如图1数据组合。其中O)、(5)、(6)帧结束无跳变沿,标签在计算数据链路时隙Tl时,如图5,将会出现较大误差。在命令数据帧结尾附加一位数据‘0’,如图2,由于数据‘0’从高到低电平跳变,数据‘0’结束时的上跳沿,可作为命令结束边沿,如图7,增强了链路时隙的准确性。附图说明图1命令结束时数据组合图2附加数据’ 0’命令结束时数据组合图3MMC编码方式图4命令帧格式图5链路时序图6幅度调制图7附加数据‘0’的幅度调制图8带结束符的命令数据帧结构具体实施方式读写器到标签链路应采用MMC编码方式,见图3。编码原则如下A)数据0采用数据0编码符号直接编码;B)数据1的编码有两种情况1)单独一个数据1,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2)连续多个数据1,则两个数据1为一组,每组内第一个数据1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第二个数据1采用第二种编码形式。如果连续奇数个数据1,则最后一个数据1不能形成编码组,此时采用第一种编码形式。阅读器数据编码‘0’采用了从高到低电平跳变,如图3MMC编码方式,在命令数据帧结尾附加一位数据‘0’,如图2,由于数据‘0’从高到低电平跳变,数据‘0’结束时的上跳沿可作为命令结束边沿,增强了链路时隙的准确性。命令数据帧结构如图4。幅度调制波形及帧结束时刻,如图7。在实施过程中,还可以在命令数据帧结尾附加两位或者一段以跳变沿结束的数据,如‘01’,‘010’等,也可以达到增强了链路时隙的准确性目的。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供说明本专利技术之用,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有关
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换或变化,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应该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由各权力要求。权利要求1. 一种RFID阅读器命令数据帧的结束方法,阅读器到标签的命令数据帧采用MMC编码,其特征在于阅读器发送的命令采用在数据帧基础上附加以跳变沿结束的数据表示帧结束,标签利用该跳变沿判断数据帧的结束时刻。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用于RFID阅读器和标签通信过程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束方式。阅读器和标签通过预先约定好的通信数据帧完成通信,其中阅读器数据帧结构包括三部分帧起始符(SOF)、数据、帧结束符(EOF)。标签在解码时通过数据帧结束符判断该命令是否结束,并开始计算通信链路的时隙关系。标签接收完一帧命令(Query)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T1内返回数据(RN11+CRC5),如图5所示。如果阅读器在规定时间内没有接收到数据,阅读器可认为射频场中无标签响应而发送新的命令或者停止载波。因此标签必须准确检测阅读器命令结束时刻。对于幅度调制的波形,通过识别载波跳变沿来判断命令数据帧结束时刻。文档编号G06K7/00GK102542221SQ2010106223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7日专利技术者沈红伟 申请人: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红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电华大电子设计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