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石林专利>正文

生活垃圾湿式破碎水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2712 阅读:2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湿式破碎水选装置,由破碎机构、水洗分选池、塑料回收机构、出渣机构、电机和水泵组成;垃圾经破碎后在水洗分选池内利用水泵提供的水流,首先分选出比重较大的以无机物为主的垃圾;废旧塑料膜袋经塑料回收机构回收,而比重较轻的有机垃圾也被分离出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避免了干式破碎时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现象,改善了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利用水选,将有机和无机垃圾分选出来,特别是废旧塑料膜袋,便于回收利用。(*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是用于生活垃圾预处理的破碎水选的装置。目前,生活垃圾在预处理破碎分选时,通常都是采用破碎机将较干的垃圾进行干式破碎,破碎后的垃圾再经滚筒筛、磁选机等进行初步分选,由于垃圾是经干式破碎,因而工作时尘土飞扬、臭气熏天,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并且约占垃圾组分3-4%的废旧塑料膜袋不能被现有的分选装置分选出来,回收利用;若用人工分选,工作量巨大,且分选不彻底,即便分选出的废旧塑料也太脏,需清洗后方能回收利用。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垃圾的湿式水选装置,在湿润的工作条件下对垃圾进行处理,避免了干式破碎时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现象,改善了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对破碎后的垃圾进行水选,将有机和无机垃圾分选出来,特别是可分选出较干净的废旧塑料膜袋,便于回收利用,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其主要由破碎机构、水洗分选池、塑料回收机构、出渣机构、电机、水泵和水管组成;上述水流分选池由水洗池、分选池和污水池三个上口相通的池子构成,在水洗池中装有半漫于水中的破碎机构,在水洗池的底部设有与出渣机构相连的集渣斗;分选池与水洗池相邻壁的顶部设有一块半盖住分选池的导流板,分选池与污水池相邻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设有隔板,使其成分成上下两层;分选池内设有塑料回收机构,该机构由电机、转鼓、耙齿和格栅所构成,转鼓在导流板与隔板之间对应于出水口呈水平方向安置,并与电机相连,转鼓上设有数组每组由数根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耙齿;呈环形的格栅套置于两根与电机相连的转轴上,格栅呈倾斜设置,其上端置于分选池外,其下端置于分选池的下层;污水池上方设有滤水网;格栅料面后部及污水池底部均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分别引至水洗池及分选池内,形成循环冲击水流。工作时,生活垃圾被输送至破碎机构中进行破碎,由于破碎机构半浸于水中,因而成湿式破碎,避免了干式破碎时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现象,经破碎后的垃圾落入水洗池中,经由水泵提供的上下水流搅拌,使垃圾中的比重较重的以无机物为主的垃圾如砖块、石头、铁件、玻璃、骨头、煤碴等,沉淀到水洗池的底部,并通过集渣斗经出渣机构排出池外,再采用人工或机械方法进一步分选利用,或直接制成建筑材料;而经破碎后的比重较轻的各种有机物垃圾碎片则在水流的带动下,从分选池上的导流板溢入分选池中。被破碎成条状的塑料膜袋经旋转的耙齿收拢转入分选池的下层,由于设置于污水池内的水泵作用,在出水口方向形成水流及吸力作用,使塑料膜袋从耙齿上脱落下来,脱落下的塑料膜袋受格栅后面的水泵的吸力,被吸至格栅上,转动的格栅将吸附子其上的塑料膜袋输送到分选池外进行收集,回收利用。而其他有机垃圾碎块随水流从隔板上溢入到污水池上方的滤水网上滤水,并通过外接的输送装置输出,再进行填埋、堆肥或焚烧处理。污水池中的污水达到一定的浓度后,排至外接的污水处理设备中净化处理,再回入到水箱中循环使用。由于垃圾经湿式处理带走一部分水份,因此在水洗分选池内需加水补充。本技术对垃圾进行湿式破碎处理,避免了干式破碎时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现象,改善了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对破碎后的垃圾进行水选,将有机和无机垃圾分选出来,特别是可分选出较干净的废旧塑料膜袋,便于回收利用。附图说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的俯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及其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本技术实施侧以班处理50生活垃圾为例20吨的水洗分选池2由水洗池3、分选池7和污水池10三个上口相通的池子构成,水洗池3中装有半浸于水中的破碎机构1,该破碎碎机构1采用甩片式破碎机;在水洗池3的底部设有与出渣机构14相连的集渣斗13,上述出渣机构14采用旋转式出渣机;分选池7与水洗池3相邻壁的顶部设有一块半盖住分选池7的导流板5,分选池7与污水池10相邻壁的中部设有出水口21,出水口21上部设有隔板9,使分选池7分成上下两层,分选池7内设有塑料回收机构,该机构由电机24、转鼓17、耙齿16和格栅8所构成,转鼓17在导流板5和隔板9之间呈水平方向安置于对应于出水口21处并与电机24相连,转鼓17上设有五组每组由八根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耙齿16;呈环形的格栅8套置于两根与电机24相连的转轴25上,格栅8呈倾斜设置,其上端要于分选池7外,其下端置于分选池7的下层;污水池10上方设有滤水网11,滤水网11与外接的输送装置相连,格栅8斜面后部及污水池10的底部分别设有无堵塞污水泵20、22,水泵22通过水管18引至水洗池3中破碎机构1的出料口处成冲击破碎后垃圾下落的水头12及呈上、下两层分布的四个搅拌水头4,其流量为200吨/小时;水泵20通过水管19引至导流板5下面的分选池7的下层,成循环水流的水头15,其流量为200吨/小时。由于垃圾经湿式处理带走一部分水份,因此在水洗分选池内设有补充水管6。在污水池中装有排水阀23,将污水排至外接的污水处理设备中净化处理。权利要求1.生活垃圾湿式破碎水选装置,其主要由破碎机构、出渣机构和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水洗分选池、塑料回收机构和水泵,上述水洗分选池由水洗池、分选池和污水池三个上口相通的池子构成,在水洗池中装有半浸于水中的破碎机构,在水洗池的底部设有与出渣机构相连的集渣斗;分选池与水洗池相邻壁的顶部设有一块半盖住分选池的导流板,分选池与污水池相邻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设有隔板,使其成分成上下两层,分选池内设有塑料回收机构,该机构由电机、转鼓、耙齿和格栅所构成,转鼓在导流板与隔板之间对应于出水口呈水平方向安置,并与电机相连,转鼓上设有数组每组由数根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耙齿;呈环形的格栅套置于两根与电机相连的转轴上,格栅呈倾斜设置,其上端置于分选池外,其下端置于分选池的下层;污水池上方设有滤水网;格栅斜面后部及污水池底部均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分别引至水洗池及分选池内,形成循环冲击水流。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生活垃圾湿式破碎水选装置,由破碎机构、水洗分选池、塑料回收机构、出渣机构、电机和水泵组成;垃圾经破碎后在水洗分选池内利用水泵提供的水流,首先分选出比重较大的以无机物为主的垃圾;废旧塑料膜袋经塑料回收机构回收,而比重较轻的有机垃圾也被分离出来。本技术避免了干式破碎时灰尘飞扬、臭气熏天的现象,改善了环卫人员的工作环境;并利用水选,将有机和无机垃圾分选出来,特别是废旧塑料膜袋,便于回收利用。文档编号B03B7/00GK2336865SQ9822760公开日1999年9月8日 申请日期1998年8月14日 优先权日1998年8月14日专利技术者赵石林, 胡宗林, 殷超 申请人:赵石林, 胡宗林, 殷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生活垃圾湿式破碎水选装置,其主要由破碎机构、出渣机构和电机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含有水洗分选地、塑料回收机构和水泵;上述水洗分选池由水洗池、分选池和污水池三个上口相通的池子构成,在水洗池中装有半浸于水中的破碎机构,在水洗池的底部设有与出渣机构相连的集渣斗;分选池与水洗池相邻壁的顶部设有一块半盖住分选池的导流板,分选池与污水池相邻壁设有出水口,出水口上部设有隔板,使其成分成上下两层,分选池内设有塑料回收机构,该机构由电机、转鼓、耙齿和格栅所构成,转鼓在导流板与隔板之间对应于出水口呈水平方向安置,并与电机相连,转鼓上设有数组每组由数根呈放射状均匀分布的耙齿;呈环形的格栅套置于两根与电机相连的转轴上,格栅呈倾斜设置,其上端置于分选池外,其下端置于分选池的下层;污水池上方设有滤水网;格栅斜面后部及污水池底部均设有水泵,水泵通过水管分别引至水洗池及分选池内,形成循环冲击水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石林胡宗林殷超
申请(专利权)人:赵石林胡宗林殷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