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防倾翻机构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26088 阅读:2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倾翻机构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工作斗、下臂、上臂、小臂、转台、多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组成的调平装置和多组平行四边形连杆机构组成防倾翻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既能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便于高空作业又能防止工作斗在工作震动等情况下导致的倾翻、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调节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防倾翻机构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装置,属于机械领域。技术背景折叠式高空作业车工作时,多需采用平台调平机构保持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以确保高空作业平稳安全地进行,平台调平机构的形式大致分为自重调平机构、平行四连杆调平机构、链条链轮式调平机构、静液压调平机构(伺服液压缸调平机构)和电液调平机构寸。申请号为2008100616 . 8,名称为《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机构》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机构,该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机构设置有转台平衡油缸、下臂平衡油缸、转台、下臂、上臂平衡油缸、工作斗平衡油缸、上臂、组合连杆、第一连杆、 第二连杆、工作斗支架、第三连杆、第四连杆,本专利技术通过性能和参数均相同的转台平衡油缸和下臂平衡油缸来保证组合连杆与水平面的夹角不变,通过性能和参数均相同的工作斗平衡油缸和上臂平衡油缸与上下臂连接部连杆组、工作斗部连杆组配合,形成一种适应带伸缩臂的折叠臂结构的高空作业车平衡结构,解决了工作斗自重平衡差,晃动大,稳定性差的问题。该专利技术是纯液压机构,在高空作业时不受高电场、高磁场的干扰影响,工作斗始终保持在士 1度水平内,工作平稳。但是这种依靠油缸调平的方式结构复杂、成本高。申请号为200920316691. 0,名称为《折叠式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平衡装置》的中国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折叠式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平衡装置,属于机械领域。该折叠式高空作业车工作斗平衡装置,其结构特点是由工作斗支架、下拉杆、上拉杆、垂直拉杆、下拉杆支座、上拉杆支座、垂直拉杆支座、上连杆、下连杆、垂直连杆、工作斗连杆、上臂、下臂、小臂、转台组成。该技术具有结构设计合理、保证作业安全、平衡效果好、外形美观的优点。这种使用拉杆作为平衡方式的高空作业车的工作斗在臂架起伏升降运动和高空作业过程时,工作斗会产生摇动,操作人员会产生不安全的感觉,特别是在摇动特别剧烈时,工作斗甚至有倾翻的可能,存在比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平衡效果好、防倾翻的带防倾翻机构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装置。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该带防倾翻机构的高空作业车工作斗调平装置,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工作斗、下臂、上臂、小臂、转台支座、下支座、上支座、斗支架、下臂防倾翻连接件、上臂防倾翻连接件、小臂防倾翻连接件、下臂平衡连接件、上臂平衡连接件、小臂平衡连接件和转台,工作斗固定在斗支架上,转台支座固定在转台上,下臂的一端和转台通过第一轴销铰接,下臂的另一端、上臂的一端和下支座通过第二轴销铰接, 上臂的另一端、小臂的一端和上支座通过第三轴销铰接,小臂的另一端和斗支架通过第四轴销铰接,下臂平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台和下支座铰接,上臂平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下支座和上支座铰接,小臂平衡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上支座和斗支架铰接,下臂防倾翻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转台支座和下支座铰接,上臂防倾翻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下支座和上支座铰接,小臂防倾翻连接件的两端分别与上支座和斗支架铰接,当小臂平衡连接件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的转台、下臂平衡连接件、下支座、下臂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下支座、上臂平衡连接件、上支座、上臂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所述的上支座、小臂平衡连接件、 斗支架、小臂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采用如上的结构使得调平过程是连续的,具有调平可靠、同步性好的特点,并且在工作斗有倾翻趋势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反方向拉动工作斗,防止工作斗倾翻。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臂防倾翻连接件与转台支座、下支座铰接的两个铰接点和第一轴销的轴心点、第二轴销的轴心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的上臂防倾翻连接件与下支座、上支座铰接的两个铰接点和第二轴销的轴心点、第三轴销的轴心点构成平行四边形,所述的小臂防倾翻连接件与上支座和斗支架铰接的两个铰接点和第三轴销的轴心点、第四轴销的轴心点构成平行四边形。采用三个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设计可防止对下臂平衡连接件、上臂平衡连接件、小臂平衡连接件所在平行四边形机构调平过程的干扰。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臂防倾翻连接件的长度大于第一轴销的轴心点与第二轴销的轴心点之间的距离,上臂防倾翻连接件的长度大于第二轴销的轴心点与第三轴销的轴心点之间的距离,小臂防倾翻连接件的长度大于第三轴销的轴心点与第四轴销的轴心点之间的距离。适度增加下臂防倾翻连接件、上臂防倾翻连接件和小臂防倾翻连接件的长度可以防止由于加工或制造误差导致下臂防倾翻连接件、上臂防倾翻连接件和小臂防倾翻连接件对下臂平衡连接件、上臂平衡连接件、小臂平衡连接件所在平行四边形机构运动过程的干扰,以免造成对平行四边形机构的破坏。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下臂防倾翻连接件、上臂防倾翻连接件、小臂防倾翻连接件、下臂平衡连接件、上臂平衡连接件、小臂平衡连接件都采用钢丝绳或软轴。采用钢丝绳或软轴安装调节方便。本专利技术述的下臂平衡连接件、上臂平衡连接件、小臂平衡连接件都采用圆钢。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合理、既能调节工作斗处于水平状态便于高空作业又能防止工作斗在工作震动等情况下导致的倾翻、制造成本低、稳定性好、安装调节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III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工作原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 图5,本实施例设置有工作斗1、下臂2、上臂3、小臂4、转台支座5、下支座6、上支座7、斗支架8、下臂防倾翻连接件9、上臂防倾翻连接件10、小臂防倾翻连接件 11、下臂平衡连接件12、上臂平衡连接件13、小臂平衡连接件14和转台15,工作斗1固定在斗支架8上,转台支座5固定在转台15上,下臂2的一端和转台15通过第一轴销16铰接(于A点),下臂2的另一端、上臂3的一端和下支座6通过第二轴销17铰接(于B点),上臂3的另一端、小臂4的一端和上支座7通过第三轴销18铰接18 (于C点),小臂4的另一端和斗支架8通过第四轴销19铰接(于D点)。下臂平衡连接件12的左端(H点)和右端(G 点)分别与转台15和下支座6铰接,上臂平衡连接件13的上端(L点)和下端(K点)分别与下支座6和上支座7铰接,小臂平衡连接件14的上端(P点)和下端(Q点)分别与上支座7 和斗支架8铰接。下臂防倾翻连接件9的左端(F点)和右端(E点)分别与转台支座5和下支座6铰接,上臂防倾翻连接件10的上端(J点)和下端(I点)分别与下支座6和上支座7 铰接,小臂防倾翻连接件11的上端(N点)和下端(M点)分别与上支座7和斗支架8铰接。 当小臂平衡连接件14处于拉伸状态时,所述的转台15、下臂平衡连接件12、下支座6、下臂 2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ABHG ;所述的下支座6、上臂平衡连接件13、上支座7、上臂3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BCLK ;所述的上支座7、小臂平衡连接件14、斗支架8、小臂4构成平行四边形机构CDPQ ;所述的下臂防倾翻连接件9与转台支座5、下支座6铰接的两个铰接点和第一轴销16的轴心点、第二轴销17的轴心点构成平行四边形ABFE ;所述的上臂防倾翻连接件10 与下支座6、上支座7铰接的两个铰接点和第二轴销17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雷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爱知工程车辆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