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林风专利>正文

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23383 阅读:2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4: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选取起泡点值在7.85~25kPa的药液过滤介质,通过该药液过滤介质的特点达到当输液器药液滴空时,药液可自动停止输注,避免空气进入管路的安全性能,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在滴斗内设置以伸入滴斗内腔的排气管,其主要特征是在排气管伸入端设置有一排气不排液的过滤介质,使输液器结合起泡点原理时,安全地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自动排气,并达到分隔空气的高效和安全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O
技术介绍
现有的输液器在防止空气进入血管造成医疗事故和简捷稳定地实现输注前排气方面存在不足和风险。关于前者防止空气进入血管的问题,已提出的数百种技术方案比较集中地使用浮子堵塞停止输液的方法实现,此类方法或产品无论制造工艺、成本或临床使用上均显繁复;关于后者实现输注前排气的问题,较早在1988年由中国专利CN 88 2 02270 U医用塑料输液器的滴斗的技术方案在滴斗肩部设置加药管,就提出可用作排气并以手动启闭的方式调节滴斗内液位,是一种雏形,之后各种在滴斗壁上穿孔用以排气的各种方案均为此雏形的变化,而2008年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71550. 7医用自动排气静脉输液器技术方案则提出在滴斗内安装一端伸入滴斗内腔中部,另一端覆盖安装排气不排液的空气过滤膜的排气管,与此技术方案类似的中国专利200920277618. 7 一种自动排气输液器或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0910238574. 1 —种自动排气输液器也提出一致的技术方案,它们共同具有的优点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自动排气,缺点则是无法兼容国际通用的穿刺器与滴斗连体的产品型式,而且排气操作时仍然需要事先关闭调节器,完成后打开,静脉穿刺时再关闭等,操作仍然繁杂,未能真正实现所标榜的自动排气,尤其突出的技术缺陷是, 其排气的方案设计极易引起排气管道栓塞,最终造成自动排气的失败。对于上述中国专利申请200810071550. 7等三个类似的技术方案来说,其缺点之一,无法兼容国际通用的穿刺器与滴斗连体的产品型式的问题,中国专利200920270695. X则对此做了较好的处理,然而其缺点则是需要通过手动启闭的方式进行滴斗内排气,除了型式上有先进性之外,实用性与上述1988年的中国专利CN 88 2 02270 U医用塑料输液器的滴斗的技术方案无异。截止目前,对于传统输液器的过滤介质在输液器上的应用,因其应用上对流量存在越大越好的追求,其起泡点值是趋向于零并被完全忽略的,有些技术方案留意到采用浮子堵塞的方式来实现防止空气进入血管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因而也关注到过滤介质与液体流过时的阻力关系,试图利用过滤介质的阻力进行上述前者风险的防范,于是采取的方式是叠加过滤介质的层数,这样做存在的风险在于①对液体的阻力无必然的确定性,②客观上增加了过滤介质的阻力但降低了过滤介质的流量效率。此方式未认识或触及过滤介质的核心特征,即过滤介质的起泡点特征。与本专利技术方案之一在型式与外观上最接近的是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201010123045. X 一种安全无气泡输液器,该技术方案在自动排气的技术处理上沿袭上述中国专利申请 200810071550. 7等三个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自称以“安全无气泡组件” “能防止在输液结束时血液回流”(见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说明书0006、0007和0008段)的性能说明中未明确披露其可防止血液回流的原理,但从其表述和结合临床常识或人体自然保有血压的常识推断,本
的技术人员均知晓要达到“能防止在输液结束时血液回流”,则必须确保输液器的管路液体无论剩余多少时,均处于正压状态,而保持正压状态的一个必要前提是输液器管路内的液体始终处于输注状态,由此可确定其“安全无气泡组件”并无阻隔流体或停止液体输注的能力或需要,所述“能防止在输液结束时血液回流”的性能是当药液输注完毕但未更换输液前,通过减缓输液速度甚至达到微量输液来实现的,因此,其技术方案的缺点也显而易见,即被输注对象是一个有生命体征且可自由活动的活人,当输液滴空时患者一旦习惯性地活动肢体而体位改变,引起人体静脉穿刺点位置的高度变化时,基于重力输液的输液器,人体静脉穿刺输注点位置变高,作用于输液器管路内液体的重力相对变小,血液即时回流,防止血液回流无从谈起,人体静脉穿刺输注点位置变低,作用于输液器管路内的液体的向下拉力变大,则空气会因液体下拉而形成的负压吸引突破所述多层药液过滤膜而进入输液器的管路,在再次更换输液时,尤其是护理人员充分信赖其性能而在再次更换输液实施输注前疏于检查有无空气,则极易发生恶性医疗事故。再如中国专利申请200810148958. X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其主题与说明书均明确提出使用“防回血过滤器” “能达到无气泡和防回血的作用”(见其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2页第1段)。如上文所述三个类似的专利申请提出的所谓防回血性能,是在持续正压的作用下才能实现的,正如其说明书所言“流速越来越慢”,它的本质与上述微量输液是完全一样的,尽管200810148958. X所公开的方案实际上未充分披露其防回血的作用机理,但由其防回血性能以及达到防回血性能所需要的条件则可推断,其说明书所提“气体不能通过, 液流即停止流动,液面不会再下降”,其实质应是一种在相对静止的状态下近似停止的微量流动,即微量输液,否则防回血无从谈起,因此与上述三个类似的技术方案一样,这种近似停止的微量流动最终会在护理人员疏忽时间较长或体位改变的情况下引起气泡进入导管, 再在护理人员信赖其性能或未察觉的情况下继续输液而酿成恶性事故,其风险与上述三个类似的技术方案所隐含的风险如出一辙。上述这个推断可以用实际的模拟试验得出肯定结论,也可以从其专利申请的说明书中提出的使用方法——“当更换瓶加药时,先关闭调节器后换瓶加药”的表述中得到佐证。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均清楚,关闭调节器的唯一目的是以外力辅助的物理手段关停输液器通路,以强制通路内的液体停止流动,200810148958. X专利申请所提及的“液流即停止流动,液面不会再下降”,如果实质上不是液流近似停止,而是真实的停止,那是无需关闭调节器的。具有临床常识的本领域技术人员都清楚,更换药瓶时输液器会随护理人员的手移动,其作用类似于输液患者体味的高低变化,这种变化会造成重力作用大小的改变,从而引起输液流速的变化,如果流速突然增大,则改变其“越来越慢”的状态,从而在瞬间打破其所谓“液流即停止流动”的假象,导致空气进入导管,所以该方案的更换药瓶时需要关闭调节器的,那样才可以避免在更换药瓶时导致空气进入导管,但关键在于,体位高低的改变并不仅仅只是出现在更换药瓶那一中情形下,药瓶滴空至更换新药的时间长短也不是每次都一样的,这些因素都可能会带来恶性事故,而这些风险的根源都在于该方案的“防回血过滤器”本质上是令输液流速减缓而趋向于微量输注,而非真实的输液停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能全面避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涉及的缺点、风险,同时又能实现安全输液的输液器制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实现无需手动干预可真正自动排气性能、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分别是这样实现的方案一一种基于起泡点压力原理的安全输液器,输液器包含穿刺器1、进气件13、滴斗2、 过药液滤介质21、管路3和调节器4,所述药液过滤介质21安装在输液器药液通路上,输液器的药液过滤介质21的起泡点压力大于7. 85kPa小于25. OOkPa0起泡点,即BiAble Point,又称气泡点,是推动空气通过被液体充满的过滤介质所需的压力,当压力不断增加并达到克服过滤介质上较大孔中液体表面张力时,则液体从孔中流出,气泡就出来了,首个气泡出来时的压力值即是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林风陈志强王铮
申请(专利权)人:李林风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