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崔正洙专利>正文

尾矿处理新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1898 阅读:4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尾矿处理新工艺是按尾砂粒径大小,分级处理,分级利用,即水力漩流器分级的粗尾砂(约占40%)充填井下采空区和尾砂胶结充填间柱,高效离心过滤机过滤的中、细干砂堆放在选厂附近山坡上,且覆土造田。在沉淀池、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二级污水处理的70~80%尾矿水送回选厂重新使用。本发明专利技术用沉淀池和污水处理池的小型溢流坝代替传统的尾矿坝、溢流井、溢流管道。本发明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尾矿砂和尾矿水,节省尾矿处理的投资、成本、能源、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矿山的尾矿处理技术。传统的尾矿处理工艺是选矿厂的尾矿浆送入一级砂泵站后,用渣浆泵或马尔斯泵压力输送尾矿浆,尾矿浆经尾矿输送管路送至二级砂泵站,以此类推尾矿浆直至送入尾矿库为止。尾矿库一般选择在库容大,尾矿坝小的口袋形山谷地形。尾矿库内修建溢流井和溢流管道,尾矿坝外修建集水井。来自选厂的尾矿浆在尾矿坝顶部向尾矿库内排放,随着尾矿砂的标高增高,用沉淀的干砂堆积加高尾矿坝的高度。尾矿浆在尾矿库内沉砂后,溢流水经溢流井、溢流管道流至尾矿坝外集水井,再用水泵和回水管线把尾矿水送至选厂球磨机和粗选之中。传统的尾矿处理工艺存在如下缺点当选厂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尾矿库库扯时,尾矿库一般选择在离选矿厂较远的库容大、口子小的口袋形地形,因此造成尾矿输送管线长,砂泵站增多,相应地尾砂输送环节多,管理复杂,耗能多,投资大,成本高的缺点。并且尾矿库占有山谷中面积较大的良田。因为全尾砂排放在尾矿库,输送尾矿库的尾砂量多,相应地增加输送尾矿的成本,浪费能源,增加尾矿坝、溢流井、溢流管道的投资,增加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尾矿处理新工艺。为了尽量利用矿山的有害废弃物—尾矿砂和尾矿水、降低处理尾矿的投资和成本、节省能源和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目的,尾矿处理新工艺采用了按尾砂粒径大小,分级处理,分级利用的方法。选矿工艺由碎矿工艺A、磨矿及浮选工艺B、精矿脱水工艺C所组成。尾矿处理新工艺是由砂泵站D、坑口尾砂充填车间E、尾矿库F所组成。见附图说明图1中D、E、F。下面以生产规模为1000吨/日、日排放尾砂量为992.34吨/日,每秒排放尾砂量为0.0115吨/秒,为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尾矿的特性参数如下尾矿真密度2.9t/m3,尾矿堆积密度1.7t/m3,尾矿浆密度1.36t/m3,尾矿重量浓度40%,尾矿液固比为1.5,尾矿稠度6.7%,尾矿输送量Qmax=0.0255m3/s,Qmin=0.0191m3/s。尾矿的粒级组成如下 一级砂泵站D由浮选工艺B排放的尾矿浆和精矿脱水工艺C排放的溢流水流入尾矿贮浆池1后,用渣浆泵2和尾矿输送管道3把尾矿浆打入坑口充填车间E中的水力漩流器4。坑口尾砂充填车间E来自一级砂泵站D的尾矿浆经水力漩流器4分级,+270目的沉砂(约占全尾砂的40%)流入贮砂池5,贮砂池5的底流借助螺旋给料机6把浓度60%粗尾砂浆送给搅拌槽9进行搅拌后,送入充填用授料漏斗10,再经衬聚胺酯耐磨材料的充填主管11和支管,把粗尾砂浆和废石一起充填采空区。如果用尾砂胶结充填法回采间柱时,贮砂池5的粗尾砂底流和水泥仓7中的水泥分别用螺旋给料机6和8送给搅拌槽9中搅拌后,把5%~10%尾砂水泥浆送入授料漏斗10,再经充填主管11和支管,把尾砂水泥浆充填至间柱部位。+270目的粗尾砂充填采空区或尾砂胶结充填时,不仅粗尾砂的沉降速度快,脱水性能好,而且充填废石之间的间隙,使得充填体较密实。粗尾砂的材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是一个极好的充填材料。约40%尾砂充填采空区和尾砂胶结充填间柱,不仅用有害物质—尾砂来处理采空区,保护地表生态环境,而且减少进入尾矿库的尾砂量,减少生产成本,减少尾矿坝等设施的投资。水力漩流器4的溢流矿浆和贮砂池5中溢流矿浆流入二级砂泵站的贮浆池12后,借助渣浆泵13和尾矿输送管道14把-270目的中细砂尾矿浆送入尾矿库F的贮浆池15中。尾矿库F见图1的F和尾矿库形象示意图2。来自坑口充填车间E中二级砂泵站渣浆泵13的-270目中细尾砂浆送入尾矿库F的贮浆池15后,贮浆池15的底流借助螺旋给料机16送入高效离心过滤机17,尾矿浆经高效离心过滤机过滤水分后,约占全尾砂的30%~40%的+400目干尾砂滤饼排放至其下部的贮砂仓18,再经贮砂仓的漏斗19和矿车20沿窄轨铁路把中、细干尾砂排放至尾矿库F的山坡21上。我们把山坡挖成阶梯形,防止尾砂堆场的滑坡。高效离心过滤机17是利用矿浆的离心作用把水分排至转动滤带的外侧,而转动滤带内侧接住固体颗粒,形成滤带上的滤饼,且连续给料和连续排料、排水;离心脱水力量可达2个大气压以上,因此尾矿脱水效果好,耗能少,生产能力大。经实验,高效离心过滤机过滤的中细尾砂滤饼水分可达10~15%,生产能力可达10~20吨/小时,满足尾矿处理的要求。因为中、细尾砂对雨水的渗透性差,所以中细尾砂堆放平整后,覆盖0.5米厚的粘土和腐殖土,能使尾砂堆场变成良田和植树造林区。贮浆池15的溢流水和高效离心过滤机17的过滤水自流流入围揽带22(用强力胶把尼龙布粘贴在混凝土立柱),接住10~20%细尾砂后,过滤水流入沉淀池23,沉淀约10%的细砂,沉淀池23中进行一级尾矿污水处理,被处理的尾矿溢流水经溢流坝24流入污水处理池25进行二级污水处理,二级处理的污水经溢流坝26流入集水井27后,70~80%已处理的水借助回水水泵28和回水管路30送回球磨机和浮选中粗选流程中。集水井27中20~30%的已处理的污水可以排放在地表29。尾矿库新模型完全摆脱了选择传统尾矿库的模式(山谷中库容大、口子小的口袋形地形),在选厂附近山坡上堆积中细粒干尾砂,大幅度增加尾砂堆积容量,且尾砂堆放平整后覆盖0.5米的粘土和腐殖土,可以把它变成良田和植树造林区,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尤其是选厂附近找不到合适的尾矿库地址时,选用尾矿库新模型,在选厂附近山坡上堆积尾砂,可以节省尾矿输送管道和砂泵站的投资,简化尾矿输送环节,降低尾矿输送成本,节约能源,且不占有山谷中面积较大的良田。尾矿库新模型是用规模较小的沉淀池溢流坝24和污水处理池溢流坝26来代替传统的尾矿坝、溢流井、溢流管道,且70~80%已处理的尾矿水送回选厂重新使用,在地表只排放20~30%已处理的污水。这样不仅节省了尾矿库的投资,节约水资源和能源,而且减少尾矿水环境污染。权利要求1.尾矿处理新工艺其特征是A、按尾砂粒径大小,分级处理,分级利用,即水力漩流器分级的粗尾砂(约占40%)充填井下采空区和尾砂胶结充填间柱,高效离心过滤机离心过滤的中、细干砂和围揽带中沉淀的细砂堆放在选厂附近山坡上,且覆土造田;B、高效离心过滤水和尾矿浆池溢流水在沉淀池中沉淀细砂,在沉淀池、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二级污水处理的70%~80%尾矿水送回选厂重新使用。全文摘要尾矿处理新工艺是按尾砂粒径大小,分级处理,分级利用,即水力漩流器分级的粗尾砂(约占40%)充填井下采空区和尾砂胶结充填间柱,高效离心过滤机过滤的中、细干砂堆放在选厂附近山坡上,且覆土造田。在沉淀池、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二级污水处理的70~80%尾矿水送回选厂重新使用。本专利技术用沉淀池和污水处理池的小型溢流坝代替传统的尾矿坝、溢流井、溢流管道。本专利技术充分利用尾矿砂和尾矿水,节省尾矿处理的投资、成本、能源、水资源、减少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文档编号B03B9/00GK1162505SQ9611522公开日1997年10月22日 申请日期1996年4月12日 优先权日1996年4月12日专利技术者崔正洙 申请人:崔正洙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尾矿处理新工艺其特征是:A、按尾砂粒径大小,分级处理,分级利用,即水力漩流器分级的粗尾砂(约占40%)充填井下采空区和尾砂胶结充填间柱,高效离心过滤机离心过滤的中、细干砂和围揽带中沉淀的细砂堆放在选厂附近山坡上,且覆土造田;B、高效 离心过滤水和尾矿浆池溢流水在沉淀池中沉淀细砂,在沉淀池、污水处理池中进行二级污水处理的70%~80%尾矿水送回选厂重新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正洙
申请(专利权)人:崔正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9[中国|沈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