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肤木生长势调控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18444 阅读:2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2 0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盐肤木生长势调控增加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根据五倍子蚜虫的生物学特性、致瘿机理和寄主树的生长规律,通过适时合理的修剪,调控寄主树的生长势,使树形矮化,分枝级数增加,形成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使结倍时间提前,结倍数量增加。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科学合理、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明显、效益高等特点,可以科学、高效地实现倍林的高产稳产和集约经营,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经济林的培育技术,尤其是一种。
技术介绍
五倍子是瘿绵蚜科的某些蚜虫寄生在盐肤木、红麸杨、青麸杨树叶上,刺激叶组织细胞增生膨大而形成的各种虫瘿的总称,是我国重要的林特产品和出口创汇商品。五倍子不仅是一种重要的中药,而且是生产单宁酸、没食子酸和焦性没食子酸等化工产品的主要原料,在医药、化工、纺织、矿冶、农业、食品、环保、轻工和电子等行业中用途广泛。中国五倍子产量约占世界总产量的95%以上,以单宁酸含量高、质优、量大著称于世,被称为“中国五倍子”(Chinensis Gallnuts)。能形成五倍子的蚜虫共有14种,对应于14种倍子,其中角倍蚜(Schlechtendalia chinensis)是五倍子生产上利用最多的种,由其形成的角倍产量占五倍子总产量的75%左右,是最具经济价值的五倍子种类,在生产上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五倍子的形成必须具备倍蚜虫、夏寄主树、冬寄主藓三要素和适宜的环境条件,由于三种生物对环境条件的要求不同,自然条件下能同时满足三种生物生长的地方并不多,即使在五倍子主产区,也只有那些较为阴湿,能同时满足倍蚜虫及寄主植物生长的小环境,才能自然结倍。因此,野生倍林的产量很低而且不稳定,要获得较高和稳定的产量,必须通过人工培育。传统的培育方法重视对蚜虫的培育,但对寄主树的生长重视不够,认为只要林间有倍蚜,无论倍树的生长情况如何,都可以结倍子。在生产实践中存在着“重视蚜虫培育、忽视倍树生长”的情况。五倍子的夏寄主树盐肤木是速生喜光树种,自然萌发能力强,枝条生长旺盛,一年中通常出现夏季和秋季2次抽梢,枝梢长度可达2-3米。过长过高的枝条增加了干母上树的爬行距离,干母死亡率增加,倍子的数量减少;旺盛的营养生长还消耗大量的营养,并对下层枝叶形成遮荫,造成结倍叶片提前掉落,倍子产量降低。生产上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同一片倍林,结倍效果差异很大,有的挂放1个虫袋平均可以结倍0. 2-0. 3公斤,有的挂放数10个虫袋只结几个倍子;同样的地块,年际间的结倍效果差异也很大,好的年份和差的年份,单位面积产量相差数十倍,难以做到高产稳产。这些情况多数与忽视倍林的生长和管理有关,对倍树的管理不到位,不仅影响着倍林经济效益的发挥,也制约了五倍子人工培育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事实上,五倍子的生长必须同时满足“虫、树、藓”三要素和适宜的环境条件,四者缺一不可。选择合适的倍林地满足了环境的需求,植藓养蚜提供了足够数量的蚜虫,如果没有生长良好的倍树,仍然难以获得高产。因此在生产技术上需要通盘考虑,兼顾“虫、树、藓”的生长需要,形成和实施配套生产技术,才能实现五倍子的高产稳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盐肤木生长势调控提高五倍子产量的方法,是通过调控寄主树的生长势,使结倍时间提前、结倍数量增加,从而提高五倍子的产量,充分发挥倍林的经济效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如下步骤实现(1)选择叶翅较宽、适合倍蚜寄生的盐肤木品种作寄主树,进行种子育苗或取根蘖苗;(2)移植前对苗木进行修剪定干,定主干高度50-60厘米;种子育苗时控制苗圃内苗木的密度,去除生长瘦弱的苗木,使苗木茎干粗壮,根系发达,2-3年后出圃造林;(3)冬春季取盐肤木苗,按常规方法沿山势横带状整地造林,纯林株行距1. 5-2米,每亩200-300株,农倍间作或混交倍林株行距2-2. 5米,每亩120-160株,苗木成活萌发新枝后,适时对新萌发的枝条进行修剪,控制一级侧枝数为3-5个,长度40-50厘米,冠幅1. 5-2. 5米,树高2米以下;当二级侧枝萌发时,按同样的方法再次进行修剪;(4)造林后的当年适量挂放性蚜或在倍林内植藓养蚜,增加林内的倍蚜数量,从第2年开始在倍林内大量挂放性蚜;(5)对盐肤木进行两次修剪,夏季修剪,当倍子形成并到达成形期时,将结倍枝条顶端剪掉,保留结倍复叶及其上面的2-3片复叶;剪除未结倍的枝条、病虫枝叶、过密枝叶及徒长的侧芽等,控制枝条生长,减少病虫害发生;冬季修剪,当树叶落完,树木生长进入休眠期时,对枝条去密留疏、去高补空,控制侧枝级数为3-4级,长度为40-50厘米,树高2米以下,形成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结构;(6)在倍子成熟前1个月左右,选择上层植被较多、无直射光、比较阴湿但不积水的小生境植藓;(7)当倍子表面颜色逐渐由绿转黄,倍林中有5%左右的倍子自然成熟爆裂时,采收倍子。采摘时留下5%左右个头较大、尚未爆裂的倍子,待倍子爆裂、有翅秋迁蚜迁飞完毕后再采摘。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对五倍子的寄主树-盐肤木进行合理修剪,调节倍树生长势,营造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促进蚜虫的寄生和倍子发育,使倍树提早结倍,提高倍子保存率和单位面积产量。本专利技术通过对寄主树的精细化管理,配合藓圃养蚜技术,实现了“当年植树、当年结倍、次年高产”的目标,具有科学合理、方法简便、可操作性强、增产效果明显、效益高等特点,适用于倍林纯林或混交林营造,适合大面积推广应用。本专利技术不仅适用于盐肤木林(角倍林)的培育,也适用于红麸杨林(铁倍林)和青麸杨倍林(肚倍林)的培育。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的盐肤木修剪整形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实施包括植藓地选择、藓圃营建、蚜虫培育、春迁蚜收集与存放、倍树修剪与整形、虫袋挂放和倍子采收等系列配套方法(1)植藓地选择在五倍子主产区,选择两处以上适合藓类寄主生长的小生境,植藓养蚜,两地的海拔高度相差200-300米,且低处的海拔与计划挂放虫袋的地块海拔高度相差不大。角倍的最适分布区为600-1200米,如果倍林地位于800米,则植藓地可选择在800米和1000米左右,这样才能保证两地培育的春迁蚜迁飞及干母出现时间有3-6天的差4已(2)藓圃营建与蚜虫培育根据拟培育的倍蚜虫种类选择不同的藓种种植,角倍类选择侧枝匐灯藓、肚倍类选择美灰藓、铁倍类选择东亚附干藓或羊角藓。藓类种植的时间一般在倍子爆裂前30天左右,种植太早易长杂藓,种植太晚藓枝生长不够,不利于蚜虫的寄生。侧枝匐灯藓于初秋种植,其余藓类于夏季种植。当倍子成熟爆裂时,将有翅秋迁蚜或夏迁蚜转移到对应的藓圃上,让有翅迁移蚜产下若蚜,在藓枝上形成蜡球越冬或过夏越冬。(3)倍树修剪和整形修剪的目的是控制树木的高生长,增加侧枝的数量,促进嫩梢的生长,给倍蚜干母提供更多的寄生场所,缩短干母在枝上的爬行距离。修剪通常在冬季树木休眠期内进行,控制侧枝数为3-5个,长度40-50厘米,冠幅1. 5-2. 5米,树高2米以下,形成枝多叶多、通风透光、疏密适中的复层林冠结构。(4)春迁蚜收集次年春季,藓枝上的越冬若蚜背部变为暗绿色,从蜡球中爬出,表明即将羽化为有翅蚜。此时在藓圃上搭建收蚜棚,利用蚜虫的趋光性,采用塑料薄膜等收集迁飞的春迁蚜,装入春迁蚜包装袋中,一般每袋装100头左右。由于积温的差异,低海拔的蚜虫先迁飞,高海拔的蚜虫后迁飞,迁飞期一般相差3-6天。(5)春迁蚜存放春迁蚜在虫袋内产下雌、雄性蚜,交配后雄性蚜死亡,雌性蚜继续发育15-20天,产下干母。为了让干母出现的时间有早晚的差异,并且干母出现的时间与寄主树萌发的时间一致。一种方法是将不同海拔高度收集的春迁蚜分开存放于低海拔地点,由于春迁蚜迁飞时间相差3-6天,则干母出现的时间也相应相差3-6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子祥陈晓鸣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资源昆虫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