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17396 阅读:1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23: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附加装置、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附加装置可以与墨盒相交换而安装在打印机的墨盒座中。在附加装置主体中可拆卸地安装有具有中继流路的墨水导出部件。从外部通过供墨管向墨水导出部件供应墨水。当附加装置安装到墨盒座中时,墨水导出部件的下游端在与打印机的供墨针对位的状态下与其连接。因此,可以容易、迅速地完成将附加装置安装到液体喷射装置上的安装操作,并且成本低廉且便于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适于用在液体喷射装置中的附加装置以及液体供应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涉及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特别涉及例如可以代替喷墨式记录装置等液体喷射装置的液体盒而安装使用、并且可以从外部补给墨水等液体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
技术介绍
例如,喷墨式记录装置(液体喷射装置)通常包括喷墨式记录头(液体喷射头), 安装在托架上并沿记录用纸的宽度方向移动;以及送纸机构,使记录用纸在与记录头的移动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相对移动。喷墨式记录装置通过根据印刷数据使记录头喷出墨滴而对记录用纸进行记录。在该种喷墨式记录装置中,对于例如面向办公室或商业用的喷墨式记录装置,为了应对较大量的印刷,需要配备大容量的墨盒。因此,公知有如下构成的离架式记录装置 在安装记录头的托架上配置小容量的副墨罐,将作为墨盒的主墨罐例如安装在设置于装置主体的侧面部分上的安装部(墨盒座)上,通过墨水管从各个主墨罐向各个副墨罐供应墨水,再从各个副墨罐向各个记录头供应墨水。近来,要求使用托架的扫描距离长的大型记录装置,以便能够对大的纸面进行印刷。对于该记录装置,为了提高处理能力,要求记录头有多个喷嘴。并且,为了提高处理能力,要求使用如下的记录装置可以在进行印刷的同时从主墨罐向安装在托架上的各个副墨罐逐次补给墨水,并从各个副墨罐向各个记录头稳定地供应墨水。在该喷墨式记录装置中,需要与各种墨水相对应地连接从主墨罐到副墨罐的墨水补给管,由于托架的扫描距离大,所以墨水补给管的弯绕距离必然增加,因此在墨水补给管中会产生压力波动。并且还存在以下问题如前所述,由于在记录头中实现了多个喷嘴,墨水的消耗量会增加,在从主墨罐连接至副墨罐的各个墨水补给管内,墨水的动压升高,从而导致对副墨罐的墨水补给量不足。因此,作为解决该问题的一个手段,例如提出了以下喷墨式记录装置(例如,专利文献1)在通过可动阀的开闭而使墨水供应室与压力室连通/不连通的供墨用阀单元中接受从墨盒供应给液体喷射头的墨水,由此,消除了墨水补给管中的压力波动。另外,作为其他手段,例如提出了以下结构(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3、4)向主墨罐施加气压,通过气压强制性地产生从主墨罐流向副墨罐的墨水流,由此向副墨罐补给无压力波动的、充足的墨水。图对示出了采用向主墨罐施加气压的结构的以往的喷墨式记录装置的简要结构,图25示出了作为主墨罐的墨盒18的结构。如图M所示,在打印机301内部包括记录头15、副墨罐103、加压泵20、以及墨盒座17,在该墨盒座17中安装着充有墨水让的墨盒18。如图25所详细示出的那样,墨盒18在其硬质树脂制成的密封壳体的壳体39的内部容纳有由柔性材料形成的墨袋(ink pack)42,在壳体39的一端设有空气导入口 46,从外部导入加压空气;以及液体导出口 44,在从空气导入口 46导入的空气的压力下将储存在墨袋42内的墨水让导出到外部。当将墨盒18安装到打印机301的墨盒座17中时,液体导出口 44和空气导入口 46 分别与副墨罐103和加压泵20连接。上述以往的墨盒18安装在打印机301的墨盒座17中,由于在大小方面受到限制, 因此实际上无法使用容量非常大的墨盒。即,由于墨盒安装在空间受限的打印机的墨盒座中,所以能够储存在该墨盒中的墨水容量通常较少。因此,当要进行较大量的印刷时,必须频繁地更换墨盒,因此非常麻烦,并且运行成本也会大幅增加。尤其是在小型化、薄型化的打印机的情况下,用于墨盒座的空间也会变小,从而墨盒的墨水容量也会相应地变少,因此上述问题非常显著。这里,当特别需要大容量时,作为选择方案之一,考虑设置外附的外部罐,从该外部罐来补给墨水。但是,即便单纯地想要从外附的外部罐补给墨水Ik,有时也会出现以下情况而产生无法正常工作的顾虑,即,无法取得与基于打印机301内的加压泵20的墨水让的压送系统之间的兼容性。另外,近来提出了例如专利文献5所记载的墨水供应系统当进行较大量的印刷时,可以将向墨盒座安装的方式与墨盒相同的附加装置安装在墨盒座中,并通过该附加装置从大容量的外部罐向记录头供应墨水。即,在该墨水供应系统中,将内部形成有空洞状副墨罐的附加装置安装在墨盒座中。当安装有该附加装置时,由于附设在该附加装置上的泵的驱动而从外部罐吸上来的墨水在达到规定水位之前会贮存在附加装置的副墨罐内,之后该贮存的墨水会从形成在附加装置下部的液体导出口被导出到记录头的液体导入口。但是,专利文献5的附加装置存在着以下问题当将附加装置安装到墨盒座中时, 需要驱动泵以使附加装置的副墨罐内部成为负压,使从外部罐吸上来的墨水在达到规定水位之前贮存在该副墨罐内,因此在安装完成之前会耗时耗力。此外,还存在着以下问题为了将墨水从外部罐吸上来,需要在附加装置中附设泵,因此附加装置的成本会升高。因此, 从以上各点来看,由于在与墨盒交换而安装到墨盒座中时会耗时耗力并且成本高,因而并不一定便于使用。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3专利文献4专利文献
技术实现思路
4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4-14M05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212974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1-287380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311997号公报 日本专利文献特开2003-3^732号公报。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迅速地完成对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操作、成本低、并且便于使用的附加装置以及液体供应装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取得与基于液体喷射装置内的空气加压部的液体压送系统的兼容性、并且可以稳定地补给液体的液体容器以及液体供应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中的附加装置。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中可拆卸地安装有液体容器。所述安装部具有用于从所述液体容器导入液体的液体导入部。通过液体供应通路从所述液体喷射装置的外部向所述附加装置供应液体。所述附加装置包括附加装置主体,可以与所述液体容器相交换而安装到所述安装部中;以及中继部,划分形成中继流路。按照以下方式将所述中继部配置在所述附加装置主体中当所述附加装置主体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时,所述中继流路的下游端在与所述液体导入部对位的状态下与其连接。所述液体供应通路的下游端可以与所述中继部的所述中继流路的上游端连结。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以安装在液体喷射装置的安装部中的液体容器。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和空气加压部。所述液体容器具有用于从外部导入加压空气的空气导入口。当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时,所述空气导入口与所述空气加压部连接。当所述液体容器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时,液体导出口与所述液体喷射部连接。当通过所述空气导入口将空气导入到所述液体容器中时,在该空气的压力的作用下,所述液体容器中的液体通过所述液体导出口而被向所述液体喷射部导出。液体补给口用于向所述液体容器补给所述液体。在所述液体补给口处设有止回阀。当对所述液体补给口的外压大于内压时,该止回阀打开;当内压大于外压时,该止回阀关闭。另外,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向液体喷射装置供应液体的液体供应装置。所述液体喷射装置具有液体喷射部和空气加压部。液体盒可以安装在所述安装部中。所述液体盒具有第一空气导入口和第一液体导出口。当从所述第一空气导入口将加压空气导入到所述液体盒内部时,储存在所述液体盒内部的液体在该加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小林淳木村仁俊
申请(专利权)人: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