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机喂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5130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米机喂料装置。它包括料斗1以及由风机21、提升管22、沉降室23和筛网24组成的提升装置,风机出风口211与提升管22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提升管22底部还具有一个与料斗1内腔连通的进料口222,沉降室23内腔与提升管22内腔连通,并且,沉降室23位于米机砻谷装置4的上方,提升装置上部具有出风口221,该出风口221挡设有一种气固分离器24,一种相对水平面倾斜的长斜溜板从沉降室23侧壁一直延伸到米机砻谷装置4的进料口。(*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谷物脱壳加工设备,特别是一种米机喂料装置。常规技术中的米机喂料装置采用一种安装在米机上部的漏斗,这样,漏斗口位置较高,势必给谷物入斗带来不便。并且,这种漏斗只是单纯用以进料,除此以外,并无其它功用。由于谷物是堆积在料斗中后再流动到砻谷装置中,故谷物在流动形态、排列等方面都是无序的、混乱的,这种状况严重影响米机的脱壳率、生产效率等主要性能指标。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喂料方便,谷物进入砻谷装置时的流动形态、排列较有序的米机喂料装置。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的。米机喂料装置,包括料斗,其结构要点为还包括具有风机、提升管和沉降室的提升装置,风机出风口与提升管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提升管底部还具有一个与料斗内腔连通的进料口,进料口位置高于风机出风口,沉降室内腔与提升管内腔连通,并且,沉降室位于米机砻谷装置的上方,提升装置上部具有出风口,提升装置出风口设置有一种气固分离器,一种相对水平面倾斜的长斜溜板从沉降室侧壁一直沿伸到米机砻谷装置的谷粒进料口。谷粒从料斗中进入提升管,在风力的作用下,沿管道上升到沉降室,此时大部分气流通过气固分离器吹出机外,谷子和另一小部分气流经过沉降室进入砻谷装置中。当料斗中的谷物被风力压送入提升管时,由于谷料的质量不同,外观形态差异以及谷料初始受风的形态不同等因素,谷物在提升管中会进行初级的匀料和整流,谷粒进入斜溜板在持续下溜的过程中,会更进一步的匀料和整流,使得谷粒排列更加有序、均匀,并且大部分谷粒顺着它自身的长度方向进入砻谷装置。风机所产生的压风气流不但可使谷粒顺着气流的方向而进行有序排列,而且,还可提高谷粒进入砻谷装置的速度,这样,在谷粒流量相同的情况下,谷粒在入轧方向上的排列密度降低了,从而有利于提高米机的脱壳率和降低糙碎率。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来实现。提升装置出风口位于沉降室上方,气固分离器可以是一种挡设在提升装置出风口的筛网。筛网一侧与提升装置固接,另一侧贴靠长斜溜板分布。长斜溜板最好是一种倾斜角连续一致的斜而。长斜溜板与水平面的倾斜角最好为60°~75°。长斜溜板最好位于其溜板面与风机气流方向相对的位置上。沉降室中与长斜溜板正对的侧壁亦为一种斜溜板。提升管可以是一根直管和一个弯管组合成,弯管位于直管的上方。提升管可以是一根弧形管。提升管可以是一种方形管,也可以是一种圆管,还可以是一种椭圆管,但最好是一种方形管。沉降室横断面长度小于提升管横断面长度,提升管与沉降室的接合部具有一种宽度渐进内缩的尖缩段。综上所述,本技术利用气流压送提升谷粒,不但降低料斗的高度位置,操作者不必登高加料,喂料方便,减轻操作者劳动强度,而且可使谷粒顺着气流方向进行有序排列,同时,还可提高谷粒进入砻谷装置的速度,而沉降室中斜溜板的介入,不但可以对谷粒施以良好的导向,而且,谷粒沿斜溜板下溜的过程中可进行进一步的匀料、整流处理并最终使谷粒更加有序地进入砻谷装置,从而提高谷物脱壳率、糙碎率和生产效率。附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简图。附图2是图1和图3中的A向视图。附图3是本技术最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下面我们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详尽的描述。实施例1参照附图1和附图2,米机喂料装置,由料斗1和提升装置组成,提升装置由风机21、提升管22、沉降室23和气固分离器24组成。提升管22是一根弧形管,风机出风口211与提升管22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提升管22底部还具有一个与料斗1内腔连通的进料口222,在高度位置上,进料口222高于风机出风口211,提升管22底端是一种重杂物排出口,该出口安装有铰链封盖。提升管22另一端与出风口221以及沉降室23内腔连通,提升装置出风口221位于沉降室23上方,气固分离器24是一种筛网,挡设在提升装置出风口 221上,筛网24一侧与提升管22固接,另一侧固接有一种挡板3,挡板3一侧朝长斜溜板231延伸,这里,挡板3实际上是一种短斜溜板。沉降室23是一种横断面为方形的漏斗状物体,长斜溜板231位于沉降室23右侧壁,并一直沿伸至砻谷装置4的谷粒进料口,长斜溜板231与水平面呈60°斜角。长斜溜板231是一种倾斜角连续一致的斜面,提升管22是一种方形管,沉降室23横断面长度小于提升管22横断面长度,提升管22与沉降室23的接合部具有一种宽度渐进内缩的尖缩段。砻谷装置4是一种胶辊砻谷机。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现有技术相同。最佳实施例参照附图2和附图3,米机喂料装置,提升管22由一根直管和一个弯管组合成,弯管位于直管的上方,沉降室23位于弯管的下方,长斜溜板231位于沉降室23中与风机21气流方向相对的侧壁(即图中左侧壁),并且,该长斜溜板231一直延伸至砻谷装置4的谷粒进料口,长斜溜板231与水平面呈75°斜角,与该长斜溜板2 31相对的沉降室23另一侧壁(即图中右侧壁)亦为一种斜溜板,筛网一侧与提升管22固接,另一侧贴靠在长斜溜板231溜板面上。本实施例未述部分与实施例1相同。标号说明1料斗21风机211风机出风口22提升管221提升装置出风口222进料口 23沉降室 231长斜溜板24气固分离器 3挡板 4砻谷装置权利要求1.米机喂料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风机(21)、提升管(22)和沉降室(23)的提升装置,风机出风口(211)与提升管(22)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提升管(22)底部还具有一个与料斗(1)内腔连通的进料口(222),进料口(222)位置高于风机出风口(211),沉降室(23)内腔与提升管(22)内腔连通,并且,沉降室(23)位于米机砻谷装置(4)的上方,提升装置上部具有出风口(221),提升装置出风口(221)设置有一种气固分离器(24),一种相对水平面倾斜的长斜溜板(231)从沉降室(23)侧壁一直沿伸到米机砻谷装置(4)的谷粒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装置出风口(221)位于沉降室(23)上方,气固分离器(24)可以是一种挡设在提升装置出风口(221)的筛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筛网一侧与提升管(22)固接,另一侧贴靠长斜溜板(231)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斜溜板(231)最好是一种倾斜角连续一致的斜而。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斜溜板(231)与水平而的倾斜角最好为60°~75°。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长斜溜板(231)最好位于其溜板面与风机(21)气流方向相对的位置上。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沉降室(23)中与长斜溜板(231)正对的侧壁亦为一种斜溜板。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管(22)可以是一根直管和一个弯管组合成,弯管位于直管的上方。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管(22)可以是一根弧形管。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提升管(22)最好是一种方形管。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米机喂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沉降室(23)横断面长度小于提升管(22)横断面的长度,提升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米机喂料装置,包括料斗(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具有风机(21)、提升管(22)和沉降室(23)的提升装置,风机出风口(211)与提升管(22)底部的进风口连通,提升管(22)底部还具有一个与料斗(1)内腔连通的进料口(222),进料口(222)位置高于风机出风口(211),沉降室(23)内腔与提升管(22)内腔连通,并且,沉降室(23)位于米机砻谷装置(4)的上方,提升装置上部具有出风口(221),提升装置出风口(221)设置有一种气固分离器(24),一种相对水平面倾斜的长斜溜板(231)从沉降室(23)侧壁一直沿伸到米机砻谷装置(4)的谷粒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琛朱天骅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机械科学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