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其松专利>正文

高效节能快速安全碾米粉碎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973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高效节能快速安全碾米粉碎机组,包括由碾米机、粉碎机、电动机、皮带罩、支架、传动带、电机皮带轮,其特征在于:同一动力,不同轴、同步转动,通过不同的传动比和传动带的更换达到碾米机、粉碎机工作时的相应转速, ①、碾米机碾辊(46)外径60~70mm,粉碎机转子最大迥转直径(11)180~250mm,粉碎室宽度70~100mm,电机皮带轮与碾米机、粉碎机皮带轮的传动比分别为1∶1.4~1.75,2.6~2∶1,碾米机粉碎机的转速分别为2000~1600转/分,7200~5700转/分。 ②、装在粉碎室内的前牙板(10)、后牙板(14)、牙型角(12、13)随着转子迥转方向由大逐渐变小,其工作面均与锤片最大迥转圆半径的切线方向垂直,牙型角的另一面和切线重合。 ③、粉碎机粉碎室转子最大迥转圆(11)与机盖(19)前牙板(10)、筛片(21)、后牙板(14)之间的间隙截面由大逐渐变小,并分别通过它们与转子轴心线的不同偏心距,使间隙区域呈蜗壳型。 ④、粉碎机(5)粉碎室机盖(19)靠近前牙板(10)的上方开设有一个谷嘴排泻孔(54),孔(54)的顶部设置谷嘴封口盖(18)。 ⑤、粉碎机机盖(19)和机座(41)采用优质炭素结构钢板制造,机座(41)由14种基本件组合而成,其中前、后壁板(28、27)分别由筛框(37、38)与前后壁组合,筛框(37、38)横截面相同是圆形或方形,弯曲圆弧半径不同,两筛框(37、38)之间的间隙做成径向宽度约为2mm的半圆环槽,筛片(21)端面定位柱2(33)下方开设有一条开口向下,两面互相垂直的阶梯,筛片(21)端面定位柱1(24)为一长方形方铁,粉碎机安装在机座上的筛片(21)做成包角小于180°的半圆,左端面和圆周方向重合,右端面沿水平直径向后弯曲90°,弯曲长度略小于筛片端面定位柱1(24)的宽。 ⑥、碾米机碾辊(46)由3条顶面为圆弧,宽3~5mm,底面宽6~10mm匀布在小端直径38~48mm,大端直径52~60mm,锥度约1∶16~23的同一圆台体表面上,顶面同在一直径60~70mm,圆柱面上的螺旋推进斜筋和碾白直筋组成,碾辊长230~280mm,长径比3.8~4,螺旋推进器斜筋导程60~75mm,节距20~25mm,头数3,倾角约18~19°,工作面与迥转截面中心线夹角约5~9°,碾白直筋与轴心线倾角1~5°,方向与斜筋相同,工作截面与迥转半径重合,斜筋(42)与直筋(44)非工作面截面为圆弧,每条螺旋推进斜筋(42)绕圆台表面一周后,末端与直筋(44)始端交接,交接处为分…。(*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属于碾米粉碎机组,特别是一种高效节能快速安全碾米粉碎机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的。包括由碾米机、粉碎机、电动机、皮带罩、支架、传动带、电机皮带轮。1、同一动力(2.2KW),不同轴、同步转动,通过不同的传动比和传动带的更换达到碾米机、粉碎机工作时的相应转速。2、碾米机碾辊外径60~70mm,粉碎机转子最大迥转直径180~250mm,粉碎室宽度70~100mm。碾米机、粉碎机的转速分别为2000~1600转/分,7200~5700转/分。电动机与碾米机、粉碎机的传动比分别为1∶1.4~1.75、2.6~2∶1。3、粉碎室的前后牙板牙型角随着转子迥转方向由大逐渐变小,其工作面均与转子最大迥转半径切线方向垂直,另一面和切线重合。4、粉碎室转子最大迥转圆与机盖、前牙板、筛片、后牙板之间的间隙区域呈蜗壳型。5、粉碎室靠近前牙板机盖的上方开设有一个谷嘴排泻孔,孔的顶面设置有一谷嘴封口盖。6、粉碎机的机盖和机座采用优质碳素结构钢板制造,由14种基本组件组合而成,其中,前后壁板分别由横截面相同,弯曲圆弧半径不同的筛框与前后壁组合并使两筛框之间的间隙做成径向宽约2mm的半圆环槽。机座筛片一端面定位柱下方开设有一开口向下,两面互相垂直的阶梯,筛片另一端面定位柱为一长方形方铁,安装的粉碎机筛片做成包角小于180°的半圆,左端面和其圆周方向重合,右端面沿着其水平直径向后弯曲90°。7、碾米粉碎机的碾米机碾辊由3条顶面为圆弧,宽3~5mm,底面宽6~10mm均布在小端直径38~48mm,大端直径52~60mm,锥度约1∶16~23mm的同一圆台体表面上,且顶面同在一直径60~70mm圆柱面上的螺旋推进斜筋和碾白直筋组成,碾辊长230~280mm,长径比3.8~4,螺旋推进斜筋导程60~75mm,节距20~25mm,头数3,倾角约18~19°,工作面与迥转截面夹角约5~9°,碾白直筋与轴心线倾角1~5°,方向与斜筋相同,工作截面与迥转半径重合,斜筋与直筋非工作面截面为圆弧,每条螺旋推进斜筋绕圆台表面一周,末端与直筋始端交接,交接处为分别与斜筋和直筋相切或相交的圆弧,柱面或球面,碾辊内部同一轴心线上开设有4个直径不同的圆柱形阶梯孔和一个圆台孔,其中一个较小的圆柱孔开有键槽。8、碾米机中与米糠分离器一起作用的抽风机风机壳进风口法兰上,设置有一风量调节板,调节板沿进风口法兰凹槽向右移动风口开大,反之关小。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功能多,碾米、粉碎不同轴轮换工作,一机两用,主要是通过各相应带轮之间的不同传动比和传动带更换得到不同转速和线速度,通过粉碎机粉碎室的部件、零件之间的间隙呈蜗壳型,前后牙板牙型角的变化和工作面的特殊设置,机盖设置谷嘴排泻孔和封口盖。机盖机座采用新材料、新工艺。机座筛框无切削加工的组合,筛片端面定位柱的特殊结构和筛片的端面定位相一致。碾米机碾辊的特殊设计和与米糠分离器一起作用的抽风机设置风量调节板等,从而使整机达到安全、高效、节能、快速的目的,并具有结构紧凑新颖,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效率高,耗电少,台时产量大,安全耐用,装拆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适于我国农村居家或联户使用以及我国周边发展中国家使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机组装示图。图2为本技术的牙板结构前牙板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牙板结构后牙板视图。图4为本技术的粉碎室机构组装示图。图5为本技术的粉碎机粉碎室间隙区域蜗壳型视图。图6为本技术的粉碎机机座主视图。图7为本技术的粉碎机机座右视图。图8为本技术的组合前壁板视图。图9为本技术的组合后壁板视图。图10为本技术的筛片端面定位柱2的向下阶梯主视图。图11为本技术的筛片端面定位柱2的向下阶梯左视图。图12为本技术的筛片端面定位柱1的视图。图13为本技术的筛片筛架座组装视图。图14为本技术的碾辊外形视图。图15为本技术的碾辊视图按图14中B向视图。图16为本技术的碾辊视图按图14中C向视图。图17为本技术的碾辊剖视图。图18为本技术的碾辊装有主轴时的剖视图。图19、图20为本技术的碾米机机盖、机座内腔结构视图。图21为本技术的调节板主视图。图22为本技术的调节板按图21中A-A剖视图。图1~图22中,碾米机(1)、皮带罩(2)、传动带(3、4)、粉碎机(5)、支架(6)、电动机(7)、电机皮带轮(8)、牙板安装孔(9)、前牙板(10)、锤片迥转圆(11)、前牙板牙型角(12)、后牙板牙型角(13)、后牙板(14)、安装孔(15)、进料口(16)、进料调节控制板(17)、谷嘴封口盖(18)、外壳机盖(19)、转子(20)、筛片(21)、蜗壳形(22)、机盖定位铁(23)、筛片端面定位柱1(24)、锁紧座(25)、右壁板(26)、后壁板(27)、前壁板(28)、加强筋(29)、支承连接板(30)、底板(31)、左壁板(32)、筛片端面定位柱2(33)、铰支座(34)、加强筋(35)、轴承座支承板(36)共14种基本组件、筛框(37、38)、筛片端面定位柱2的下阶梯(39)、定位柱1(40)、机座(41)、螺旋推进斜筋和碾白直筋(42、43、44、45)、碾辊(46)、主轴安装孔((47)、主轴(48)、机盖机座内腔(49、50)、抽风机(51)、调风板(52)、锤片(53)。碾米机工作时见图1电机带动米机主轴上的皮带轮旋转、主轴和碾辊一起转动,由进料斗经机盖进料口进入的稻谷,经螺旋推进器斜筋较大轴向力的作用(见图14的(17、18)沿着螺旋槽源源不断地推入碾室,当到达斜筋和直筋交接圆弧区,轴向力变小、切向和径向力增大、在米刀、米筛、机盖、碾辊的联合作用下脱壳、分离、形成糙米、谷壳、糠片的混合流并在轴向力的作用下进入碾白室,由于碾辊和碾白直筋(44、45)的特殊结构、混合物在碾白室内得到充分搅拌、翻滚、挤压、摩擦,糙米变成洁白大米。筛片机盖各内径一致均为半圆柱型,米刀与碾辊筋条外圆间隙调整后不变,通过碾辊圆台柱直径由小到大,碾筋截面及高度由大变小,控制碾室碾辊与机盖、米刀、米筛的空间由大逐渐变小,以适应混合流运动过程中因挤压、磨擦而小于筛孔的幼糠、糠片、米碎从筛孔漏下后密度的变化相一致、自始至终保持碾白室内,米粒与米粒之间、米粒与碾白室部件之间互相挤压、磨擦时所需要的径向、切向、轴向压力基本不变、受碾均匀。斜筋、直筋工作面的特殊设置和结构,主要是加速谷粒、米粒的翻动,使谷粒脱壳、脱皮、碾白均匀,大米精度一致,同时迫使小于筛孔的粗、幼、细糠、碎米从筛孔及时漏下、减少其重复运动和磨擦消耗功率。这样的设置,不但有效地缩小了碾辊的直径和体积,而且充分发挥了碾辊的功能,同时使机座和机盖工艺和结构要求得到了简化,体积得到了相应减少,从而使其它相互零部件的结构更紧凑和合理。机盖、机座内腔及结构见图19、图20。与米糠分离器一起作用的抽风机风机壳进风口法兰上,设置一风量调节板(见图21),风量调节板沿进风口法兰凹槽向右移动,风口开大,反之关小。用于调节分离器米糠分离时,因碾米机加工稻谷质量不同、时产不同、所需分离风量不同、并使其达到最佳分离效果,又不至于大米与糠片一起吸入风机,送至集糠袋,影响出米率,以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其松
申请(专利权)人:林其松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