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郑瑞铭专利>正文

滤水容器罩盖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5394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4:52
一种滤水容器罩盖,具有至少二相连的封盖,所述各封盖一端为一盖帽,另一端为一封口,以封口与滤水容器相接,这些封盖内部成型有一贯通状的通道,该通道于各封口内对应滤水容器的滤心开设一入流口及一出流口;罩盖沿通道内一体成型有一滤管,该滤管于开头及末端的封盖处分别伸设一进水管与一出水管,并对应各入流口设置一进滤管,对应各出流口设置一出滤管,水由进水管经所述各进滤管流入所述滤水容器,再经出滤管流入下个滤水容器做循环过滤,最后由出水管排出。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缩小整体结构所需的组装空间,组装更为便利;可免去因长久日照或碰撞等外力所导致的损坏及松脱,具有保护低压阀并具节省空间的功效。(*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滤水容器罩盖,尤其涉及一种将滤水管路及低压阀整合于结构内部的滤水容器罩盖。
技术介绍
饮用水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但由于现代工业极为发达,造成环境污染的情况也相当严重,虽天然水经过自来水厂的层层滤净而成为自来水,但自来水中仍会存在相当数量的杂质、细菌、氯气等,不但降低饮用口感,也会影响人体健康,因而滤水器即为此而生,利用滤水器过滤自来水,使自来水成为容易入口,且杂质尽去的饮用水,因此越来越多家庭、公司等都会设置滤水器以供应饮用水,免去了如早期用瓦斯、电热器烧煮自来水的不方便处,其实用性、市场接受度极高,故相关产业多有对滤水器的设计与改进。为加强滤水效果,现在的滤水器大都采用循环过滤式的滤水系统,其结构请参阅中国台湾省专利案号第M362044号,『过滤器结构』,包括一固定座、数个过滤器单元及数个连接组,每一过滤器单元各包含一上盖、一滤心及一筒体,上盖顶面设有一突出部,突出部二侧分别延伸形成一进水部及一出水部,进水部及出水部外缘分别设有外螺纹及套设有密封件,滤心及筒体可拆卸地连接于上盖,滤心容纳于筒体内部,连接组各包含一轴管及二锁接件,二锁接件套设于轴管上,轴管二端各形成有抵压部,锁接件内缘设有内螺纹,该等连接组分别设置于相邻的二过滤器单元之间,连接组的二锁接件的内螺纹分别螺接于相邻的二过滤器单元的出水部及进水部的外螺纹,轴管二端的抵压部抵压于相对应进水部、出水部外缘的密封件上。然而,该种滤水系统虽可提供循环过滤自来水的功用,但各该筒体端部独立以一上盖封闭,邻近筒体间的上盖以轴管互为连接,才能借该轴管使筒体互为相流通的状态,组装上盖与连接轴管的过程较为繁复;而该轴管采外露连接,容易因锁设力道影响与上盖的紧密度,且轴管外露亦使得滤水系统整体外观甚为杂乱,不但相当占据空间,也容易受到外力碰撞而松脱,或者因受长久日照而脆化变质,进而导致漏水状况。另外,一般滤水系统内都会设置一低压阀组件,防止马达在没水或水位低下时启动以避免滤水系统损坏,但由于该低压阀也都是以外露方式设置,再以管路与滤心衔接,借以侦测滤心中水流状态以决定运作与否,而外露的低压阀容易受到外来物件的碰撞影响而损坏,且相当占据空间、影响滤水器外观,故其实用性相当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滤水容器罩盖,本技术缩小整体结构所需的组装空间,组装更为便利;可免去因长久日照或碰撞等外力所导致的损坏及松脱,保护低压阀并具节省空间的功效。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滤水容器罩盖,具有至少二相连的封盖,各该封盖一端为一盖帽,另一端为一封口,以封口与滤水容器相接,这些封盖内部成型有一贯通状的通道,该通道于各该封口内对应滤水容器的滤心开设一入流口及一出流口;该罩盖沿通道内一体成型有一滤管,该滤管于开头及末端的封盖处分别伸设一进水管与一出水管,并对应各该入流口设置一进滤管,对应各该出流口设置一出滤管,水由进水管经各该进滤管流入滤水容器,再经出滤管流入下个滤水容器做循环过滤,最后由出水管排出。基于上述结构,本技术的技术特征进一步包括一、该罩盖朝封口方向开设一阀槽,该通道以一支道连于该阀槽,而该滤管则沿支道与阀槽连通,该阀槽内设置一低压阀。二、该罩盖于相邻的封盖间一体成型有一连接肋,该通道沿着封盖及连接肋内部贯通。本技术的特点在于相较于现有筒体需独立安装上盖,以及需在上盖间串连跨接导流用的轴管,本技术改为一体成型数个封盖,并将滤管一体成型于罩盖内部,不但缩小整体结构所需的组装空间,且省下独立安装上盖及串连跨接轴管的步骤,组装更为便利;且该滤管位于罩盖内部,可免去因长久日照或碰撞等外力所导致的损坏及松脱, 同样的,将低压阀改设于罩盖内部,可保护低压阀并具节省空间的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滤水容器罩盖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结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另一角度的结构立体示意图。图4为图3所示第一个封盖的结构剖面图。图5为图3所示第一、第二封盖间的连接肋的结构剖面图。图6为本技术组装使用的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说明1封盖10盖帽 11封口12盖孔13通道 131入流口132出流口133支道 14滤管141进水管 142出水管 143进滤管144出滤管 15阀槽16低压阀2连接肋3滤水容器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是有关一种滤水容器罩盖,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该等图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例图,于本实施例中,本技术具有三相连的封盖1,该罩盖于相邻的封盖1间一体成型有一连接肋2,各该封盖1 一端为一盖帽10,另一端为一周缘呈螺纹状的封口 11,该罩盖开头及末端的封盖1于盖帽10侧边各开设一盖孔12,并以封口 11与滤水容器3相接,这些封盖1内部成型有一贯通状的通道13,该通道13沿着封盖1及连接肋2内部贯通,该通道13于各该封口 11内对应滤水容器3的滤心开设一入流口 131及一出流口 132,于本实施例中,第一个入流口 131与出流口 132呈纵向开设,其后的入流口 131与出流口 132呈横向开设;该罩盖沿通道13内一体成型有一滤管14,该滤管14于开头及末端的封盖1处分别从盖孔12伸设一进水管141与一出水管142,并对应各该入流口 131设置一进滤管143, 对应各该出流口 132设置一出滤管144,各该进滤管143及各该出滤管144的管口各自与所对应的入流口 131与出流口 132开口对齐;该罩盖朝封口 11方向开设一阀槽15,该通道13另开有一支道133连于该阀槽15, 而该滤管14则沿支道133与阀槽15连通,该阀槽15内设置一低压阀16 ;关于本技术的组装及使用,先将装有滤心的数个滤水容器3旋锁于各该封盖 1的封口 11,再固定于开饮装置上,接着将滤管14的进水管141、出水管142分别与开饮装置的水管路连接,水由进水管141经各该进滤管143流入滤水容器3受滤心过滤,再受马达运转的抽取经出滤管144流入下个滤水容器3,如此重复做循环过滤,最后便由出水管142 排出(关于饮水装置、马达及水管的相关结构属现有,且非本技术的技术重点,故不在说明书多作赘述)。基于上述设计,不但缩小整体结构所需的组装空间,且省下独立安装上盖及串连跨接轴管的步骤,组装更为便利;且该滤管位于罩盖内部,可免去因长久日照或碰撞等外力所导致的损坏及松脱, 同样的,将低压阀改设于罩盖内部,可保护低压阀并具节省空间的功效。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综上所述,本技术在结构设计、使用实用性及成本效益上,完全符合产业发展所需,且所揭示的结构亦是具有前所未有的创新构造,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符合有关新型专利要件的规定,故依法提起申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滤水容器罩盖,其特征在于,具有至少二相连的封盖,所述各封盖一端为一盖帽,另一端为一封口,以封口与滤水容器相接,所述这些封盖内部成型有一贯通状的通道, 该通道于所述各封口内对应滤水容器的滤心开设一入流口及一出流口;所述罩盖沿通道内一体成型有一滤管,该滤管于开头及末端的封盖处分别伸设一进水管与一出水管,并对应所述各入流口设置一进滤管,对应所述各出流口设置一出滤管,水由所述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瑞铭
申请(专利权)人:郑瑞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