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含流体性概率的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503485 阅读:27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3:21
针对气层或水层分布区域的划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含流体性概率的预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通过测井资料计算各个样本的不同入射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EEI值获得EEI(θ)j;计算出每个样本的不同角度的EEI差值ΔEEIj;应用直方图分析ΔEEIj的分布范围获得气层和水层的概率分布范围,以建立气层或者气层和水层二者的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对地震资料进行反演,得到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剖面,并去除非储层段,仅保留储层段的反演数据;利用储层段的反演数据计算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将建立的量化分析模板应用于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获得含气概率数据体,通过对目的层进行时窗分析获得含气概率平面分析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球物理勘探的储层预测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叠前弹性阻抗(EI)反演是利用不同炮检距(或入射角)道集数据及横波、纵波、 密度等测井资料,联合反演出与岩性、含油气性相关的多种弹性参数,综合判断储层物性及含油气性。常规的弹性阻抗方法存在以下问题求取的值随角度变化在尺度上发生很大变化,求取的反射系数也不太稳定。由于地震振幅随偏移距的变化(AVO,Amplitude versus Offset)效应的影响,反演的EI值随入射角变化而发生剧烈变化。近、中、远不同角度的弹性波阻抗值的量级不在一个级别上,虽然弹性阻抗值有变化,但相对于量级的变化是极其微小的,这给不同入射角下的弹性阻抗的交会对比带来困难。扩展弹性阻抗(EEI)的提出,消除了入射角对EI的影响,提高了入射角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对气水差异反映的灵敏度。但目前对反演结果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交会图的方式,存在人为性大、分析结果稳定性差等问题。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的流程图。图 1中示出的方法是现有技术中的对反演结果的分析方法,主要通过交会图的方式,下面将参照图1描述现有技术的。如图1所示,在步骤S101,通过测井资料计算气层、水层不同角度EEI值。在步骤S102,对计算的气层、水层的不同角度的EEI值制作交会图。由于气层、水层随入射角的变化,其EEI值的变化规律有差异,反映在交会图上的分布位置不同,分析气层(或水层)主要分布区域,在交会图上圈出有利区,建立解释模板。在步骤S103,对地震资料进行反演。通过反演得到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数据体,并去除非储层段,仅保留储层段的反演值。在步骤S104,利用测井资料制作交会图解释模板,对地震资料的反演结果进行解释,获得含气性预测结果。然而,通过交会图建立解释模板的方式,气层(或水层)分布区域的划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难以建立统一的标准,解释结果的稳定性差,对解释结果的准确性影响较大。因此,需要一种不受人为因素干扰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气层或水层分布区域的划分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大的问题, 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所述可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测井资料计算各个样本的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EEI值,来获得ΕΕΙ(Θ)」,其中,θ表示样本的角度,j表示样本号;计算出每个样本的不同角度的EEI差值ΔΕΕΙ」,其中,j表示样本号;应用直方图分析AEEIj的分布范围, 获得气层和水层的概率分布范围,以建立气层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或者建立气层和水层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对地震资料进行反演,得到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剖面,并去除非储层段,仅保留储层段的反演数据;利用储层段的反演数据计算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将建立的量化分析模板应用于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获得含气概率数据体,通过对目的层进行时窗分析来获得含气概率平面分析结果。获得ΕΕΙ(Θ)」的步骤可包括在目标区域内选取典型井,在选取的典型井内针对目的层段的气层、水层确定分析样本,针对确定的分析样本计算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 EEI值,来获得EEI ( θ )j0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主要通过EEI差值计算和直方图建立量化分析模板,将量化分析模板应用于实际数据体(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最终获得流体(含气或含水)的概率分布图。应用本定量分析扩展弹性阻抗反演结果的方法后,可以降低采用传统交会图圈定有利区域分析方法的人为性,提高分析结果的精度和效率。附图说明通过下面结合附图进行的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点和优点将会变得更加清楚,其中图1是示出现有技术的的流程图;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图3是由测井资料计算的气层(用方形表示)、水层(用五角星表示)的入射角为 5°和25°的EEI值交会图;图4是统计气层和水层的远、近入射角扩展弹性阻抗差分布的直方图;图5是特定井去除了非储层的须二段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差值的剖面图;图6是利用量化分析模板获得的含流体性概率的剖面图;图7为通过概率统计获得的目的层段的含气概率的平面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现在,将参照附图更充分地描述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示例实施例。图2是示出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的流程图。参照图2,在步骤S201,通过测井资料计算各个样本的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 (EEI)值,来获得ΕΕΙ(Θ)」,其中,θ表示样本的角度,j表示样本号。具体地讲,可在目标区域内选取典型井,在选取的典型井内针对目的层段的气层、水层确定分析样本,针对确定的分析样本计算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EEI值,来获得ΕΕΙ( θ )」。由于气层、水层随入射角的变化,其EEI值的变化规律有差异。因此,在步骤S202, 可计算出每个样本的不同角度的EEI差值ΔEEIj, j表示样本号;在步骤S203,建立气层(或水层)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具体地讲,应用直方图分析ΔΕΕ。的分布范围,获得气层和水层的概率分布范围,以建立气层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或者建立气层和水层概率分布的量化分析模板。在步骤S204,对地震资料进行反演,得到不同角度的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剖面,并去除非储层段,仅保留储层段的反演数据。在步骤S205,利用储层段的反演数据计算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在步骤S206,将在步骤S203建立的量化分析模板应用于扩展弹性阻抗差值数据体,获得含气概率数据体,通过对目的层进行时窗分析来获得含气概率平面分析结果。下面将通过图3至图7来描述通过图2中示出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的各种示图。图3是由测井资料计算的气层(用方形表示)、水层(用五角星表示)的入射角为 5°和25°的EEI值交会图。参照图3,在小入射角度弹性阻抗相同的情况下,水层在25° 的EEI值明显大于气层,由此可以看出,通过分析远、近入射角扩展弹性阻抗差异,可以达到区分水层和气层的目的。图4是统计气层和水层的远、近入射角扩展弹性阻抗差分布的直方图,其中, ΔΕΕΙ」= ΕΕΙ(25° )」_ΕΕΙ(5° )」,横轴为Δ EEI值,图4的上部的纵轴为样点出现累积频次,即分布概率,图4的下部的纵轴为统计的样点出现的频次。图4中的气层的ΔΕΕ、主要分布在650以下,80%以上分布在400以下,而80%以上的水层分布在450 1100,450 650是气层和水层均出现的区间,但出现的概率有所不同。根据图4中示出的统计结果可以获得气层、水层的分布概率关系。图5是特定井(例如,蓬莱2井)去除了非储层的须二段扩展弹性阻抗反演差值的剖面图,图5中的井附近须二上段弹性阻抗差值相对小,大多在700以下,而须二下段弹性阻抗差值大,以800以上的高值为主,该井实际测井解释储层主要发育在须二上段和下段, 其中上段主要为气层,下段为水层。图6是利用量化分析模板获得的含流体性概率的剖面图,图6的上部示图表示含气概率的剖面图,图6的下部示图表示含水概率的剖面图。从图6可以看出,须二上段含气概率较高,大部分在60 %以上,须二下段含气概率较低,大部分小于20 %,图6的上部示图中示出的概率与下部示图中示出的概率呈互补的趋势。图7是通过概率统计获得的目的层段的含气概率的平面图,颜色最浅的区域表示含气概率高,颜色最深的区域表示含气概率较低,颜色居中的区域表示含气概率低,从颜色居中的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艳赵园王玉雪章雄李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集团川庆钻探工程有限公司地球物理勘探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