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矩测量方法与测量线圈组技术

技术编号:7503461 阅读:6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1 0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感应线圈组以及利用该线圈组通过磁通量反演一个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磁体的磁矩大小及磁心坐标的磁性测试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是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相对于传统的中心偶极子模型,具有模型精度高的优点;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了磁通量反演磁矩和磁心坐标,结合本专利提供的特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测量磁矩,实际上不存在方法误差,只是存在测量仪器自身基本性能所导致的仪器误差;另外,在实际测量操作中,由于只需要将被测物体从感应线圈组中匀速穿过即可完成测量,所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测量方法具有测量速度快、测量过程简单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磁试验中的磁性测量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物体的磁矩测量方法及实施该测量方法的测量线圈组。
技术介绍
磁矩测量技术研究是航天器磁试验技术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80年代,在没有大型磁试验设备的情况下,我国研究了地磁场环境中磁矩测试方法,双倒置法、斜置法和地磁取向法。在我国建成了零磁场试验设备CMl后,研究了零磁场中磁矩的测量方法,包括偶极子法、赤道作图法和球面作图法。目前,在正在使用中的CM2大型零磁场试验设备中,测量航天器磁矩的方法主要是赤道作图法和偶极子法。上述我国的各种磁矩测量技术所基于的磁性模型都是中心偶极子模型,即将航天器看作一个位于几何中心的偶极子,然后通过测量航天器周围的磁场去反演其磁矩大小(磁场法)。在地球磁场的模拟研究中,1994年,Lowes提出了地磁场的偏心偶极子模型,该模型认为地球磁场是个偶极子场,但偶极子的坐标(磁心)并不一定在地心,而是相对于地心有个相对位置矢量,如果将地心作为坐标原点,那么这个矢量就是磁心坐标。该模型是利用测量地磁场来反演模型的八个磁矩分量(包括三个偶极子分量和五个四极分量),进而计算出磁心坐标。很明显的,可以看出偏心偶极子模型比中心偶极子模型更符合实际情况,如果将偏心偶极子模型运用到航天器的磁矩测量上,建立一种适用于航天器的、类似于偏心偶极子模型——航天器偶极-四极模型,就可以提高航天器磁性模型的合理性和精度。在基于偏心偶极子模型的磁矩测量技术中,模型中八个磁矩分量的测量是关键, 针对该问题,可以利用与测量地磁场一样的方法,即通过测量航天器周围磁场反演磁矩,但这种方法的误差与探测器到试件的距离有关系,距离越远,误差越小,但对探测器的要求也越高,为此我们提出了利用磁通量反演磁矩的方法,即磁通法磁矩测量技术,该方法的首要任务就是设计出一种能够测量八个磁矩分量的磁通感应线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磁通量反演一个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磁体磁矩大小及磁心坐标的磁性测试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施该磁性测量方法的线圈组,以更符合航天器磁性的实际情况,提高了航天器磁性模型的合理性。一种感应线圈组,包括五个独立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都绕在同一个半径为R 的圆柱面上。在圆柱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圆柱轴为X轴,以右手定则确定Y轴和Z轴,在圆柱上取五个依次排列的、垂直于X轴的不同截面I、II、III、IV、V,其间距为R/2,则五个线圈的结构形状分别描述如下1)感应线圈A 感应线圈A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平行且关于截面I对称,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L,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的距离是 L/2,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的距离是-L/2,其中,L是一个常数,其大小可在半径 R的到10%内任选值的正负分别代表线圈上的该点处于截面I的左右两测,正值是左侧,负值是右侧。2)感应线圈B1 线圈B1也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关于截面II对称但不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随角度φ变化,其值为Xi=L coscp,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I的距离是L "coscpO,: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的距离是 II · cosq>/2,此处,φ是该点在截面II上的垂点和直角坐标系原点的连线与X-Y面的夹角, 夹角φ的范围是0°到360°,与+Y轴重合时为0°,当φ=90°或270°时,& = 0,说明两个线圈在这两个点交叉重合。3)感应线圈B2 感应线圈化同感应线圈B1相似,也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关于截面III对称,它们之间的距离为Xi=L ^sincp,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II的距离是L ·3 ηφ/2,: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II的距离是 -L · sincp/2,此处,φ是该点在截面III上的垂点和直角坐标系原点的连线与X-Y面的夹角,当φ=0°或180°时,& = 0,表示两个线圈交叉。根据三角函数sin和cos函数的关系, 可以看出线圈组B1和线圈组化的形状相同,将线圈组B1绕X轴旋转90°就是线圈组化。4)感应线圈C1 感应线圈C1的构造也与感应线圈B1相似,但形状不同,线圈组C1 也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关于截面IV对称,它们之间的距离为 X2=Lcos2(p,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V的距离是L · cos2cp/2,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V的距离是-L · cos2(p/2,此处,φ是该点在截面IV上的垂点和直角坐标系原点的连线与X-Y面的夹角,。当φ=45°、135°、225°以及315°时,&都为零,说明感应线圈C1的两个线圈有4个交叉点。5)感应线圈C2:感应线圈C2同感应线圈C1相似,也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关于截面V对称,它们之间的距离为A=L · sin2cp,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V的距离是L · sincp/2,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V的距离是:-L · sin(p/2, 此处,φ是该点在截面V上的垂点和直角坐标系原点的连线与X-Y面的夹角,当φ=0°、 90°、180°以及270°时,)(2 = 0,两个线圈交叉。根据三角函数sin和cos函数的关系,可以看出线圈组C1和线圈组C2的形状相同,将线圈组C1绕X轴旋转45°就是线圈组C2。一种磁体磁矩大小及磁心坐标的磁性测试方法,该方法利用磁通量反演法来测量建立在偶极-四极磁性模型上的磁体的磁矩和磁心坐标,包括以下步骤1)参考地磁场的偏心偶极子模型,根据高斯球谐公式建立适用于航天器磁矩测量的磁性模型——偶极-四极模型,该模型中包括Mgl(l、Mgll, Mhll三个偶极矩分量和Mg2(l、Mg21, Mhll、Mg22和Mh2 5个四级磁矩分量2)根据模型中的八个磁矩分量的数学和几何关系,构造上述与八个磁矩分量相对应的磁通感应线圈,磁通感应线圈共有五组,分别为A、B1、B2、C1和C2,五组线圈相互独立, 根据磁通量定义推导出每个磁矩分量在相应的感应线圈中产生的磁通量表达式3)推导出利用上述磁通量表达式反推出模型中八个磁矩分量的计算公式权利要求1.一种感应线圈组,包括五个独立的感应线圈,所有感应线圈都绕在同一个半径为r 的圆柱面上,在圆柱上建立直角坐标系,以圆柱轴为X轴,以右手定则确定Y轴和Z轴,在圆柱上取五个依次排列的、垂直于X轴的不同截面I、II、III、IV、V,其间距为r/2,则五个线圈的结构形状分别描述如下1)感应线圈A感应线圈A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平行且关于截面I对称,它们之间的距离是\ = L,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的距离是L/2, 另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的距离是-L/2,其中,L是一个常数,其大小可在半径r的到10%内,\值的正负分别代表线圈上的该点处于截面I的左右两测,正值是左侧,负值是右侧;2)感应线圈&线圈B1由两个反向且串联在一起的线圈构成,这两个线圈关于截面II对称但不平行,它们之间的距离随角度φ变化,其值为Xi=L "costp,即一个线圈上的每个点到截面II的距离是L "COStpO,:另一个线圈上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波肖琦易忠孟立飞耿晓磊王斌于兆吉张文彬彭辉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卫星环境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