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用多效素的合成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5028 阅读:25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农用多效素的合成及其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以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为主要成分,并加入适量增效剂而成的农用多效素,它既能作农用杀菌剂,又能促进农作物的生长。本产品生产工艺简单,原料易得,生产成本低且利润高,而且对土壤无副作用,对人畜也无毒,其生产废渣还可综合利用。(*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 factor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of agricultural multi effect element.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gricultural multi effect element which is composed of zinc and copper complexes of mixed amino acids, and is added with a proper amount of synergis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production process, easy production of raw materials, low production cost and high profit, and has no side effect on the soil, and is not toxic to human beings and livestock.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用杀菌剂和植物生长促进剂的生产方法。从70年代初,国际上开始研究用铜的氨基酸络合物作为农用杀菌剂以防植物病害。它具有药效高、无毒等优点,但由于氨基酸的价格昂贵,故一直未得到实际应用。1987年,中国的陶仲侃等人曾报导使用动物角蛋白为主要原料来生产混合氨基酸铜的络合物,并与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复配,制成“双效灵”杀菌剂(见CN85108051A),而农用多效素是复合氨基酸与锌、铜的络合混合物,试验证明它比单独使用络铜的效果更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利用生物(即植物或动物)蛋白来生产药效更高对土壤无害、对人体和动物无毒的既能杀菌、又能促进农作物生长的多效农药。本专利技术的生产过程将生物蛋白进行酸化水解,得到蛋白质酸性水解液;然后加入石灰乳中和后再加入锌和铜的硫酸盐进行络合,即得到混合氨基酸的锌和铜的络合物;后者再经石灰乳的纯化处理以除去过量的硫酸根离子,即可得到纯度较好的混合氨基酸络锌、络铜溶液;最后加入增效剂进行复配即制得农用多效素。使用本法生产农用多效素的主料,既可使用动物角蛋白,又可使用植物蛋白(如豆饼、棉籽仁饼等),进而扩大了原料来源;制得的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经使用其药效更佳,既能杀菌,又可作植物生长促进剂,使农作物增产(见田间药效试验)。农用多效素的生产方法以生物蛋白(如植物蛋白、人发或动物角蛋白)为主料,用浓度为30-40%的硫酸进行酸化水解,主料与酸的重量比为1∶(1-5),在105-115℃下常压回流10-24小时,即得到蛋白质的酸解液。待其冷却后缓慢加入石灰乳,调整PH值到5-6,过滤后得到中和液。然后将ZnSO4.7H2O和CuSo4.5H2O加入上述中和液中进行络合,其配比为,植物蛋白下角∶硫酸铜∶硫酸锌=2∶(1-1.3)∶(0.5-0.2);或动物角蛋白∶硫酸铜∶硫酸锌=1∶(1-1.3)∶(0.5-0.2)。全部络合后,再用石灰乳调整PH值到7-8,滤去沉淀,即得到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经组配成10%的络合溶液后,再加入适量增效剂,即制得农用多效素。经分析测试,农用多效素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其锌、铜络合物的稳定常数(LogK1),见表-1。表-1、多效素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及其锌、铜络合物的稳定常数、氨基酸名称含量稳定常数(LogK1)(微克分子/升) Zn2+Cu2+ASP(门冬氨酸) 82.2 5.84 9.32THR(苏氨酸) 99.2 - -SER(丝氨酸) 202.6 - -GLU(谷氨酸) 193.5 5.45 7.85GLY(甘氨酸) 121.8 5.52 8.62ALA(丙甘酸 85.3 5.21 8.50CYS(胱氨酸) 67.7 - -VAL(缬氨酸) 77 5.00 7.92MET(蛋氨酸) 24.1 4.38 -ILE(异高氨酸) 24.8 - -LEU(高氨酸) 103.2 - -TYR(酪氨酸) 22.3 - -PHE(苯丙氨酸) 51.3 - 7.74ORN(鸟氨酸) 20.3 4.10 6.90LYS(赖氨酸) 56.7 - -HIS(组氨酸) 14.5 6.63 10.56ARG(精氨酸) 103.7 4.19 7.34PRO(脯氨酸) 127.7 5.36 8.37实例1多效素的毒性试验。1.将制得的多效素(有效成份含量10%)对小白鼠进行急性毒性灌胃试验,LD50在1000mg/kg以上,小白鼠基本无死亡现象。2.将多效素药液加入饲料中,喂养小白鼠两个月,不致变,不致畸。解剖后内脏器官未发现异常。胃、肝、肾的重量指数无明显变化。实例-2多效素的田间药效试验(1)农用多效素与双效灵防治西瓜枯萎病的对比试验。〔试验方法〕采用多效素、双效灵(各稀释400倍)和清水对照,各施一公斤,进行灌根对照,两次重复。〔试验结果〕多效素 1∶400 200 灌根 伸蔓 3 97% +56%双效灵 1∶400 200 灌根 伸蔓 7 41% -CK 清水 200 灌根 伸蔓 29 - -(2)农用多效素与834-康复剂,S-921防治苹果腐烂病的对比试验。〔试验方法〕先将苹果树的腐烂病斑剖净(露出好皮为止),再将多效素(稀释成1%)、834-康复剂(原液)和S-921(稀释30倍),分别涂抹不同植株的病斑处,并用塑料布包扎好。〔试验结果〕处理 涂抹病斑数 复发率 复发率(%)多效素(1%) 170 10 5.88834-康复剂(原液) 110 10 9.09S-921(1∶30) 90 6 6.67(3)多效素与多菌灵粉剂防治苹果轮纹病的对比试验。〔试验方法〕试验期间正处于阴雨连绵季节(阴天共13天降雨28次,降雨量达444毫米),采用10%多效素的300倍稀释液和25%多菌灵可湿性粉剂的500倍稀释液(两者实际有效成份含量比为1∶1.7)进行喷施对比。以单株为小区,两次重复。采用机动喷雾器喷杆喷头喷雾,每次株喷20斤,每7~10天喷一次,共喷施5次。〔试验结果〕10%多效素 300 112 7 2 1 1 3 6.25 93.7525%多菌灵 500 123 6 1 0 1 4 4.88 95.12对照 - 104 38 1 2 4 31 36.54 63.43(4)多效素防治西瓜炭疽病及其座瓜率、产量试验。〔试验方法〕选用“苏密一号”西瓜品种,处理面积二亩,密度为每亩6400株,使用10%多效素3.3两,加水100斤稀释,每次喷施二亩,共喷三次。〔试验结果〕1.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西瓜炭疽病发病率的比较分区 处理 三次喷施后的发病率(%)1 2 3试验组 多效素3.3两对照组 水100斤 0 2.1 20.0清水 0 15.9 28.42.试验组与对照组的西瓜座瓜率和产量比较分区 座率(%) 产量(斤)试验组 66.3 1824.6对照组 60.2 1733.8试验组比对照组增加率(%) +6.1 +9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组农用多效素,它是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和增效剂的溶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组农用多效素,它是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和增效剂的溶液。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农用多效素,其特征在于它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主要是丝氨酸、谷氨酸、脯氨酸、甘氨酸、精氨酸、亮氨酸、苏氨酸、丙氨酸、门冬氨酸等氨基酸与锌、铜的络合物。3.一组农用多效素的生产方法,其中包括把生物蛋白(即植物蛋白或动物角蛋白)进行酸化水解以得到蛋白质的酸解液,然后加入石灰乳中和后再与锌、铜的硫酸盐络合,即得到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后者经石灰乳纯化处理以除去硫酸根离子,即得到纯度较好的混合氨基酸的锌、铜络合物溶液,然后加入适量增效剂复配后,即得到农用多效素。4.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农用多效素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酸化水解时所用酸浓度为30-40%的硫酸,生物蛋白与上述酸重量比为1∶(1-5),酸解温度为105-115℃,酸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古城威李世卫李伟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师范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2[中国|天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