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窗框,包括导水槽和排水槽。具体说,包括镶嵌玻璃窗(2)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底边窗框(1)位于室内一侧形成中部设置横向内侧倒角的导水槽(3)、两侧设置纵向切口的排水槽(4);所述导水槽(3)和排水槽(4)均设置在位于窗台(5)的内侧与所述底边窗框(1)形成交界的框体上。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导水槽改变平面上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水的势能;利用排水槽实现导水槽中水的定向流动,通过毛巾等吸水物品回收水。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水不在窗框和窗玻璃间冻结成冰,减少了除冰过程中对窗玻璃和窗框表面涂层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窗框,具体的说,涉及一种带有导水槽和排水槽的新型窗框。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下,北方冬天天气寒冷,室内室外温差较大,因而经常在玻璃窗上产生冷凝的水珠,水珠最终汇集到窗框上,由于现有的窗框都是平面结构,因而由于水的自然张力,在水珠汇集未达到一定总量的情况下,在窗框表面会有一层水,由于窗框基本是塑钢材质,因此,在夜间温度降低的时候,窗框表面的水就冻成冰,冰冻在窗框和窗玻璃之间,不易清理,强行处理,容易损伤玻璃或者塑钢窗框表面涂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平面窗框,提供一种改进的新型窗框,实现将窗框表面的水导流到窗台上,通过放置在窗台上的毛巾等吸水物品予以回收,特别适合较宽的窗框。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镶嵌玻璃窗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底边窗框位于室内一侧形成中部设置横向内侧倒角的导水槽、两侧设置纵向切口的排水槽;所述导水槽和排水槽均设置在位于窗台的内侧与所述底边窗框形成交界的框体上。导水槽在平面窗框的基础上,横向下凹一定的角度,破坏平面窗框下水自然形成的张力,给水增加了一定的势能。排水槽在平面窗框的基础上,纵向增加了一个切口,切口的位置可依据需要开设,使导水槽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动,通过排水槽流淌到窗台上,并通过在排水槽口放置毛巾等吸水物品回收。本专利技术利用导水槽改变平面上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水的势能;利用排水槽实现导水槽中水的定向流动,通过毛巾等吸水物品回收水。本专利技术使得水不在窗框和窗玻璃间冻结成冰,减少了除冰过程中对窗玻璃和窗框表面涂层的损伤。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新型窗框停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新型窗框包括镶嵌玻璃窗2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底边窗框1位于室内一侧形成中部设置横向内侧倒角的导水槽3、两侧设置纵向切口的排水槽4;所述导水槽 3和排水槽4均设置在位于窗台5的内侧与所述底边窗框1形成交界的框体上。本专利技术主要通过增加导水槽和排水槽,改变水的自然流动,实现水的定向流动和回收。在平面窗框的基础上,横向下凹一定的角度,开设导水槽,破坏平面窗框下水自然形成的张力,给水增加了一定的势能。在平面窗框的基础上,纵向增加了一个切口,开设排水槽,切口的位置可依据需要开设,使导水槽里的水在重力作用下自然流动,通过排水槽流淌到窗台上,并通过在排水槽口放置毛巾等吸水物品回收。 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披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 一种新型窗框,其特征在于,包括镶嵌玻璃窗O)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底边窗框 (1)位于室内一侧形成中部设置横向内侧倒角的导水槽(3)、两侧设置纵向切口的排水槽 (4);所述导水槽C3)和排水槽(4)均设置在位于窗台( 的内侧与所述底边窗框(1)形成交界的框体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窗框,包括导水槽和排水槽。具体说,包括镶嵌玻璃窗(2)的框体,其中所述框体底边窗框(1)位于室内一侧形成中部设置横向内侧倒角的导水槽(3)、两侧设置纵向切口的排水槽(4);所述导水槽(3)和排水槽(4)均设置在位于窗台(5)的内侧与所述底边窗框(1)形成交界的框体上。本专利技术利用导水槽改变平面上水的表面张力,增加水的势能;利用排水槽实现导水槽中水的定向流动,通过毛巾等吸水物品回收水。本专利技术使得水不在窗框和窗玻璃间冻结成冰,减少了除冰过程中对窗玻璃和窗框表面涂层的损伤。文档编号E06B3/04GK102536047SQ20101061260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29日专利技术者江世琳 申请人:江世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世琳,
申请(专利权)人:江世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