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装阀盖板及包含该盖板的插装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95950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10 20: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插装阀盖板及包含该盖板的插装阀。该插装阀盖板包括盖板本体(11),盖板本体(11)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侧向连接有控制油道(13),通孔(12)的进口处封设有可拆卸的堵头(14),控制油道(13)内设置有阻尼结构(15)。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插装阀盖板,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检测和维修,成本较低,适用范围广,利于大批量生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压阀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装阀盖板及包含该盖板的插装阀
技术介绍
普通常用的插装阀盖板,其结构简单,适合批量使用。此时的插装阀仅有两种状态完全开启和完全关闭,主要实现主油路的连通或关闭。但插装阀出现问题时,一般只能采用经验法判断是否出现故障;然后根据判断结果,拆除盖板;最后拆卸插装阀进行排除,故对插装阀故障判断不准确,且排查步骤繁琐,降低了工作效率。如图1所示,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10031642. 3”,申请日为“2006年5月12日”,为“插装阀卡滞测试盖板”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插装阀卡滞测试盖板,它包括盖板体1’,盖板体1’上开设有与控制油口 2’相连的控制油腔3’,盖板体1’上开设有与插装阀阀芯12,的上腔11’连通的通孔18’,一测试杆4’插设于该通孔18,中并延伸至插装阀阀芯12’的上腔11’内;测试杆4’与盖板体1’之间设有密封装置6’,测试杆4’的上端设有压紧装置7’,该密封装置6’和压紧装置7’之间形成与控制油腔3’相连通的平衡腔5’,平衡腔5’的截面积与测试杆4’底部的截面积相等。该测试盖板能够方便的检测插装阀的卡滞状况,但由于该测试盖板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较高,因此并不利于进行批量生产,而且一旦测试盖板本身出现问题,更是难以进行维修,进一步提高了其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插装阀盖板及包含该盖板的插装阀,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检测和维修,成本较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插装阀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设置有通孔,通孔侧向连接有控制油道,通孔的进口处封设有可拆卸的堵头,控制油道内设置有阻尼结构。进一步地,阻尼结构为阻尼塞或者阻尼孔。进一步地,插装阀盖板外端面还设置有防错孔。进一步地,控制油道进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插装阀,包括阀块和设置在阀块内的插装元件,还包括上述的插装阀盖板,阀块与插装阀盖板固定连接,并限位插装元件,插装阀盖板的通孔连通至插装元件的上腔。进一步地,插装阀盖板的控制油道进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密封结构为密封圈。进一步地,插装阀还包括检测件,检测件具有穿过通孔抵接至上腔的底壁的工作状态。进一步地,检测件包括上行标记和下行标记,上行标记为插装元件的阀口完全打开时,插装阀盖板的上端面在检测件上的位置;下行标记为插装元件的阀口完全闭合时,插装阀盖板的上端面在检测件上的位置。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插装阀盖板包括盖板本体,盖板本体设置有通孔,通孔侧向连接有控制油道,通孔进口处封设有可拆卸的堵头,控制油道内设置有阻尼塞。由于将插装阀盖板的阻尼塞设置在控制油道内,因此,使得通孔畅通,便于使检测件等检测件穿过插装阀盖板对插装阀的阀芯位置进行检测,结构简单,拆装方便,便于维护,并便于对插装阀进行检测,有效降低成本。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的插装阀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插装阀正常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插装阀处于检测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插装阀的检测状态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文中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如图2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插装阀盖板10包括盖板本体11,盖板本体11上设置有通孔12,通孔12侧向连接有控制油道13。控制油道13至少为一个,从通孔 12的孔壁侧向延伸,贯穿盖板本体11的至少一侧,并在控制油道13的中间出口处设置有孔塞。控制油道13的进口端设置有与控油机构连接的连接结构,使控制油道13与控油机构的油路连通,将控油机构中的油液输送至插装阀盖板10的通孔12内。控制油道13内还设置有阻尼结构15。为了保证控制油道13与控油机构之间的密封性能,防止油液泄露,在控制油道13的进口处设置有密封结构16。插装阀盖板10的通孔12进口处封设有可拆卸的堵头14,堵头14与插装阀盖板 10之间可以为螺纹连接,在插装阀正常工作时,能够保证插装阀整体的密封良好。在需要对插装阀进行检测时,可以直接拆除堵头14,使检测件通过通孔12对插装阀的阀芯位置进行检测。由于本插装阀盖板10的阻尼结构15设置在侧向上的控制油道13内,因此不会对检测件的使用造成不便。为了防止插装阀盖板10在安装时出现错位,在一个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插装阀盖板10的上端面处设置防错孔,插装阀阀块的表面设置有对应防错孔的标记。在安装时,使防错孔对应插装阀阀块上的标记,对插装阀盖板10的安装位置进行识别,保证插装阀盖板10的快速准确安装。如图3和图4所示,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插装阀包括阀块20和设置在阀块 20内的插装元件30,还包括上述的插装阀盖板10。阀块20与插装阀盖板10之间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并对设置在阀块20内的插装元件30限位。结合参见图2,外部的液压控制系统通过设置在阀块20内的辅助油路21连接至插装阀盖板10的控制油道13,通过控制油道13输入压力油至插装元件30,并根据需要调整压力油的压力,从而控制插装元件30的阀口开启程度。在本实施例中,插装阀盖板10与阀块20之间的连接部位处的密封结构16为密封圈,在插装阀盖板10的与阀块20配合的端面上设置有密封圈安装槽。阀块20是嵌入插装元件30、安装插装阀盖板10以及其它控制阀、沟通主油路与控制油路的基础阀体。在阀块20上设置有主油路的入口和出口,插装元件30设置在主油路的入口和出口之间,控制油路开口大小,从而控制油路流量。插装元件30包括阀芯33、阀套32、位于阀芯33内且开口向上的上腔31、以及设置在上腔31内的弹簧34,插装阀盖板10的通孔连通至插装元件30的上腔31,。插装阀还包括有检测阀芯位置的检测件40。检测件40包括上行标记41和下行标记42,其中上行标记41为插装元件30的阀口完全打开时,插装阀盖板10的上端面在检测件40上的位置;下行标记42为插装元件30的阀口完全闭合时,插装阀盖板10的上端面在检测件40上的位置。上行标记41和下行标记42之间的区域,则为插装阀阀芯33的卡滞区域。检测件40在插装阀正常工作时,并不插入阀芯33内进行检测,此时通孔10的入口端通过堵头14进行密封,保证插装阀的控制油路正常工作。当插装阀出现工作异常时,可以使检测件40穿过通孔12抵接至上腔31的底壁,从而对阀芯33的位置进行判断。检测件40可以为带有标记的标尺,也可以为带有刻度的量尺。在怀疑插装阀出现故障时,首先停止插装阀的控制油路的工作,打开堵头14,使通孔12畅通,插装阀阀芯33回位。然后将检测件40从通孔12处插入阀芯,并抵接至上腔31的底壁。此时比较当前的检测件40的上行标记41和下行标记42与插装阀盖板10的上端面之间的位置关系,如果插装阀盖板10的上端面距离插装阀阀芯33的底壁之间的检测长度位于上行标记41和下行标记42的标准值之间,则说明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杰
申请(专利权)人:中联重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