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88583 阅读:20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9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传感器测得油罐压力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给高精度的V/F转化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送给单片机;LCD及键盘将设置系统的参数送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和判断数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移动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油罐呼吸阀智能检测仪在油库安全保障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安全装置,特别涉及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
技术介绍
油罐呼吸阀是安装在固定储存罐或者运输罐上的必备可少的安全装置,用以控制罐内空间气体压力,抑制蒸发损耗,保护油罐免遭损坏的一种油罐专用阀。储罐不安装呼吸阀或者呼吸阀工作不正常时,将导致罐体超压或者真空,引发重、特大燃烧爆炸事故。 因此,国家标准(石油化工企业设计防火规范)(GB50160-92)中规定甲、乙类液体的固定顶罐,应设阻火器和呼吸阀。呼吸阀的核心工作参数是开启压力,包括开启正压和开启的负压。为保证呼吸阀的质量,出厂前必须对开启压力参数进行检测,使用过程中也要进行周期性检测,以防止呼吸阀由于冻结、腐蚀或者产品质量方面的原因停止工作。现有的呼吸阀开启压力确定方法有理论计算法和手动测试法。前者根据阀盘质量计算开启压力,其结果往往与实际开启压力存在较大偏差。后者一般采用气泵作为压力源,以压力表或者数字压力计对呼吸阀开启压力进行检测,存在体积庞大、自动化程度低和检测精度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针对现在的呼吸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基于单片机控制的基础上实现智能检测,精度高,性能稳定。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传感器测得油罐压力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给高精度的V/F转化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送给单片机;LCD 及键盘将设置系统的参数送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和判断数据,数据通过第一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到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同时将数据存储到外挂EPROM存储器中,或通过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将数据存储到PC机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PC机和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通讯远程控制单片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移动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油罐呼吸阀智能检测仪在油库安全保障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结构示意框图;图2为本技术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工作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结构示意框图,P89LCP9381单片机5是该系统的主要部分,操作人员可以通过MPX2010传感器6测得油罐3压力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9放大后送给高精度的V/F转化器8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送给单片机5 ;同时操作人员还可以通过LCD及键盘2去设置系统的参数,单片机5就可以根据设置的参数和测得的数据检测出呼吸阀是否合格,数据通过第一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10到打印机11将结果打印出来, 同时将数据存储到外挂EPROM存储器7中,或通过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4将数据存储到PC机1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PC机1和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4通讯远程控制单片机5。 操作人员通过键盘设置系统参数,检测呼吸阀开启压力,打印检测结果。智能测试系统的工作流程如图2所示,系统上电初始化之后,等待按键操作,通过操作功能键, 可以选择需要修改的系统参数,包括检测员编号、系统时钟、最大允许开启正压、最小允许开启正压、最大允许开启负压、最小允许开启负压等。通过操作设置键可以修改参数值,再次按下功能键,将当前参数值保存在EEPROM中。权利要求1. 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其特征在于,传感器测得油罐压力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给高精度的ν/F转化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送给单片机;IXD及键盘将设置系统的参数送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和判断数据,数据通过第一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到打印机将结果打印出来,同时将数据存储到外挂EPROM存储器中,或通过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将数据存储到PC机中,操作人员能够通过PC机和第二 MAX232电平转换芯片通讯远程控制单片机。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呼吸阀智能检测系统装置,传感器测得油罐压力的电压信号经放大器放大后送给高精度的V/F转化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再送给单片机;LCD及键盘将设置系统的参数送单片机,单片机处理和判断数据,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检测准确,性能稳定,操作简单,移动灵活,对环境要求低等特点。油罐呼吸阀智能检测仪在油库安全保障工作中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文档编号G01L9/00GK202305183SQ20112026529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6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6日专利技术者丁慧杰, 于佩, 于浩淼, 张丽, 张金鑫, 张颖, 江翠元, 邓锦龙, 闫金银, 黄灵凤 申请人:上海理工大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佩闫金银丁慧杰于浩淼张丽江翠元张颖黄灵凤张金鑫邓锦龙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理工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