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修铭专利>正文

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5232 阅读:3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22: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伞面上设置若干负压透气孔,负压透气孔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伞面不再是密不透风,上面均匀的布满负压透气孔,风通过负压透气孔穿过雨伞阻力就变小了,伞就不易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也就不会出现伞在大风下翻折过去的尴尬场面了。在风力比较大时,伞面上设置的正压透气孔可以泄掉一部分风,不至于顶风行走的压力太大也有利于使用者保持平衡,正压透气孔采用三角形并布置成品字形结构,既使得泄风的效果达到最好又充分保持了伞面的形状。(*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用品,尤其涉及到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
技术介绍
伞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不能缺少的必需品,为我们遮阳挡雨。目前的伞具有防雨和防晒功能,但伞的形状和伞面的构造使它在刮风时容易翻折,顶风行走时阻力又很大。几乎人人都能体会风雨中或多风的夏季烈日下举着伞努力控制伞的平衡尴尬时刻。另外被风吹翻折的伞,也很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既能遮阳挡雨又能在有风的情况下不翻折,容易保持平衡。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这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的伞面上设置若干负压透气孔,负压透气孔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进一步,所述负压透气孔均勻分布于整个伞面上或者均勻分布于相互间隔的伞瓣上。进一步,所述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呈鳞片状。进一步,从伞顶至伞面边缘,负压透气孔成阶梯状排列。进一步,从伞顶至伞面边缘,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鳞片状布料依次叠加,靠近伞顶的鳞片状布料叠加在靠近伞面边缘的鳞片状布料之上。进一步,所述伞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正压透气孔;每个正压透气孔内侧设置衬布,衬布与伞面之间形成正压泄风通道,该正压泄风通道一端开口为对应的正压透气孔,另一端开口于伞面边缘。进一步,所述正压透气孔和负压透气孔分别设置在相互间隔的伞瓣上。进一步,每个伞瓣上设置三只成品字形排列的正压透气孔,正压透气孔的形状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边与伞面的边缘平行。进一步,所述三角形为正三角形。进一步,所述负压透气孔为圆形或椭圆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伞面设置有负压透气孔,负压透气孔用于气流由伞内向伞外流动,这样被风吹时伞面就不会翻折;负压透气孔上覆盖布料又能起到遮阳避雨作用;负压透气孔上覆盖布料设计成鳞片状,不仅轻便美观而且可以有效的遮挡雨水和阳光,雨水可以顺着鳞片状布料向伞面边缘流下。伞面上设置的正压透气孔用于气流由伞外向伞内泄露,为了防止阳光和雨水,通过正压透气孔进入伞内又在正压透气孔下设置衬布,衬布和伞面形成泄风通道,这样阳光就不会直射入伞内,雨水也只能通过泄风通道流到伞面的边缘;正压透气孔和负压透气孔分别设置在相互间隔的伞瓣上不仅是伞面外观好看而且更有利于保持伞内和伞外气流的平衡流动,更有利于使用者在有风的时候保持伞的平衡。总之,本技术的伞面不再是密不透风,上面均勻的布满负压透气孔,风通过负压透气孔穿过雨伞阻力就变小了,伞就不易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也就不会出现伞在大风下翻折过去的尴尬场面了。在风力比较大时,伞面上设置的正压透气孔可以泄掉一部分风,不至于顶风行走的压力太大也有利于使用者保持平衡,正压透气孔采用三角形并布置成品字形结构,既使得泄风的效果达到最好又充分保持了伞面的形状。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中设置有负压透气孔伞瓣的外面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中设置有负压透气孔伞瓣的内面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中设置有正压透气孔伞瓣的外面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中设置有正压透气孔伞瓣的内面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中伞的伞面外面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中伞的伞面内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描述。在图1和图2分别显示的本实施例伞的伞面其中一伞瓣1的外面和内面示意图。 从伞顶至伞面边缘,负压透气孔3成阶梯状排列,每排负压透气孔排列整齐,并依次增多, 但整体上负压透气孔在伞瓣1上分布均勻;从伞面内面看可以看到负压透气孔3,从伞面外面看每个看不到负压透气孔,每个负压透气孔被一片对应的鳞片状布料2遮挡;这样伞面承受负压时,即风刮到伞内,伞面有翻折危险时,负压透气孔就能泄露风的压力,气流吹开遮蔽在负压透气孔上的鳞片状布料由伞内侧向伞外侧流动;通常情况下伞内侧气流压力较小,鳞片状布料自然搭在负压透气孔的上面,阳光也不能直射到人身上,雨水也顺着鳞片向伞面边缘流动,而不会直接洒落伞内。本实施例中,伞面上的负压透气孔3为小圆洞,遮蔽小圆洞的鳞片状布料2为鱼鳞状,伞瓣上的这种结构是伞不再是密不透风的,风可以通过小圆洞穿过雨伞,阻力就变小了,伞就不易被大风吹得东倒西歪,也就不会出现伞在大风下翻折过去的尴尬场面了。在图3和图4中分别显示的本实施例伞的伞面其中一伞瓣4的外面和内面示意图,伞面外面设置三个正三角形正压透气孔5,在伞面内面对应正压透气孔5的位置设有衬布6,衬布面积大于正压透气孔5,衬布由正压透气孔5的位置延伸至伞面边缘,衬布6边缘与伞面缝合,但在衬布与伞面边缘相连的位置为开口形式,这样衬布6与伞面之间形成正压泄风通道,该正压泄风通道一端开口为对应的正压透气孔5,另一端开口于伞面边缘。顶风行走时,伞外侧的风压大,气流通过泄风通道能够泄露从而减少阻力,有利于使用者保持平衡。本实施例中每个伞瓣上正压透气孔5少有三只,正压透气孔5呈正三角形形状,正三角形的底边与伞面边缘平行,三只正三角形孔洞在伞面外面呈品字形排列。经过实验,采用正三角形开孔形状,并且正三角形呈品字形排列,单位面积上的伞面泄风量的效果最好。图5和图6中分别显示的是本实施例伞面外面和内面示意图,所述正压透气孔和负压透气孔分别设置在相互间隔的伞瓣上;从外面看伞瓣4上有三个三角形正压透气孔5, 相邻的伞瓣上有许多鳞片状布料2 ;从内面看伞瓣1上分布着与鳞片状布料2对应的负压透气孔3,相邻的伞瓣上有与正压透气孔5对应的衬布6。这样的伞面,不仅外形美观,而且能起到更好的防翻折和平衡效果。用本技术公开的伞布结构做成雨衣,也可以让骑车人不再觉得闷热不透气。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他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权利要求1.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伞面上设置若干负压透气孔,负压透气孔外侧均设置有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所述负压透气孔均勻分布于整个伞面上或者均勻分布于相互间隔的伞瓣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所述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布料呈鳞片状。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从伞顶至伞面边缘, 负压透气孔成阶梯状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从伞顶至伞面边缘, 用于覆盖负压透气孔的鳞片状布料依次叠加,靠近伞顶的鳞片状布料叠加在靠近伞面边缘的鳞片状布料之上。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所述伞面上还设置有若干正压透气孔;每个正压透气孔内侧设置衬布,衬布与伞面之间形成正压泄风通道,该正压泄风通道一端开口为对应的正压透气孔,另一端开口于伞面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所述正压透气孔和负压透气孔分别设置在相互间隔的伞瓣上。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每个伞瓣上设置三只成品字形排列的正压透气孔,正压透气孔的形状均为三角形,三角形的一边与伞面的边缘平行。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仿生型遮阳避雨透风伞,其特征是,所述三角形为正三角形。10.根据权利要求9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修铭
申请(专利权)人:余修铭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