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2455 阅读:22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7: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其棘轮筒的各棘块外周缘圈束C形扣环,藉由C形扣环限制棘块的位置及枢摆角度,又在棘块及棘轮筒之间设置弹簧,使弹簧常态向外推抵棘块的一端,使棘块常态保持于可啮合的状态,并使棘块另一端能确实容抵于棘块容槽,确保结构稳定性及啮合动作的稳定性。(*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其与车轮的轮毂有关。
技术介绍
一般的花毂主要由一具有棘齿的毂壳、一棘轮筒、一心轴以及多个轴承所组成,该心轴穿设于该毂壳内,而该棘轮筒周缘设置多个棘块以配合单向卡制毂壳的棘齿,且该轴承套设于该心轴及各构件之间辅助各构件顺畅转动;而常见的棘轮筒的各棘块有的是以一刚性较强的C形圈扣圈束各棘块,使该各棘块限位,并辅助各棘块复位之用,作动时,毂壳的棘齿与棘轮筒的棘块卡制而形成带动,反向作动时,毂壳的棘齿则下压棘轮筒的棘块,使棘轮筒形成空转而不带动,而当该棘轮筒是仅设置三个棘块时,各棘块之间的距离较大,因此在每一棘块作动时并不会产生使C形圈扣连动而相互影响;但为了增加棘块啮合的效率,因此又有人将棘轮筒设置六个棘块,缩短各棘块之间的距离,也因如此,由于各棘块之间的距离缩短了,当棘块产生动作时,便会连带影响圈束相邻棘块的C形扣,使相邻棘块产生非预期中的动作;因此,另一种常见技术是将刚性较强的C形圈扣改为一圈状的弹性组件圈束该各棘块,藉由质感较软的弹性组件克服连动影响的问题,但该弹性组件为配合棘块使用必须是特制的制品,制造难度较高,而使得材料成本居高不下,另外,当棘块持续地作动,使该弹性组件不断地受到撑张、复位,使该弹性组件非常容易产生弹性疲乏,而影响卡制啮合动作的顺畅度。为克服上述缺点,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使与毂壳的棘齿啮合的棘块能常态保持可啮合的状态,确保啮合动作的稳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配合一自行车花毂的毂壳使用,该毂壳一端的内周面具有多个棘齿,而该棘轮筒包含一筒件,一端成形一穿接柱,该穿接柱的外周缘设置多个棘块容槽,该各棘块容槽为圆弧槽,且该穿接柱于靠近各该棘块容槽之处又分别设置一限位槽;多个棘块,分别具有一枢摆部及一卡制部,该枢摆部具有一圆弧面,且该各棘块上具有一剖槽,该各棘块以该枢摆部容置于各棘块容槽,并使该枢摆部的圆弧面靠抵于该各棘块容槽的槽底;多个弹簧,一端分别容置入该筒件的限位槽内,而另一端靠抵该各棘块的卡制部, 且该各弹簧常态向外推抵该各棘块的卡制部,并使各棘块的枢摆部确实地容抵于棘块容槽;以及一 C形圈扣,为金属圈状结构,该C形圈扣圈绕于该筒件的穿接柱,并使该C 形圈扣容置于该各棘块的剖槽内,使该各棘块限止于筒件的各棘块容槽内并能产生有限角度的枢摆;该棘轮筒以筒件的穿接柱组设于该毂壳,且使该些棘块面对该毂壳的棘齿,该毂壳转动时使该些棘齿与该些棘块单向啮合。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该棘轮筒配合一心轴使用,该心轴贯穿该毂壳及该棘轮筒,并分别以螺帽锁结于心轴的两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该穿接柱外周缘设置的该些棘块容槽为多个第一棘块容槽以及多个第二棘块容槽,该第一棘块容槽与该第二棘块容槽间隔设置,并使各第一棘块容槽之间具有第一转动角度,而各第二棘块容槽之间具有第二转动角度,该第一转动角度与该第二转动角度之间具有一转动角度差。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该棘轮筒上具有多个可枢摆的棘块,而棘块可与毂壳的棘齿单向啮合,且啮合时棘块是呈向外撑抵,反向时则下压棘块而空转,本技术于各棘块外周缘圈束金属制的C形圈扣,C形圈扣对各棘块产生位置限止,并限止棘块产生有限程度的枢摆,而棘块与棘轮筒的筒件之间设置弹簧,使弹簧常态将棘块向外抵撑,则棘轮筒的棘块能常态保持可与棘齿啮合的状态,且使棘块的枢摆部确实容抵于棘块容槽内,藉此确保结构稳定性并提升啮合动作的确定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配合毂壳及心轴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组合立体外观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的组合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的另一组合剖面示意图。主要组件符号说明《本技术》10 是毂壳11 是第一端12 是第二端121是棘齿20 是心轴21 是螺帽22 是锁结螺帽30 是棘轮筒31 是筒件311是穿孔312是穿接柱313是棘块容槽313A是第一棘块容槽31 是第二棘块容槽314是限位槽32 是棘块321是枢摆部322是卡制部323 是圆弧面324是剖槽33 是弹簧34 是C形圈扣θ 1是第一转动角度θ 2是第二转动角度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的较佳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其配合自行车花毂的毂壳10及心轴20使用,其中该毂壳10具有相对的一第一端11及一第二端12,该第二端12的内周面具有多个棘齿121 ;该心轴20贯穿该毂壳10两端设置,且以螺帽21锁结该心轴20穿出毂壳10第一端11的一端,而该心轴20另一端穿出该毂壳10的第二端12 ;该棘轮筒30包含一筒件31、多个棘块32、多个弹簧33以及一 C形圈扣34,其中该筒件31具有一穿孔311,且该筒件31的一端面成形一穿接柱312,该穿接柱312 的外周缘设置多个棘块容槽313,该各棘块容槽为圆弧槽,且该筒件31的穿接柱312于靠近各该棘块容槽313之处又分别设置一限位槽314 ;这些棘块容槽313也可分为多个第一棘块容槽313A以及多个第二棘块容槽3i;3B, 该第一棘块容槽313A与该第二棘块容槽31 间隔设置,并使各第一棘块容槽313A与各第二棘块容槽31 之间为等角设置,也可使各第一棘块容槽313A之间具有第一转动角度 θ 1,而各第二棘块容槽31 之间具有第二转动角度θ 2,该第一转动角度θ 1与该第二转动角度θ 2之间具有一转动角度差;该各棘块32分别具有一枢摆部321及一卡制部322,该枢摆部321具有一圆弧面 323,且该各棘块32上具有一剖槽324,该各棘块32以该枢摆部321容置于该筒件31的各棘块容槽313,并使该枢摆部321的圆弧面323靠抵于该各棘块容槽313的槽底;该各弹簧33的一端分别容置入该筒件31的限位槽314内,而另一端靠抵该各棘块32的卡制部322,使该各弹簧33是位于各棘块32与该筒件31之间,且该各弹簧33常态向外推抵该各棘块32的卡制部322,同时也能使该各棘块32的枢摆部321更确实地容抵于各棘块容槽313内;该C形圈扣34为金属圈状结构,该C形圈扣34圈绕于该筒件31的穿接柱312,并使该C形圈扣34容置于该各棘块32的剖槽324内,使该各棘块32限止于筒件31的各棘块容槽313内,且各棘块32以枢摆部321配合圆弧槽结构的棘块容槽313而可产生相对枢摆的动作,而该C形圈扣34则能使各棘块32仅能于C形圈扣34及棘块容槽313内产生有限角度的枢摆;以及该棘轮筒30穿套该心轴20穿出毂壳10的一端,并以筒件31的穿接柱312组设于该毂壳10的第二端12,且使组设于该筒件31的该些棘块32面对该毂壳10的棘齿121, 该心轴20贯穿出该棘轮筒30后再以锁结螺帽22锁结定位。以上为本技术自行车花毂棘轮筒的结构改良的结构关系,而使用时,当该毂壳10正向旋转时,该毂壳10的棘齿121可与该棘轮筒30的棘块32啮合,使该毂壳10是可相对该棘轮筒30转动,同时自行车车轮也就能确实转动而前进,且由于各棘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德耀
申请(专利权)人:旺轮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