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付吉星专利>正文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82339 阅读:18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16: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属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0~15g,竹叶10~15g,桑白皮10~15g,黄岑10~15g,白花蛇草15~30g,金银花10~20g,栀子10~15g,连翘10~15g,公英10~20g,地丁10~20g,丹皮10~15g,生地10~15g,赤芍10~15g??,皂刺6~10g,甘草6~10g,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成通过180目筛的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一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1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1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冲剂颗粒。是一种标本兼治的纯中药组合物,对轻、重症痤疮均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见效快、治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领域,属于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介绍
痤疮为常见的皮肤病,俗称青春痘,好发于青少年面部及前胸后背,皮肤损害包括白头粉刺、黑头粉刺、丘疹、囊肿、结节等,发病机理与体内雄激素水平过高、皮脂腺分泌机能亢进、毛囊口角化过度、过多食用甜食等因素密切相关。目前治疗多以两药为主内服维 A酸类药物,抗生素;同时外用维A酸类药物,存在治疗周期较长、副作用大、容易复发等缺点。尤其对于囊肿结节性重症痤疮,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能解决上述治疗中的技术问题,为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对痤疮的治疗有明显的效果,而且没有毒副作用,尤其对囊肿结节性痤疮,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具体的技术方案是1. 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0 15g,竹叶 10 15g,,桑白皮10 15g,,黄芩10 15g白花蛇草15 30g,金银花10 20g,桅子 10 15g,连翘10 15g,公英10 20g,地丁 10 20g,丹皮10 15g,生地10 15g,赤芍10 15g,皂刺6 10g,甘草6 10g,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成通过180目筛的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 —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I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I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加工成冲剂颗粒。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优选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2 15g,竹叶12 15g,桑白皮 12 15g,,黄芩12 15g,白花蛇草20 30g,金银花15 20g,桅子12 15g,连翘12 15g,公英15 20g,地丁 15 20g,丹皮12 15g,生地12 15g,赤芍12 15g,皂刺6 8g,甘草6 8g。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最佳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2g,竹叶10g,桑白皮12,黄芩12,白花蛇草20g,金银花15g,桅子12g,连翘12g,公英15g,地丁 15g,丹皮12g, 生地12g,赤芍12g,皂刺6g,甘草6g。中医辨证认为,痤疮的发病机制为平素多食辛辣刺激食物或油腻之品,导致肺胃积热,循经上蒸,上壅于胸面,蕴结于肌肤所致。所以,治疗痤疮时就应该根据它的发病机理,采用对证的治疗方法,以清泄肺胃积热为主。本专利技术组合中枇杷叶、竹叶、黄芩、桑白皮清肺热,降肺火,为君药;白花蛇草、金银花、桅子、连翘、公英、地丁、丹皮、生地、赤芍、清热、解毒、凉血为臣药,助君药加强清肺泄热之力;皂刺辛,温,拔毒排脓,活血消肿,为佐药;甘草味甘,能调和诸药,为使药。全方合用, 共同发挥清泄肺胃之热的功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针对痤疮的发病机理,标本兼治,而且是纯中药组合,无毒副作用,对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症性丘疹为主要损害轻中度痤疮有明显疗效,对以囊肿、结节为主要皮肤损害的重症痤疮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而且具有见效快、治愈后不易复发等特点。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是取20g茶叶滤纸小包装一包,用瓷杯冲开水饮服,早晚各一包。丸剂和片剂为口服,每日三次,每次5g,饭后温水冲服。颗粒剂为开水冲服,每日三次,每次5g。本专利技术的临床数据2007年2月至2011年8月,共有3 例痤疮患者完成使用该方法的治疗,其中男性 214名,女性114名,轻中度痤疮238例,重症痤疮90例,结果显示有效率为100 %,痊愈率为98%。未见毒副作用发生,停药三个月时无复发现象。典型病例记录典型病例1 王某,男,22岁,工人,2008年9月就诊。查体见面部散布粟粒至豆粒大小红色丘疹,部分有脓头,诊断为寻常型痤疮,发病三年,反复发作,在外经多次治疗效果不理想,给予本专利技术20g茶叶滤纸小包装治疗一个疗程(两周)后,皮疹大部分消退,再服一个疗程后获得痊愈,三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典型病例2:张某,女,25岁,老师,2008年10月就诊。查体见面部散布粟粒大小黑头粉刺,局部有豆粒至扁豆大小囊肿,部分有脓头,发病两年,喜欢吃甜食,行常规治疗效果差,给予本专利技术20g茶叶滤纸小包装治疗两个疗程后,囊肿大部分消退,再服两个疗程后获得痊愈,三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典型病例3 胡某,男,27岁,工人,2009年7月就诊。差体见面部两侧各有数个扁豆至鸽卵大小囊肿,鼻部毛囊孔粗大,有黑头粉刺,囊中间有结节、瘢痕,发病4年,经多种方法治疗效果均不明显,给予给予本专利技术20g茶叶滤纸小包装治疗两个疗程后,囊肿明显缩小,再两个疗程后获得痊愈,三个月后随访无复发。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方式一枇杷叶10g,竹叶10g,桑白皮10g,黄芩IOg白花蛇草15g,金银花 IOg,桅子IOg,连翘IOg,公英IOg,地丁 IOg,丹皮IOg,生地IOg,赤芍IOg,皂刺6g,甘草6g, 全部成分均为市场购得,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混合后粉碎成过180目筛得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 —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I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I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冲剂颗粒。实施方式二枇杷叶15g,竹叶15g,桑白皮15g,,黄芩15g白花蛇草30g,金银花20g,桅子15g,连翘15g,公英20g,地丁 20g,丹皮15g,生地15g,赤芍15g,皂刺10g,甘草10g,全部成分均为市场购得,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混合后粉碎成过180目筛得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 —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I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 I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冲剂颗粒。实施方式三枇杷叶12g,竹叶10g,桑白皮12,黄芩12,白花蛇草20g,金银花15g, 桅子12g,连翘12g,公英15g,地丁 15g,丹皮12g,生地12g,赤芍12g,皂刺6g,甘草6g全部4成分均为市场购得,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混合后粉碎成过180目筛得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 —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I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I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冲剂颗粒。权利要求1.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0 15g,竹叶 10 15g,,桑白皮10 15g,,黄芩10 15g白花蛇草15 30g,金银花10 20g,桅子 10 15g,连翘10 15g,公英10 20g,地丁 10 20g,丹皮10 15g,生地10 15g,赤芍10 15g,皂刺6 10g,甘草6 10g,其制作工艺为将上述药材按比例混合后粉碎成通过180目筛的细粉末,然后用茶叶滤纸分装成20g —带的小包装,或制成含量为Ig的小药丸,或压制成含量为Ig的片剂,或萃取其有效成分制成冲剂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2 15g,竹叶12 15g,桑白皮12 15g,,黄芩12 15g,白花蛇草20 30g,金银花15 20g,桅子12 15g,连翘12 15g,公英15 20g,地丁 15 20g,丹皮12 15g,生地12 15g,赤芍12 15g,皂刺6 8g,甘草6 8g。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组成成分为枇杷叶12g,竹叶10g,桑白皮12,黄芩12,白花蛇草20g,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付吉星
申请(专利权)人:付吉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