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山羊口疮病毒毒力弱化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80314 阅读:5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5 0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山羊传染性脓疱病毒毒力弱化方法,其利用犊牛睾丸细胞系,通过羊口疮病毒的连续传代培养,致使羊口疮病毒毒力致弱,为羊口疮病毒弱毒疫苗的制备与生产提供了稳定可靠的方法,用以获得大量的稳定的疫苗。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以下步骤:1)羊口疮病毒的分离与初步培养;2)羊口疮病毒在犊牛睾丸细胞系连续传代培养直到毒力弱化。步骤1)中,羊口疮病毒的初步培养采用犊牛睾丸细胞系培养,犊牛睾丸细胞系的培养液为M199、DMEM(高糖)、RPMI-1640培养基。步骤1)中,羊传染性脓疱病毒分离于患病山羊的口唇部结痂。步骤2)中,犊牛睾丸细胞系是通过导入端粒酶逆转录基因(hTERT)方法制备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涉及利用犊牛睾丸细胞系将山羊口疮病毒连续传代培养使其毒力弱化的方法。
技术介绍
羊传染性脓疱俗称羊口疮(Orf virus),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由口疮病毒所致的人兽共患传染病,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将该病列为需申报类动物疾病,我国将其列为一类动物疫病。本病几乎分布于世界所有养羊国家,自然情况下主要侵害绵羊和山羊,山羊较为多发。本病常呈群发性流行,3飞月龄羔羊最易感染,成年羊发病较少,病羊和带毒羊是本病的传染源。病毒可随病羊的唾液、脓疱和水疱分泌物以及脱落的痂皮排出,其传播途径主要是经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健康羊与病羊直接接触,或接触被病羊污染的饲槽、饲料、饮水、用具、垫草、牧场及厩舍等而感染。目前,在羊口疮的高发区,并没有商品化的羊口疮疫苗进行生产和销售。在上世纪 80年代,兰州畜牧兽医研究所曾经选育出毒力弱化的羊口疮病毒毒株,达到了很好的保护率。但是随着羊口疮的流行,大量的地方株被鉴定,羊口疮病毒出现了诸多的血清型,原来的弱毒株并不能为所有的山羊提供有效的保护。而且以前的弱毒株的弱化是利用的羊口疮野毒株在原代犊牛睾丸细胞进行连续培养,获得细胞培养物,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坤尚川川田婷婷罗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