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式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7533 阅读:16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移动式破碎装置,包括:支架(2)、安装在该支架上的动力单元(4)、装载在该支架上的对岩石等进行破碎的破碎机(10)、选择被破碎材料并将该材料供给到破碎机的振动筛(40)、将被破碎材料供给该振动筛的供给传送器(41),和将被破碎材料返回该供给传送器的返回传送器(43),上述供给传送器(41)设置在上述支架(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上述动力单元(4)的上方,将驱动动力输入给上述破碎机(10)的输入轴(16)设置在上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配置上述供给传送器(41)、振动筛(40)、破碎机(10)以及返回传送器(43),使供给、选择、破碎以及返回的作业工序顺次反复进行。这样,可以实现其整体尺寸较小,重量较轻,装配性和维修性良好,另外朝向移动姿势的转换操作性也良好的效果。(*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式破碎装置,该移动式破碎装置包括岩石等的破碎机、被破碎材料的供给传送器、以及所述破碎机和供给传送器的动力源。
技术介绍
在过去,人们大多采用破碎装置破碎岩石来制造混凝土骨料等,近年来,可以看到为了在岩石开采现场等的附近制造骨料在作业现场移动的移动式破碎装置。作为该已有技术的第1实例,包括有日本专利第2809598号公报公开的装置。图27为该公报公开的移动式破碎装置50的侧面图,图28为其平面图。在图27和图28中,在履带式的行走装置3上安装有支架51,在该支架51的大致中间部,装载有锥状的破碎机10。在相对支架51的车辆前方的右侧,装载有供给传送器41a,该供给传送器41a大致沿纵向并列,向破碎机10供给破碎材料。在支架51的纵向的前方侧设置有振动筛40,该振动筛40对制品进行分选,并且将材料供给破碎机10。在振动筛40的下方,按照朝向前方向上的方式设置制品传送器42,该制品传送器42将经分选的制品排到外部,在破碎机10的下方,按照朝向后方向上的方式设置排出传送器43a,该排出传送器43a将经破碎的材料排出。虽然上述公报中没有特别记载,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对其进行的详细核实,在支架51的后部,装载作为行走装置3,破碎机10,振动筛40和供给传送器41a等的动力的发动机等的动力源30a。锥状的破碎机10接收来自输入轴16的旋转动力,进行破碎作业。在图28中,该输入轴16朝向与支架的纵向中的振动筛40相反的一侧,即朝向后方设置,配置在与供给传送器41a相反一侧的车辆侧部上的电动马达52和输入轴16的皮带轮(图中未示出)通过V型皮带23连接。在破碎机10的后方,配置有用于驱动传送器等的液压单元53(液压泵)和被发动机驱动的发电机54。在电动马达52的后方,装载有用于驱动行走装置3的液压装置55,通过上述电动马达52和液压装置55构成驱动源,通过液压单元53和发电机54构成动力源30a。图30为已有技术的第2实例的移动式破碎装置60的平面图。在支架61的大致中间部,装载有破碎机10,在支架61的纵向前部,设置有振动筛40。在破碎机10和振动筛40的左侧方的支架61上,沿纵向配置有供给传送器41b。破碎机10的输入轴16沿与纵向相垂直的方向,并且朝向供给传送器41b一侧设置。破碎机驱动用的电动马达52设置在破碎机10的后方,两者通过输入轴16的皮带轮(图中未示出)和V型皮带23连接。但是,上述已有技术存在下述问题(1)在第1实例中,如前面所述,由于朝向纵向设置破碎机10的输入轴16,故如图29所示,为了使输入轴16在拆开、装配时的抽出作业容易,必须在破碎机10、液压单元53和发动机54之间设置大于输入轴16的间隙T(作业用空间)。由于纵向的长度增加,而使整个破碎装置的尺寸加大,故重量增加,成本也上升。(2)在第1实例中,如图28所示,由于在支架51上,分别设置电动马达52,液压单元53,发动机54和液压装置55,故装配作业花费时间多,用于安装的场地面积必须大,整个装置的尺寸增加,成本也上升。(3)在第2实例中,如图30所示,由于朝向供给传送器41一侧设置破碎机10的输入轴16,故从供给传送器41掉落的砂土或石子等降落到V型皮带23、电动马达52等驱动部上,这是造成V型皮带23的早期磨损或驱动部的故障原因。另外,由于输入轴16位于供给传送器41b的下方,故在输入轴的拆开、装配时,采用作业辅助用的起重机困难,拆开、装配作业困难。另外,作为已有技术的第3实例,公开在日本专利公开平5-138059号公报中。图31表示该文献公开的移动式破碎装置90的作业姿势的侧面图。在图31中,在具有行走装置3的支架95的纵向的大致中间部,装载有对岩石等进行破碎的破碎机10。在支架95的纵向前部,按照可通过升降装置40自由升降的方式装载有对制品的粒径进行分选的振动筛40。另外,在支架95的左侧部,按照使振动筛40一侧朝上倾斜的方式设置有将被破碎材料传送给振动筛40的供给传送器41c。该供给传送器41c按照可通过摆动连杆装置93,以支点92为中心沿纵向摆动的方式安装。另外,在振动筛40的下方,按照朝向上方的方式设置有将制品排出的制品传送器42。在支架95的前端部,沿左右设置外撑杆94,94,在破碎作业时,它们触地。图32为表示该移动式破碎装置90的移动姿势的侧面图。在移动时,如图32所示,解除左右的外撑杆94和94与地的接触,通过升降装置91,使振动筛40和制品传送器42下降。另外,通过摆动连杆装置93,以支点92为中心,使供给传送器41c沿上下摆动,使其基本处于水平姿势,整个装置的高度容易降低,容易从隧道内部等处通过。另外,在第1实例的移动式破碎装置50中,如图27所示,在具有行走装置3的支架5的纵向的大致中间部装载有破碎机10,在纵向的前部设置有振动筛40。在支架51的侧部,按照振动筛40一侧较高而倾斜的方式设置有供给传送器41a。在该供给传送器41a的后部,设置有弯曲驱动机构57,该弯曲驱动机构57按照可通过销56沿上下摆动的方式安装其后端部41d,该机构57使其向上弯曲,另外在该供给传送器41a的后部设置有皮带张力调整装置58。此外,在支架51的前端部设置有外侧左右的外撑杆59和59。在破碎作业时,如图中的实线所示,供给传送器41a的后端部41d呈同一直线状,使左右的外撑杆59和59的触地。在移动时,解除左右的外撑杆的触地,通过弯曲驱动机构53,如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使供给传送器41a的后端部41d弯曲,使其上升到大致水平位置。由此,将后端部41d的最低地上高度c提高,以避免地上的障碍物的干扰。但是,上述已有技术还存在下述问题(4)在第3实例中,为了转移到移动姿势,必须进行升降装置91或摆动连杆装置93的操作,作业麻烦。用于这些装置的破碎装置的结构也复杂,成本高。此外,如图32所示,由于处于移动姿势的制品传送器42的最低地上高度d的不足,故在移动时,特别是在爬坡或起伏行走时,往往与地面相接触,发生损伤,行走性不良。(5)同样在第1实例中公开的移动式破碎装置中,必须按照供给传送器41a的后端可沿上下摆动的方式构成,为此,必须设置皮带张力调整装置58,由此,结构复杂。另外,由于弯曲驱动机构57位于供给传送器41a的底侧,在与车辆移动过程中,有与障碍物相接触,发生损伤的危险。说明内容本专利技术着眼于上述的问题,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破碎装置,其整体尺寸减小,重量减轻,装配性和维修性良好,移动姿势的转移操作性良好,并且结构简单,在车辆移动过程中,没有障碍物的干扰。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移动式破碎装置的第1专利技术包括支架、装载在该支架上的对岩石等进行破碎的破碎机和将被破碎材料供给破碎机的供给传送器,上述供给传送器设置在上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将驱动动力输入给上述破碎机的输入轴设置在上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按照第1专利技术,由于破碎机的驱动动力输入用的输入轴设置在与设有供给传送器的支架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故不必象已有技术那样,在破碎机的前后部的任何一个上,设置进行输入轴的抽出和安装的作业空间,由此,可缩短支架的纵向的长度,可减小整个移动式破碎装置的尺寸。此外,可防止由于从供给传送器上掉落的砂土和石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移动式破碎装置,包括:支架(2)、安装在该支架上的动力单元(4)、装载在该支架上的对岩石等进行破碎的破碎机(10)、选择被破碎材料并将该材料供给到破碎机的振动筛(40)、将被破碎材料供给该振动筛的供给传送器(41),和将被破碎材料返回该供给传送器的返回传送器(43),其特征在于:上述供给传送器(41)设置在上述支架(2)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的上述动力单元(4)的上方,将驱动动力输入给上述破碎机(10)的输入轴(16)设置在上述支架的宽度方向的另一侧;配置上述供 给传送器(41)、振动筛(40)、破碎机(10)以及返回传送器(43),使供给、选择、破碎以及返回的作业工序顺次反复进行。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森谷幸雄中山彻西原香梅田博之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小松制作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