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精矿再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7284 阅读:3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石墨精矿再磨机,主要由主轴、简体组成。筒体竖直固定在机座上,其左下方<或右下方>安装电机,以皮带变速器驱动装有上下轴承的主轴,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旋转,筒体内充填玻璃球。筒体上方一侧低于出料口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另一侧设有加球管,筒体下方设有进料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代替传统使用的3-4台球磨机再磨,其剥离能力高于球磨机10倍,能耗降低60%,投资少,产品增值幅度大,保护鳞片性能好。(*该技术在200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石墨机械选矿设备。目前公知的卧式球磨机,是在筒内以钢球为磨矿介质,靠筒体自身慢速回转运动,使钢球翻转,滚动产生撞击力,来实现粉碎,其主要弊病是1,对石墨鳞片破坏严重。2,磨矿效率差,产量低。3,研磨能力低,难以提高石墨品位。4,占地面积多,投资大,效益低,浪费能源、资源。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的石墨精矿再磨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本机筒体竖直固定在机座上,其左下方〈也可以在右下方〉安装电机,以皮带变速器驱动装有上下轴承的主轴,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旋转,筒体内充填磨矿介质玻璃球,筒体上方一侧低于出料口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另一侧设有加球管,筒体下方设有进料口。下面结合附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图2是叶轮平面图。图中1.筒体, 2.机座, 3.电机, 4.皮带变速器 5.6.轴承, 7.主轴, 8.叶轮, 9.玻璃球, 10.出料口, 11.旋转分级装置, 12.十字叶轮, 13.进料口, 14.减压阀, 15.加球管, 16.内衬。本机筒体1固定在机座2上,其左下方〈或者右下方〉安装电机3,以皮带变速器4驱动装有上下轴承5.6的主轴7,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8旋转,搅动筒体内的磨矿介质玻璃球9,在筒体上方,低于出料口10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11即安装十字叶轮12,连接在主轴上,进料口13处安装减压阀14,筒体上方设有加球管15,玻璃球从加球管进入筒体内部,筒体内设有内衬16防止磨损。筒体分为上下两节,筒体上方设有凸状圆盖,与筒体之间用法兰盘连接,便于安装,拆卸和维修。本技术与已有的卧式球磨机相比,可代替传统使用的3-4台球磨机再磨,其剥离能力高于球磨机10倍,能把85%的石墨精矿品位迅速提高到96%,能耗降低60%,磨矿效率高,日产量8吨,回收率高于98%,投资少,产品增值幅度大,保护鳞片性能好,噪音低,占地面积少,易安装拆卸,能适用于各种不同粒度的石墨精矿再磨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石墨精再磨机,由主轴,筒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机主体竖直固定在机座上,其左下方<或右下方>安装电机,以皮带变速器驱动装有上下轴承的主轴,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旋转,筒体内充填玻璃球,筒体上方一侧低于出料口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另一侧设有加球管,筒体上方设有进料口。2.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石墨精矿再磨机,其特征在于筒体也可以是上下两节,并通过法兰盘将其连为一体。3.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石墨精矿再磨机,其特征在于旋转分级装置为十字叶轮。4.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石墨精矿再磨机,其特征在于筒体上盖为凸状圆盖,并通过法兰盘与筒体相连。5.根据权利要求书1所述的石墨精矿再磨机,其特征在于磨矿介质是玻璃球。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石墨精矿再磨机,主要由主轴、筒体组成。筒体竖直固定在机座上,其左下方〈或右下方〉安装电机,以皮带变速器驱动装有上下轴承的主轴,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旋转,筒体内充填玻璃球。筒体上方一侧低于出料口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另一侧设有加球管,筒体下方设有进料口。本技术具有可代替传统使用的3-4台球磨机再磨,其剥离能力高于球磨机10倍,能耗降低60%,投资少,产品增值幅度大,保护鳞片性能好。文档编号B02C17/16GK2100940SQ912267公开日1992年4月8日 申请日期1991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1991年10月22日专利技术者田志友 申请人:郑州市豫西矿冶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石墨精再磨机,由主轴、筒体组成,其特征在于:本机主体竖直固定在机座上,其左下方<或右下方>安装电机,以皮带变速器驱动装有上下轴承的主轴,带动串连的圆盘叶轮旋转,筒体内充填玻璃球,筒体上方一侧低于出料口处设置旋转分级装置,另一侧设有加球管,筒体上方设有进料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志友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豫西矿冶研究所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1[中国|河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