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及干衣机技术

技术编号:7471837 阅读:1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7-02 06: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及干衣机,干衣过程中,通过控制系统检测干衣后出风温度在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T,判断通过冷凝器前后的温差变化ΔT是否达到对应的设定值ΔTt_g,t为环境温度,g为烘干衣物重量,若ΔT≥ΔTt_g,或在某一设定数值范围内持续设定时间T,则表明衣物干燥完毕,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后,干衣程序继续运行,直到检测的进出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干衣程序结束。干衣过程中,利用与衣物热交换后冷凝降温除湿前的湿热空气的热量,与冷凝除湿后的空气热交换,冷凝除湿后的空气预热后再加热,通入衣物中干燥衣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余热,节省了电能及时间,温度检测判断精确,提高了干衣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干衣机,尤其是一种具有利用余热节约电能且干衣结束判断准确的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的干衣机。
技术介绍
在用于衣物干燥机或者洗衣干衣机的干衣机构中,生成加热空气的装置大多采用通过加热器来加热空气的加热方式。现有电热式干衣机一般采用加热丝或加热管作为热源,此类产品能耗高,烘干时间长且安全性差。为了降低能耗,开发出了热泵式干衣机,使用热泵系统,加强对热量的循环利用,提高热量的利用效率,降低电能的消耗。热泵式衣物干燥装置中设置有如下的空气循环通道由热泵循环系统中的冷凝器进行过加热的加热空气被送入装有衣物的干燥室内,从衣物中夺取了水分的吸湿空气被送回到蒸发器处进行除湿,除湿后的空气再次由冷凝器加热,并送入干燥室中。虽然这些热泵干衣机的能耗有所降低,但是干衣速度方面,没有提高,干衣过程所需时间仍然较长,一般烘干7-8KG衣物需要2-3个小时。为了短时间内除去衣物中的水分, 人们采取各种方式来实现这一目的,干衣机所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加强表面空气流通, 增大热交换面积。尽管使用这些方法,但干衣过程的能耗和时间依然居高不下。且在高温下烘干衣物,对织物本身有破坏,并容易产生皱褶和缩水。申请号为200610153406. 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能够使产生在干燥室与热泵之间循环的干衣空气的热泵实现稳定操作的衣物干燥装置。其中,由热泵中的加热器进行过加热的空气送入作为干燥室的盛水桶中,从盛水桶排出的空气穿过过滤器单元后回到热泵,由吸热器除湿之后再送至加热器,形成空气循环通道。过滤器单元中设有线屑过滤器, 并且设有与空气排出口及空气导入口相连通的管道。现有冷凝式洗干一体机,其判定干衣结束或是通过检测滚筒进出风温度的变化率,或者是滚筒内的温度变化率,检测并不精确;在温度变化率出现明显变化时,衣物已经达到过干,在十分干燥的情况下,衣物更容易被磨损;另外,检测滚筒内或进出风温度的变化,由于温度相对较高,温度检测装置在使用时间较长的情况下,精确度相对降低,干衣判断不再准确。现有利用冷空气作为冷却介质的冷凝型热交换器应用到干衣机中或洗干一体机中,一般采用金属薄片经过焊接工艺构成烘干风道和交错的冷凝风道,这种冷凝器加工工艺较复杂,不能随意根据洗衣机结构进行加工制造,成本较高。冷凝方式主要有两种,其一是利用外界冷空气将干衣产生高温高湿空气经交换成为低温低湿的空气后循环再利用,其二是将干衣产生高温高湿与外界进入冷空气热交换变为低温低湿空气排除,而将交换后有被预热的外来空气送入内部循环。其弊端是前者需要的外界冷却空气量大,从湿热空气中带走的热量多,重新进入烘干循环的空气再加热需要的能量多。后者弊端是烘干空气在排出到外界的过程中,湿空气中的水汽不能被彻底冷凝出来,仍有大量的水汽进入环境影响环境的舒适度。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干衣判断精确、冷凝方式简单且节约电能的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上述方法的干衣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一种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干衣过程中,根据控制系统检测干衣后出风温度在通过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Τ,判断通过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 T是否达到对应的设定值Δ Tt_g, t为环境温度,g为烘干衣物重量,若ATt_g,则表明衣物干燥完毕,加热装置停止工作。或者,判断干衣后出风温度在通过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Τ在某一设定数值范围内持续设定时间T,则表明衣物干燥完毕,加热装置停止工作。上述设定值Δ Tt_g及设定数值范围、设定时间T均与环境温度、烘干衣物重量有关。干衣过程中,加热后的热空气与衣物热交换,热交换后的湿热空气通过塑料薄膜的外界风冷式冷凝器降温除湿。冷凝器内部具有两组方向不同互不相通的冷凝风道和外界空气风道,由冷凝风道上端通入湿热空气,下端排出冷凝后的空气和冷凝水,通过冷凝风机将外界空气送入外界空气风道将冷凝风道内的湿热空气冷凝除湿。干衣开始持续的一段设定时间Tl内,与衣物热交换后的空气湿度较小,冷凝风机不开启,超过设定时间Tl阶段时,干衣的空气温度高,衣物中大量水气蒸发形成湿度较高的湿热空气,此时冷凝风机开启,将外界空气送入外界空气风道,与冷凝风道内的湿热空气热交换将湿热空气中水气冷凝。干衣过程中,利用与衣物热交换后冷凝降温除湿前的湿热空气的热量,与冷凝除湿后的空气热交换,冷凝除湿后的空气预热后再加热,通入衣物中干燥衣物。加热装置停止工作后,干衣程序继续运行,直到检测的进出风温度低于设定温度时,干衣程序结束。本专利技术具有上述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的干衣机,包括盛衣桶、出风口、过滤器、 烘干风机、加热装置及进风口,还包括集水盒,所述的出风口与冷凝器连通,冷凝器与集水盒连通,集水盒与进风口连通,过滤器设于出风口与冷凝器之间,烘干风机和加热装置依次设于集水盒与进风口之间。所述的集水盒通过排水泵与外部连通,集水盒内设有控制排水泵开启的水位感应开关。所述的冷凝器内部包括两组方向不同互不相通的风道,每组风道由多个空气腔构成,两组风道的空气腔依次交错间隔,同一组风道的每两个相邻近的空气腔之间为另一组风道的一空气腔,彼此由塑料薄膜壁间隔构成。其中,所述的塑料薄膜厚度在0. 05 1. 5mm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塑料薄膜厚度在0. 08 0. 8mm之间;更优选的,所述的塑料薄膜厚度在0. 1 0. 5mm之间。所述的过滤器由至少两层过滤网构成,距离出风口较近的一层过滤网可拆卸。所述的过滤器与冷凝器之间和集水盒与烘干风机之间设有同一余热回收装置,余热回收装置内部设有两组气流风路,分别为湿热空气风路和余热回收风路,两组气流风路构成热交换结构,湿热空气风路连通过滤器与冷凝器,余热回收风路连通集水盒与烘干风机。所述的余热回收装置包括一外壳和设于外壳内的换热器,湿热空气风路和余热回收风路双向交叉对流的设于换热器内,对应两组风路外壳上部分别设有湿热空气风路进风口和余热回收风路出风口、下部设有湿热空气风路出风口和余热回收风路进风口,热空气风路进、出风口和余热回收风路进、出风口均对角设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针对外界空气风冷采用塑料薄膜材料的冷凝器,热交换效率高,以塑料薄膜作为冷凝器材料,制造工艺更为简单;更容易根据干衣机或用于洗干一体机的不同干衣功率,组合制造安装;使用该冷凝器的干衣机或洗干一体机重量更轻便于运输,且成本更低。本专利技术干衣机中,利用一气流风路中已经经过冷凝器冷凝后的空气对刚从干衣机盛衣桶中出来的另一气流风路中的湿热空气进行预冷,且自身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进行余热,降低了经过干衣机加热装置再加热到烘干温度的能量损耗,提高了干衣效率,节省了电能;同时余热回收装置的预冷功能也可以减少外界冷凝空气的流量,降低了噪音。本专利技术干衣机所采用的干衣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检测干衣后出风温度在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Τ,判断出风温度在通过冷凝器前后的变化ΔΤ是否达到对应的设定值ATt_g,t为环境温度,g为烘干衣物重量,若出风温度在通过冷凝器前后的变化 Δ T ^ Δ Tt_g满足条件,或在某一数值范围内持续时间T,则表明衣物干燥完毕,加热装置停止工作。该方法判断精确,减少了干衣时间,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a href="http://www.xjishu.com/zhuanli/09/201110426395.html" title="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及干衣机原文来自X技术">干衣温度检测控制方法及干衣机</a>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海山吕佩师许升宋华诚宋斌
申请(专利权)人:海尔集团公司青岛海尔滚筒洗衣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