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嘴滑动密封泄漏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67932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23: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喷嘴滑动密封泄漏检测装置,水压平衡套(3)和油压活塞(4)固套在喷针轴(2)上,水压平衡套(3)与喷嘴缸体(1)构成的滑动面上、油压活塞(4)与喷嘴缸体(1)构成的滑动面上各间隔设置有一对密封圈(5),在每对密封圈(5)之间均设置有与喷嘴缸体(1)外界相通的排漏通路,与水压平衡套(3)对应的排漏通路称为第一排漏通路(6)、与油压活塞(4)对应的排漏通路称为第二排漏通路(7),在第一排漏通路(6)上装有排漏节流塞(8)。该结构一方面通过排漏通路排出的液体情况,可快速逻辑检测到喷嘴内是那道密封损坏,同时可避免泄漏量累积加快密封结构的损坏,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水力发电设备,具体地讲,涉及冲击式水轮机喷嘴的滑动。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冲击式水轮机喷嘴内的滑动密封包括水压密封和油压密封,水压密封通过设置在水压平衡套与喷嘴缸体的滑动面上的密封圈实现,油压密封通过设置在油压活塞与喷嘴缸体的滑动面上的密封圈实现。所有喷嘴的水压密封和油压密封都没有排漏检测。实际使用中的滑动密封是否损坏,无法准确判断,完全是依靠人来猜,更谈不上逻辑检测。如水电站发现喷嘴的喷针失控(如喷针卡死造成无法开关),在喷嘴拆卸之前,完全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引起,只能依靠人去猜;即使将喷嘴全部拆开,由于拆卸过程已将问题的原状销毁,最后也只能大概估计是某种原因所引起,无法准确判断到底是哪道密封损坏。由于产生问题的部位判断不准确,造成电站喷嘴的故障无法一次性解决,往往要反复多次装拆、试验才能解决,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影响电站正常发电及电站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喷嘴内的滑动密封包括水压密封和油压密封,在正常工作时,都可能有微量的泄漏。而喷嘴内的水压密封,是单面受压,因此两个密封圈同向设置,该泄漏量积累后,完全可能在第一道密封后形成背压,该背压一方面加快第一道密封的破坏,另一方面使第二道密封受压,即相当于正常状态下,两道密封同时在工作,所带来的后果是整个水压滑动密封面的摩擦阻力增大,密封可靠性降低,容易造成密封失效;对于喷嘴内的油压密封,是双面受压,两个密封圈背向设置,任一密封圈的泄漏积累后,均会在两个密封圈之间形成背压,该背压同时加快了两个密封圈的破坏,密封可靠性显著降低,同样容易造成密封失效。水压密封或油压密封一旦破坏失效,将造成电站无法发电,严重影响电站的经济效益,同时将造成更为严重的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嘴滑动密封泄漏检测装置,对喷针失控问题提供快捷准确的逻辑判断;同时,及时将水压密封及油压密封的正常泄漏量排到喷嘴缸体外,避免泄漏量累积加快密封结构的损坏,从而提高了滑动密封的可靠性,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喷嘴滑动密封泄漏检测装置,包括喷嘴缸体(1)以及安装在喷嘴缸体(1)内的喷针轴(2)、水压平衡套(3)和油压活塞(4),所述水压平衡套(3)和油压活塞(4)固套在喷针轴(2)上,所述水压平衡套(3)与喷嘴缸体(1) 构成的滑动面上、油压活塞(4)与喷嘴缸体(1)构成的滑动面上各间隔设置有一对密封圈 (5),关键在于在水压平衡套(3)对应的两个密封圈(5)之间设置有第一排漏通路(6)、在油压活塞(4)对应的两个密封圈(5)之间设置有第二排漏通路(7),在第一排漏通路(6)的出口端装有排漏节流塞(8)。第一、第二排漏通路将滑动密封泄漏的水或油排到缸体外,根据泄漏量的大小,以及泄露的是水还是油,可以立即判断该喷嘴是否需要检修以及是哪个部位的滑动密封发生了泄漏。如果排出的是水,则可以得出喷嘴的水压密封损坏,结合泄漏量的大小和电网负荷的高低,决定是否需要检修以及何时检修。如果排出的是油,则可以得出喷嘴的油压密封损坏,需要停机处理,停机后,首先调速器给关闭腔通入油压,开启腔排油,检查泄漏量是否增加,如有增加,说明是油压活塞关腔密封损坏;然后调速器再给开启腔通入油压,关闭腔排油,以确定油压活塞开启腔密封是否损坏。如果以上检查都正常,喷针还卡死无法开关, 说明是机械故障,不是密封问题。设置在水压平衡套与喷嘴缸体之间的两个密封圈,靠近喷嘴前端的密封圈为工作密封圈,另一个为备用密封圈。当工作密封圈正常工作,产生设计所容许的微量泄漏时,该泄漏量可以通过第一排漏通路排出喷嘴缸体外,以确保工作密封圈的背面不会产生背压、 工作密封圈在绝理想的环境下工作,备用密封不受压,处于备用状态。油压活塞将喷嘴的油压缸分割成关闭腔和开启腔,设置在油压活塞与喷嘴缸体之间的两个密封圈,靠近关闭腔的密封圈对关闭腔的高压油进行密封,靠近开启腔的密封圈对开启腔的高压油进行密封,当密封圈正常工作,产生设计所容许的微量泄漏时,该泄漏量可以通过第二排漏通路排出喷嘴缸体外,以确保两个密封圈的背面均不会产生背压、两个密封圈在绝对理想的环境下工作。为便于布置及节约空间,上述第一、第二排漏通路(6、7)汇合后经同一导流通路 (9)与喷嘴缸体(1)外界相通。另外,在喷嘴缸体(1)内还固定安装有油水隔离套(10),该油水隔离套(10)位于水压平衡套(3)和油压活塞(4)之间并与喷针轴(2)围成无压腔(11),所述第一、第二排漏通路(6、7)在无压腔(11)汇合后再经所述导流通路(9)与喷嘴缸体(1)外界相通。设置油水隔离套的目的是为了在无压腔内安装反馈锥套,喷针行程无压反馈装置的行程反馈杆抵在反馈锥套上,采集到准确的喷针轴行程数据。优选为,所述第一排漏通路(6 )开在水压平衡套(3 )上,所述排漏节流塞(8 )装在第一排漏通路(6)的出口端;所述第二排漏通路(7)由开在油压活塞(4)上的活塞排漏孔 (7a)和开在喷针轴(2)上的喷针轴排漏孔(7b)构成;所述导流通路(9)开在油水隔离套(6) 及喷嘴缸体(1)上,在导流通路(9 )的出口端装有排漏出口管接头(12 )。所述第一排漏通路(6)呈“L”形、喷针轴排漏孔(7b)呈“U”形,活塞排漏孔(7a) 和导流通路(9)分别垂直于喷针轴(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排漏出口管接头(12)排漏的情况,再结合关闭腔与开启腔分别通油压检查,可以准确的判断喷嘴密封中的水压密封或油压密封是否损坏,从而判断是否立即更换密封以及更换哪道密封;具有判断准确、快速的特点;另外,通过设置第一、第二排漏通路,将水压密封及油压密封的正常泄漏量及时排到喷嘴缸体外,避免泄漏量累积加快密封结构的损坏,从而提高密封的可靠性,延长密封圈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的喷嘴滑动密封泄漏检测装置,主要由喷嘴缸体1,安装在喷嘴缸体1 内的喷针轴2、水压平衡套3、油压活塞4、喷针16等组成。水压平衡套3和油压活塞4固套在喷针轴2上,水压平衡套3和喷针轴2可单独设置后装在一起,也可以直接做成一个整体。喷针16装在喷针轴2的前端,喷针轴2轴线上方所示为喷嘴的打开状态,轴线下方所示为喷嘴的关闭状态,喷针轴2轴向运动带动水压平衡套3、油压活塞4和喷针16 —起运动,从打开状态到关闭状态。水压平衡套3与喷针16之间形成水压腔13,水压平衡套3单面受压,水压平衡套 3与喷嘴缸体1构成的滑动面上间隔设置有一对密封圈5,两个密封圈5同向设置,朝向水压腔13的面为吃水面。油压活塞4将油压腔分割成关闭腔14和开启腔15,油压活塞4与喷嘴缸体1构成的滑动面上间隔设置有一对密封圈5,两个密封圈5背向设置,靠近关闭腔 14的密封圈5的吃水面位于左侧,靠近开启腔15的密封圈5的吃水面位于右侧。在每对密封圈5之间均设置有与喷嘴缸体1外界相通的排漏通路,与水压平衡套3对应的排漏通路称为第一排漏通路6、与油压活塞4对应的排漏通路称为第二排漏通路7,在第一排漏通路 6上装有排漏节流塞8。第一、第二排漏通路6、7可以分别与喷嘴缸体1外界相通,最好是,第一、第二排漏通路6、7汇合后再经同一导流通路9与喷嘴缸体1外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小松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立崧电机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