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钰专利>正文

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782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该机上反击板和下反击板悬挂在机壳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上,机体分为上、下两腔,破碎板固装在机壳上,弧形带孔的箅板装在机壳的内下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石料受到是来自整个转子的动能反复地冲击和反击板的反击,石块迅速破碎,因而该机具有破碎比大,能耗低,产量高,粒度均匀等显著优点。(*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矿山破石机械装置。现在矿山破碎石头的单转子反击式破碎机,破碎比小,出料粒度不均匀,进料粒度为200mm左右,一般情况下矿山开采出的石料300-600mm的较多,因而需要配置一台粗碎机,这样就增加了设备投资和电耗、钢耗。另有专利ZL98226681.2,该机为锤式破碎机,锤头是铰接套在锤轴上,靠单个锤头去冲击物料,打击力量有限,如要击碎大块料,必需要有足够的动能,获得动能的方法是加快速度,增加电机容量,这样就必须增加电机功率,因而该机具有电耗高,锤头磨损大等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破碎大块料,破碎比大,出料粒度均匀,产量高,电耗低的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本技术的任务是这样实现的主轴支撑在机壳上,转子装在主轴上,转子开有直槽,装入板锤,压条将其固定住,板锤靠近主轴的底端有垫板,用垫板调节其伸出长度,上反击板和下反击板悬挂在机壳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上,机体分为上、下两腔,破碎板固装在机壳上,弧形带孔的篦板装在机壳的内下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石料受到是来自整个转子的动能反复地冲击和反击板的反击,石块迅速破碎,因而该机具有破碎比大,能耗低,产量高,粒度均匀等显著优点。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附图是本技术的结构图图中 1.上反击板 2.下反击板 3.钢棒 4.破碎板5.转子 6.主轴 7.垫板 8.压条9.板锤 10.篦板 11.机壳主轴6支撑在机壳11上,转子5装在主轴上,转子5开有直槽,装入板锤9,然后用压条8将其固定住,板锤9可用垫板7调节其伸出长度,上反击板1和下反击板2悬挂在机壳11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3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11上,承接大块石料,并把机体分为上下腔,破碎板4因固装在机壳11上,弧形带孔篦板10装在机壳11的内下部,物料投入机内后,首先遇到高速旋转的板锤9的冲击,然后被抛向破碎板4被进一步破碎,随后落入篦板10与转子5形成的细碎区,再次受到打击直到所需粒度后排出机外。权利要求1.一种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主轴支撑在机壳上,转子装在主轴上,转子开有直槽,装入板锤,压条将其固定住,板锤靠近主轴的底端有垫板,用垫板调节其伸出长度,其特征是上反击板和下反击板悬挂在机壳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上,机体分为上、下两腔,破碎板固装在机壳上,弧形带孔的篦板装在机壳的内下部。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该机上反击板和下反击板悬挂在机壳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上,机体分为上、下两腔,破碎板固装在机壳上,弧形带孔的箅板装在机壳的内下部。由于采用上述方案,石料受到是来自整个转子的动能反复地冲击和反击板的反击,石块迅速破碎,因而该机具有破碎比大,能耗低,产量高,粒度均匀等显著优点。文档编号B02C13/00GK2496550SQ01238公开日2002年6月26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6日专利技术者刘钰 申请人:刘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卧式复合反击破碎机,主轴支撑在机壳上,转子装在主轴上,转子开有直槽,装入板锤,压条将其固定住,板锤靠近主轴的底端有垫板,用垫板调节其伸出长度,其特征是:上反击板和下反击板悬挂在机壳的内上方,形成两个反击腔,钢棒沿锤击方向排列在中部,固装在机壳上,机体分为上、下两腔,破碎板固装在机壳上,弧形带孔的篦板装在机壳的内下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钰
申请(专利权)人:刘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