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式旋磁横吹真空灭弧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7679 阅读:2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19:1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真空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盘式旋磁横吹真空灭弧室,它包括导电杆(1)、触头杯底(2)、铁芯(7)及触头杯(3);所述触头杯底(2)及触头杯(3)与导电杆(1)依次固定配接;在所述触头杯(3)上等份开有环流槽;所述环流槽与导电杆(1)纵轴线的偏角为15~35°;所述铁芯(7)置入触头杯(3)内;在所述铁芯(7)上等份开有绕组槽(6);线圈绕组(8)沿径向呈辐射状分布成盘式结构;在触头杯底(2)的端部固定设有触头片。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旋转磁场的强力作用,同时在纵向磁场作用下,可以降低电弧电压,驱使电弧弧柱在阳极表面均匀分布,加速电弧能量释放,提高真空断路器的开断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真空断路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盘式旋磁横吹真空灭弧室
技术介绍
真空断路器因其灭弧介质和灭弧后触头间隙的绝缘介质都是高真空而得名;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适用于频繁操作、灭弧不用检修的优点,在配电网中应用较为普及。 1893年,美国的里顿豪斯提出了结构简单的真空灭弧室,并获得了设计专利。1920年瑞典佛加公司第一次制成了真空开关。1拟6年美国索伦森等公布的研究成果也显示了在真空中分断电流的可能性,但因分断能力小,又受到真空技术和真空材料发展水平的限制,尚不能投入实际使用。随着真空技术的发展,50年代美国才制成第一批适用于切断电容器组等特殊要求的真空开关,分断电流尚停在4千安的水平。由于真空材料冶炼技术上的进步和真空开关触头结构研究上所取得的突破,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开始生产15千伏、分断电流为12. 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1966年试制成15千伏、26千安和31. 5千安的真空断路器,从而使真空断路器进入了高电压、大容量的电力系统。80年代中期,真空断路器的分断能力已达100千安。中国从1958年开始研制真空开关,1960年西安交通大学和西安开关整流器厂共同研制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明曹云东赖增辉
申请(专利权)人:沈阳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