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南昌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引入陀螺信息的二位置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7467250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9 12:28
一种引入陀螺信息的二位置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方法,包括建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状态方程;建立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引入陀螺信息的初始对准量测方程;构建用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卡尔曼滤波器;采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完成第一位置的初始对准滤波;采集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信息,完成第二位置的初始对准滤波。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引入陀螺信息的二位置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方法,在捷联惯性导航系统二位置对准方法的基础上,将等效东向陀螺信息引入初始对准观测方程,从而实现对惯性器件随机常值误差的快速估计,实现方位角的快速对准,其最终对准精度与常规二位置对准方法类似,对准时间远远低于常规二位置对准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惯性导航
,是一种用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初始对准方法, 适用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工作前的自主初始对准。
技术介绍
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任务是获取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工作的初始姿态矩阵。根据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过程,可将初始对准分为两个阶段粗对准和精对准。解析粗对准是最为常用的自主式粗对准方法,它利用地球自转角速度和重力加速度在导航系和载体坐标系上投影的变换关系计算出初始姿态矩阵;在粗对准基础上,建立小姿态角的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自对准误差方程,利用线性卡尔曼滤波实现捷联惯性导航系统的自主对准这一过程称为精对准。对准精度和对准速度是捷联惯性导航系统初始对准的最重要的两项性能指标。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自对准系统状态模型维数为10,采用单一固定位置对准时系统的可观测性矩阵秩为7,系统不满秩存在部分状态量不能观测或可观测度较低。初始对准的方位失准角收敛速度和精度都较低,且部分惯性器件误差不能进行估计。通过改变载体姿态或转动惯性测量单元的方法可以提高系统状态的可观测性,从而对更多状态变量进行估计,提高方位失准角的估计精度。二位置初始对准方法基于捷联惯性导航系统自对准方法,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剑余恭敏郭杭刘蓉王吉旭林舟杰严良涛曾剑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