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空吹塑机及其模头芯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6095 阅读:4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机械设备,具体公开一种中空吹塑机及其模头芯棒。该模头芯棒中,沿模头芯棒主体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层或两层以上分流道。该中空吹塑机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型坯模头采用上述的模头芯棒。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空吹塑机模头芯棒采用多层设计,有助于保证下料型坯的壁厚均匀,避免产品出现融合纹,因而可提高产品抗压、美观等方面性能,较好地保证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机械设备,尤其涉及一种中空吹塑机及其模头芯棒。技术背景吹塑(blow moulding)也称中空吹塑,是一种发展迅速的塑料加工方法。热塑性树脂经挤出或注射成型得到的管状塑料型坯,趁热(或加热到软化状态)置于对开模中,闭模后立即在型坯内通入压缩空气,使塑料型坯吹胀而紧贴在模具内壁上,经冷却脱模,即得到各种中空制品。挤出型中空吹塑机是这种工艺的常见设备,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其中型坯模头是决定吹塑制品质量的重要部件之一,需要对其模头芯棒优化设计。现有技术中,模头芯棒(俗称鱼雷头)中设置有分流道和分流梭,熔融物料通过分流梭后再经分流道进入型腔,可防止成型死角的产生;同时,由于物料在分流梭的浇口处无方向性,也有利于提高产品表面质量。但现有中空吹塑机的模头芯棒也存在一定缺陷,这是因为这种模头芯棒都采用单层的设计,即只有一层分流道(该层分流道用一组分流梭隔开),分流道层的间隙(内、外侧直径差)较大,这容易造成下料型坯的壁厚不均勻,造成瓶身或其它产品表面上容易出现明显的几道融合纹,由此影响产品抗压、美观等方面性能,直接影响了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空吹塑机及其模头芯棒,有助于提高产品质量。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模头芯棒,沿模头芯棒主体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层或两层以上分流道。较优地,设置有两层分流道,且两层分流道的侧面面积相等。较优地,每层分流道分别以一组分流梭隔开成多段。较优地,每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均勻分布。较优地,每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按均勻分布120°角均勻分布。较优地,内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和外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错位排列。较优地,设置有带螺纹的芯棒内腔,以便与外部部件螺纹连接。较优地,设置有连通芯棒内腔的芯棒气道。较优地,模头芯棒的下料端为圆锥状。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相应提供一种中空吹塑机,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所述型坯模头采用上述的模头芯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中空吹塑机模头芯棒采用多层设计,其中每一层分流道的间隙要比单层分流道的间隙小很多,所以可避免融胶因为压力不均勻而明显偏向某个一个方向,之后再经过分流梭的修复,在型坯下到口模时就会很均勻。这种模头芯棒有助于保证下料型坯的壁厚均勻,消除现有模头芯棒在生产工艺中造成产品出现融合纹的问题,由此大大提高了产品抗压、美观等方面性能,较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中空吹塑机模头芯棒一较优实施例的示意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1 图2中,有关附图标记为1、第一分流梭;2、第一分流道;3、第二分流梭;4、第二分流道;5、芯棒内腔;6、芯棒气道。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基本构思是,模头芯棒上设置多层分流道,以保证下料型坯壁厚均勻,避免产品出现融合纹。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不失一般性地,下面以两层分流道为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同时参见图1 图2,表示本专利技术中空吹塑机模头芯棒的一较优实施例。该模头芯棒沿模头芯棒主体的纵向设置两层分流道,即由第一分流梭1隔开的第一分流道2和由第二分流梭3隔开的第二分流道4,其中每层的分流梭按120°角均勻分布,两层分流梭则之间则错位分布。所述第一分流道2、第二分流道4及第一分流梭1、第二分流梭3 —般根据产品的容积和重量来确定;优选地,使第一分流道2的侧面面积第二分流道4的侧面面积保持一致。当融胶从第一分流道2和第二分流道4经过时,分别会被第一分流梭1和第二分流梭 3阻断,但有了第一分流道2和第二分流道4这双层流道的保护,融胶经过时不会被完全阻断,由此起到两层融胶互补的作用。如图2所示,模头芯棒下料端为圆锥状,上端则设置有带螺纹的芯棒内腔5,可与外部部件螺纹连接;一芯棒气道6穿透第一分流梭1、第二分流梭3后抵达芯棒内腔5,由此通入空气。本实施例采用双层流道和每层分流梭错位均勻分布的技术方案,可解决现有单层流道模头芯棒造成下料型坯的壁厚不均勻,瓶身容易出现明显融合纹的问题,这是因为现有的模头芯棒都采用单层流道设计,其流道间隙(内、外环直径差)比双层流道的间隙(内、外环直径差)大很多,融胶经过的时候会因压力的不均勻而偏向一个方向;本专利技术中采用双层流道设计,这两层流道的双层开口直径减小,融胶不会因为压力不均勻而明显偏向一个方向;再经过双层分流梭的修复,到型坯下到口模就会很均勻; 因而有助于保证下料型坯的壁厚均勻,消除现有模头芯棒在生产工艺中造成产品出现融合纹的问题,由此大大提高了产品抗压、美观等方面性能,较好地保证了产品质量。顺便说明的是根据以上实施例提及的原理,也可设计三层或三层以上流道结构; 但一般而言,这会增加加工成本和加工难度,也难以起到比两层层流道更好的效果,因而在此不推荐采用。在以上技术上,本专利技术的挤出型中空吹塑机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其中的型坯模头采用上述的模头芯棒。这种中空吹塑机下料型坯壁厚均勻,产品中不会出现融合纹问题,其抗压、美观性能好,产品质量较为 两意。以上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沿模头芯棒主体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层或两层以上分流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层分流道,且两层分流道的侧面面积相等。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每层分流道分别以一组分流梭隔开成多段。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每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均勻分布。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每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按均勻分布120°角均勻分布。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内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和外层分流道中的一组分流梭错位排列。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带螺纹的芯棒内腔,以便与外部部件螺纹连接。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设置有连通芯棒内腔的芯棒气道。9.如权利要求1 8任一项所述的模头芯棒,其特征在于,模头芯棒的下料端为圆锥状。10.一种中空吹塑机,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坯模头采用如权利要求1 9任一项所述的模头芯棒。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塑料机械设备,具体公开一种中空吹塑机及其模头芯棒。该模头芯棒中,沿模头芯棒主体的纵向设置有至少两层或两层以上分流道。该中空吹塑机包括挤出机及型坯模头、吹胀装置、合模机构、型坯厚度控制系统和传动机构,其中所述型坯模头采用上述的模头芯棒。本专利技术中空吹塑机模头芯棒采用多层设计,有助于保证下料型坯的壁厚均匀,避免产品出现融合纹,因而可提高产品抗压、美观等方面性能,较好地保证产品质量。文档编号B29C49/58GK102514178SQ20121000199公开日201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健杨智勇周术兵刘军何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资阳市雅之江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