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红叶李硬枝扦插出苗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65903 阅读:58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20: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促进红叶李硬枝扦插出苗的方法,包括苗床制作、基质消毒、扦插、插条的选择、生根糊剂的制作、插穗的处理、内设施、管理等步骤。本发明专利技术出苗早,扦插成活率高,省工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技术背景红叶李为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其生长期嫩枝、叶片、花萼、雌蕊及果实都是紫红色,叶卯形至倒劈形,基部圆形,叶缘有锯齿,叶背中脉基部有柔毛,平均叶中轴长6cm以上。3-4月花叶同放,花常单朵生于叶腋,白色或淡粉红色,花径2. 5cm左右,花后结近球形小果,果期6 7月。萌蘖性强,对有害气体有一定的抗性。是集绿化、观赏为一体的不可多得的彩色树种。其繁殖手段主要为嫁接与秋冬季硬枝扦插。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出苗期短、成活率高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 (1)苗床制作苗床四周与底面采用水泥制作,底面留排水管,排水管内口上铺纱网以防基质漏入管中,外口用塞子封住,外部气温在10°c以上时打开塞子,下午3点时封住塞子;苗床宽MOcm,用水泥分隔成多个120cmX 120cm小苗床,每个苗床留3个与排水管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直径为5cm ;通过水泥的白天吸热、晚上散热的功效加上排水口的开关调节使此苗床平均可提高地温3-5°C,同时还增强基质的透气能力,对插条的生根与根系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出苗期缩短。(2)基质消毒将珍珠岩与蛭石按重量比1:1拌好,采用50% (重量浓度)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浇消毒,覆膜一周待用;(3)扦插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扦插;太早容易腐烂影响成活率,太晚温度低根系生长不好。(4)插条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mm至IOmm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长,其下端斜剪45°,上端平剪,并且保留3飞片叶,以30枝为1组捆好,浸水12小时;(5)生根糊剂的制作将IBA、6-BA与水配置混合液体,其中IBA为500mg/kg、6_BA为 lmg/kg,其余为水;然后拌黄土制作成糊状;(6)插穗的处理将浸好的扦插条基部蘸生根糊剂,蘸取深度为2cm,然后扦插于苗床, 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2 ;(7)内设施苗床上搭60cm高内小拱棚,覆薄膜,安装地插式微喷设备,喷施半径半径为7(T100 cm ;通过开闭排水口和喷水雾来调节气温;(8)管理扦插后第一次浇透水,以后为喷水雾,保持湿度为70、0%,温度为15l8°C; 待新根形成后每天早10时喷水,每周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一次。3本专利技术主要利用植物组织细胞可在植物激素的刺激下,产生根原基,并被激活发根的原理,再通过苗床的特殊制作与扦插,通过合理温湿度的调节使其根系在秋冬季保持良好的活性状态,达到缩短扦插出苗期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一是出苗早,一般第二年2月底就可出苗,较常规扦插早出苗30天;二是扦插成活率高,我们实验的数据可达94. 2% ;三是成苗好,根长、根数与常规相比都要好,苗壮。四是工效高,插穗不用越冬窖藏,省工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一种,包括下列步骤(1)苗床制作苗床四周与底面采用水泥制作,底面留排水管,排水管内口上铺纱网以防基质漏入管中,外口用塞子封住,外部气温在10°c以上时打开塞子,下午3点时封住塞子;苗床宽MOcm,用水泥分隔成多个120cmX 120cm小苗床,每个苗床留3个与排水管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直径为5cm ;通过水泥的白天吸热、晚上散热的功效加上排水口的开关调节使此苗床平均可提高地温3-5°C,同时还增强基质的透气能力,对插条的生根与根系的生长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使出苗期缩短。(2)基质消毒将珍珠岩与蛭石按重量比1:1拌好,采用50% (重量浓度)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浇消毒,覆膜一周待用;(3)扦插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扦插;太早容易腐烂影响成活率,太晚温度低根系生长不好。(4)插条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mm至IOmm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0厘米至12厘米长,其下端斜剪45°,上端平剪,并且保留3飞片叶,以30枝为1组捆好,浸水12小时;(5)生根糊剂的制作将IBA、6-BA与水配置混合液体,其中IBA为500mg/kg、6_BA为 lmg/kg,其余为水;然后拌黄土制作成糊状;(6)插穗的处理将浸好的扦插条基部蘸生根糊剂,蘸取深度为2cm,然后扦插于苗床, 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2 ;(7)内设施苗床上搭60cm高内小拱棚,覆薄膜,安装地插式微喷设备,喷施半径半径为7(T100 cm ;通过开闭排水口和喷水雾来调节气温;(8)管理扦插后第一次浇透水,以后为喷水雾,保持湿度为70、0%,温度为15l8°C; 待新根形成后每天早10时喷水,每周喷70% (重量浓度)甲基托布津或50% (重量浓度)多菌灵800倍液一次。权利要求1. 一种,其特征是包括下列步骤(1)苗床制作苗床四周与底面采用水泥制作,底面留排水管,排水管内口上铺纱网以防基质漏入管中,外口用塞子封住,外部气温在10°c以上时打开塞子,下午3点时封住塞子;苗床宽MOcm,用水泥分隔成多个120cmX 120cm小苗床,每个苗床留3个与排水管相通的排水口,排水口直径为5cm;(2)基质消毒将珍珠岩与蛭石按重量比1:1拌好,采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喷浇消毒,覆膜一周待用;(3)扦插在10月底至11月初进行扦插;(4)插条的选择选择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直径3mm至IOmm的一年生枝条,剪成10 厘米至12厘米长,其下端斜剪45°,上端平剪,并且保留3飞片叶,以30枝为1组捆好,浸水12小时;(5)生根糊剂的制作将IBA、6-BA与水配置混合液体,其中IBA为500mg/kg、6_BA为 lmg/kg,其余为水;然后拌黄土制作成糊状;(6)插穗的处理将浸好的扦插条基部蘸生根糊剂,蘸取深度为2cm,然后扦插于苗床, 扦插深度为插条的1/2 ;(7)内设施苗床上搭60cm高内小拱棚,覆薄膜,安装地插式微喷设备,喷施半径半径为7(T100 cm ;通过开闭排水口和喷水雾来调节气温;(8)管理扦插后第一次浇透水,以后为喷水雾,保持湿度为70、0%,温度为15l8°C; 待新根形成后每天早10时喷水,每周喷70%甲基托布津或50%多菌灵800倍液一次。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包括苗床制作、基质消毒、扦插、插条的选择、生根糊剂的制作、插穗的处理、内设施、管理等步骤。本专利技术出苗早,扦插成活率高,省工且操作简便,成本低,易于推广。文档编号A01G9/24GK102511299SQ201210001499公开日2012年6月27日 申请日期2012年1月5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5日专利技术者冒洪波, 张健, 徐建平, 李敏, 李玉娟, 谈峰, 陈惠 , 马祥建 申请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娟张健李敏冒洪波谈峰陈惠徐建平马祥建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