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双气溶胶容器及其制造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6549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8 14:08
提供一种通过防止插入内袋时产生内袋变形、皱褶及裂纹,不降低内袋品质、生产性优异、且制造成本便宜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一种由具有胴部及从该胴部缩径的口部或/及肩部的金属容器、和插入该金属容器并具有胴部和口部的内袋构成,在所述金属容器和内袋之间存在推进剂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该方法用多个拉伸模具对罐支持体支持的有底筒状罐体上部实施拉伸加工,金属容器成型之后,利用具有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插入杆的内袋插入专用机,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双气溶胶容器及其制造装置。具体涉及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时内袋负担小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使用该制造方法的双气溶胶容器、以及该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中所用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装置。
技术介绍
当前公知的双气溶胶容器为由金属容器及插入该金属容器内的内袋构成,在内袋内填充内容物,在金属容器内的金属容器和内袋之间的间隙填充加压剂。该双气溶胶容器由于可以将通过加压剂分离并吐出内容物,所以可以使用各种内容物用于各种用途。另外, 通过选择内袋材料,可以将腐蚀金属容器的材料用作内容物。这样的双气溶胶容器存在制造缺陷,例如在金属容器内插入内袋的工序。S卩,一般是从金属容器口部插入内袋,但如果为了从金属容器口部简便地插入内袋而使内袋尺寸变小,则内容物的填充量受限。另一方面,如果为了使内容物的填充量多而使内袋尺寸大于金属容器的开口部,则如图15所示,或者如专利文献1,不得不将内袋100折叠或变形之后插入金属容器102内,导致内袋100承受很大的负荷。其结果是,内袋产生裂纹,内袋变形或品质下降。另外,当前这样的工序是手工作业进行的,因此插入作业效率低。另外,如图16 所示,公知的方法还有作业人员推挽插入杆101,将内袋100插入金属容器102内的方法。 在此,公知的方法还有使用漏斗状拉伸模具103,一边拉伸内袋外径一边插入的方法(专利文献2)。另外,公知的方法还有不是从金属容器的开口部插入内袋,而是在金属容器成型之前插入有底筒状罐体,之后拉伸该罐体的开口部使金属容器成型,从而制造双气溶胶容器的方法。(专利文献3)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特开2003-170977号公报专利文献2 特开2005-289478号公报专利文献3 专利第3879049号
技术实现思路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但是,如上所述,在图15、图16中内袋品质存在问题。而且,如图16所示那样通过手工作业推挽插入杆来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时,插入速度、插入力量及插入方法根据操作人员而不同,存在各种问题,如操作人员捅破内袋底部,或内袋以破坏状态插入金属容器,或内袋以偏离状态插入金属容器。另外,如图15、图16所示,将内袋悬挂于金属容器的类型,因内袋的插入距离比较小而对内袋的负荷小,但如专利文献1,将内袋放置在金属容器底部的类型,存在因内袋的插入距离变大而对内袋的负担变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止插入内袋时产生内袋变形、皱褶及裂纹等内袋损坏,不降低内袋品质、生产性优异、且制造成本便宜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用该制造方法制造的双气溶胶容器以及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装置。(二)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一实施例为由具有胴部及从该胴部缩径的口部或/及肩部的金属容器、和插入该金属容器并具有胴部和口部的内袋构成,在所述金属容器和内袋之间存在推进剂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多个拉伸模具对罐支持体支持的有底筒状罐体上部实施拉伸加工,金属容器成型之后,通过具有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插入杆的内袋插入专用机,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这样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利用内袋插入专用机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该内袋插入专用机具备所述插入杆,以及具有使该插入杆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凸轮机构的驱动装置。另外,内袋插入专用机也可以是具备插入杆,以及具有使该插入杆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空压或油压气缸的驱动装置;也可以是具备插入杆,以及使该插入杆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电动执行机构;也可以是具备插入杆,以及具有使该插入杆以规定速度、规定按压力往返运转的曲柄机构的驱动装置。另外,也可以是利用具备保持有底筒状罐体的罐支持体、和多个拉伸模具的缩口机,用所述多个拉伸模具对所述罐支持体支持的有底筒状罐体上部实施拉伸加工,使所述金属容器成型。本专利技术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二实施例由具有胴部及从该胴部缩径的口部或/及肩部的金属容器、和插入该金属容器并具有胴部和口部的内袋构成,在所述金属容器和内袋之间存在推进剂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多个拉伸模具对罐支持体支持的有底筒状罐体上部实施拉伸加工,金属容器成型之后,利用筒状内袋诱导装置,将所述内袋向金属容器方向按压并插入金属容器内。所述筒状内袋诱导装置为设置在与所述金属容器同轴上,形成内面直径朝金属容器侧缩小的锥部,并且金属容器侧的开口端内径与金属容器的口部内径实质上相同。特别是,在金属容器内放置了所述内袋时,内袋口部前端比金属容器口部的端面开口部突出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内袋的插入初期,使金属容器口部的端面开口部与内袋诱导装置的侧面实质上邻接,以便金属容器口部的端面开口部与内袋诱导装置的中心轴实质上相同,在内袋的插入终期,将金属容器口部的端面开口从内袋诱导装置的侧面分离。这样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优选为双气溶胶容器的金属容器的胴部外径Dl 为25mm彡Dl彡30mm,所述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为18mm彡S彡22mm,所述内袋的胴部外径 dl为20mm彡dl彡23mm,所述内袋诱导装置内面相对中心轴的角度Y为20度彡γ彡30 度。在此,内袋的胴部外径dl与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的关系为dl ^ S。一种使用这样的内袋诱导装置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优选为所述内袋诱导装置的内面从上游依次由筒部和锥部构成,所述金属容器的胴部外径Dl为50mm<Dl,所述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为25mm > S,所述内袋的胴部外径dl为35mm彡dl,所述内袋诱导装置的锥部的角度σ为20度< σ <30度。在此,内袋的胴部外径dl与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的关系为dl彡S。另外,优选为内袋诱导装置的锥部依次由锥角大的第一锥部、锥角小于第一锥部的第二锥部构成。特别优选所述金属容器的胴部外径Dl为35mm ^ Dl ^ 53mm,所述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为24mm彡S彡^mm,所述内袋的胴部外径dl为32. 5mm彡dl彡41mm, 所述第一锥部相对中心轴的角度α为45度< α < 55度,所述第二锥部相对中心轴的角度β为20度< β <30度。在此,内袋的胴部外径dl与金属容器的口部外径S的关系为 dl 彡 S。本专利技术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的第三实施例由具有胴部及从该胴部缩径的口部或/及肩部的金属容器、和插入该金属容器并具有胴部和口部的内袋构成,在所述金属容器和内袋之间存在推进剂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用多个拉伸模具对罐支持体支持的有底筒状罐体上部实施拉伸加工,金属容器成型之后,在将所述内袋向金属容器方向按压并插入之前的期间,用抽真空装置抽去内袋内空气,使内袋变形的同时, 插入金属容器内。本专利技术的双气溶胶容器的制造方法,也可以是在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之前,在口部外周邻接卷绕物,将口部的一部分拉伸得更深,也可以是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之后,在口部外周邻接卷绕物,将口部的一部分拉伸得更深。本专利技术的双气溶胶容器的阀门的固定方法,例举有将内袋插入金属容器内之后, 在金属容器内插入阀门,将阀门向金属容器侧扣压的方法,或者将内袋插入所述金属容器内之后,在金属容器内插入阀门,将上盖盖在该阀门及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多优末永治行泽田孝美大角正人
申请(专利权)人:武内普莱斯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