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建材、冶金等行业中磨矿用筒形球磨机的专利技术。现行球磨机由筒体、衬板等组成,筒体内安装有单层隔仓板及平板状磨尾筛板。在生产使用中提高磨机台时产量,常会导致其出磨成品的细度变粗,为保证成品细度,又引起产量下降,且细度不易稳定控制。形成了提高产量导致细度变粗,降低细度又引起产量下降能耗增加这一恶性循环。究其原因,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一般是恒定的,加大喂料量将使物料流速增大,导致物料在磨内停留时间减少,因而“跑粗”。另外,在尾仓出口区域,由于物料已变极细,流动性好,流速快。物料在接近尾仓筛板区域与远离磨尾筛板同样一段区域停留时间相比要少得多。通过对筛析曲线分析,物料在这一区域的研磨是低效或无效的。进入磨机也可明显观察到该区域(段)球料比相对较大。这一区域称之为“失效区”。为解决上述问题,前苏联的1024101号苏联著作证明书(见83年6月23日第23期“专利技术、创造、工业样品、商标”通报)公开了一种垂直于筒体纵轴的环形隔板,其技术特征是隔板中一部分隔板的内径较小而带孔,其余隔板内径较大,不带孔,是实体的。带孔的和不带孔的隔板相间安装。另外,在中国专利公报1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球磨机,由进料端、筒体、衬板等组成,其特征在于磨内安装有迷宫式隔仓板、迷宫式挡料圈、迷宫式磨尾筛板,它们分别由扇形子母板组成,子母板上有若干迷宫式风孔。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