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马铃薯中耕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60591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4 17: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中期田间管理的新型马铃薯中耕机,其包括机架a、机架b、锄草培土装置及筑垄整形装置;所述机架b通过仿形弹簧及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机架a的后侧;所述机架a上固定连接着锄草培土装置,机架a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机架b上固定连接着筑垄整形装置。在作业时,中耕机在拖拉机牵引下行进,仿形弹齿在垄沟内开出三条浅沟,便于除草以及培土犁铧进行作业,该部件的仿形功能可松土、培土的一致性。培土犁铧将垄沟内的土壤翻起,对马铃薯幼苗进行培土,同时进行了除草作业,尾部整形部件将培土后的马铃薯垄进行修整,整形机构高度可调,适应不同马铃薯生长期的作业要求,满足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的农艺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业机械设备,尤其是一种用于马铃薯生产中期田间管理的新型马铃薯中耕机
技术介绍
马铃薯是我国第四大作物,种植面积大,鲜薯产量居世界首位,马铃薯在农业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实现马铃薯生产机械化,无疑会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对于马铃薯生产中期的松土、锄草、培土等中耕作业是马铃薯生长期间关键作业环节,可消除杂草、防旱保墒、疏松土壤、提高地温。因此,合理的中耕培土可以有效地改善马铃薯生长发育所需的土、 水、气、热等条件,促进作物生长;但马铃薯中耕作业费工、费时、农时时间短、劳动强度大, 因此,大规模马铃薯种植农场迫切需要可靠性好、适合马铃薯农艺的中耕作业机具,以提高马铃薯生产的作业效率和经济效益,而目前国内还没有专门适用于马铃薯中耕作业使用的中耕机,本机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弥补国内空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一次完成松土、锄草、培土筑垄作业马铃薯中耕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按如下方式实现的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马铃薯中耕机包括机架a、机架b、锄草培土装置及筑垄整形装置;所述机架b通过仿形弹簧及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机架a的后侧;所述机架a上固定连接着锄草培土装置,机架a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板;所述机架b上固定连接着筑垄整形装置。所述锄草培土装置包括若干锄草培土单元;所述锄草培土单元包括锄草松土机构、培土犁铧、铰支连接板、固定调节板及横梁连接板;所述锄草松土机构与横梁连接板固定连接,位于锄草培土装置的前端;所述固定调节板上设置有若干深度调节孔a及若干角度调节孔a,其固定连接于横梁连接板上;所述培土犁铧上设置有深度调节孔b及角度调节孔b,并通过深度调节螺栓及角度调节螺栓与固定调节板连接,培土犁铧位于锄草松土机构之后;所述铰支连接板一端与锄草松土机构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调节板连接;所述横梁连接板固定连接于机架a的横梁上。所述锄草松土机构包括连接机架、S型弹齿、横向调节板及高度调节板;S型弹齿固定连接于横向调节板上,可沿横向调节板左、右移动;横向调节板上固定连接着高度调节板,高度调节板固定连接于连接机架上的卡槽内,并可沿卡槽上、下移动,从而其可针对不同地区及不同品种的马铃薯种植农艺进行调整;所述锄草松土机构中S型弹齿的位置分前后两部分固定连接于连接机架上;S型弹齿采用的材料为60SiMn5,其硬度为40-42HRC,采用IS05678-1993标准制造,在工作时会产生脉冲振动,从而使表土达到精耕细作的效果。所述培土犁铧包括左侧培土犁铧、右侧培土犁铧及中间培土犁铧;所述左侧培土犁铧由调节立柱、培土犁铧右翼、培土犁铧右尾翼、培土犁铧头c及挡土板固定连接构成;所述右侧培土犁铧由调节立柱、培土犁铧左翼、培土犁铧左尾翼、培土犁铧头a及挡土板固定连接构成;所述中间培土犁铧由调节立柱、培土犁铧左翼、培土犁铧左尾翼、培土犁铧右翼、培土犁铧右尾翼及培土犁铧头b固定连接构成;所述调节立柱上设置有深度调节孔b及角度调节孔b。所述筑垄整形装置包括若干筑垄整形铲及平土板;所述筑垄整形铲包括整形铲右翼及固定连接于整形铲右翼前端的铲头a和固定连接于整形铲右翼尾部的整形铲翼调节板a,还包括整形铲左翼及固定连接于整形铲左翼前端的铲头b和固定连接于整形铲左翼尾部的整形铲翼调节板b ;所述整形铲右翼与整形铲左翼之间通过铰支长螺栓连接,二者可绕铰支长螺栓转动;所述机架b上设置有整形角度调节孔,整形铲翼调节板a及整形铲翼调节板b可通过整形角度调节孔与机架b固定连接;所述平土板连接于各筑垄整形铲之间;该结构的筑垄整形装置其可对垄宽及垄高进行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地区适应性; 平土板可以拆解,从而可针对不同生长期的马铃薯进行中耕作业,并且保证了在中耕作业的时候不伤害秧苗的目的。所述机架b上还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所述角度调节装置包括一长度调节螺杆,长度调节螺杆一端通过一竖板与机架b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竖板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马铃薯中耕机可一次完成松土、锄草、薯垄整形等作业,作业效率高。松土深度和薯垄高度、宽度可调,仿形弹齿和培土犁铧易更换, 结构简单、维修保养方便。该机在马铃薯出苗前和出苗后均可使用,主要作用是耢掉表土、 提高地温、保墒松土及薯垄整形。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锄草松土机构在机架上的装配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筑垄整形装置装配结构示意图图4是中间锄草培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右侧锄草培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中间培土犁铧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右侧培土犁铧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筑垄整形铲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a2锄草松土机构3培土机构4仿形弹簧5角度调节装置6筑垄整形装置7筑垄整形铲8横梁9高度调节板a10中间S型弹齿11高度调节板b12左侧S型弹齿13横向调节板14培土犁铧15横梁连接板16角度调节螺栓17深度调节螺栓18固定调节板19铰支连接板20右侧S型弹齿21培土犁铧头a22培土犁铧左翼23培土犁铧左尾翼24调节立柱25挡土板26培土犁铧右翼27培土犁铧右尾翼观培土犁铧头b 四整形铲右翼30铲头a31铲头b32整形铲左翼 33平土板34连接板35整形角度调节孔36机架b37整形铲翼调节板b 38铰支长螺栓 39整形铲翼调节板a40护板41深度调节孔b 42角度调节孔b43深度调节孔a 44角度调节孔a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图2及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新型马铃薯中耕机包括机架a(l)、机架 b (36)、锄草培土装置及筑垄整形装置(6);机架b (36)通过仿形弹簧(4)及连接板(34)固定连接于机架a(l)的后侧;机架a(l)上固定连接着锄草培土装置,机架a(l)的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护板GO);机架b (36)上固定连接着筑垄整形装置(6);机架b (36)上还固定连接有角度调节装置(5),角度调节装置( 包括一长度调节螺杆,长度调节螺杆一端通过一竖板与机架b (36)连接,另一端通过一竖板与连接板(34)固定连接。所述锄草培土装置包括若干锄草培土单元;所述锄草培土单元包括锄草松土机构 O)、培土犁铧(14)、铰支连接板(19)、固定调节板(18)及横梁连接板(1 ;所述锄草松土机构( 与横梁连接板(1 固定连接,位于锄草培土装置的前端;所述固定调节板(18)上设置有若干深度调节孔乂4 及若干角度调节孔a(44),其固定连接于横梁连接板(1 上; 所述培土犁铧(14)上设置有深度调节孔M41)及角度调节孔b (42),并通过深度调节螺栓 (17)及角度调节螺栓(16)与固定调节板(18)连接,培土犁铧(14)位于锄草松土机构O) 之后;所述铰支连接板(19) 一端与锄草松土机构( 连接,另一端与固定调节板(18)连接;所述横梁连接板(1 固定连接于机架a(l)的横梁(8)上。锄草培土单元分为中间锄草培土单元、右侧锄草培土单元及左侧锄草培土单元; 如图4所示,中间锄草培土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其包括高度调节板a(9)、高度调节板b(ll)、 中间S型弹齿(10)、左侧S型弹齿(12)、右侧S型弹齿(20)、横向调节板(13)、培土犁铧 (14)、铰支连接板(19)、固定调节板(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王泽群杨德秋高波刘金锁
申请(专利权)人:中机美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