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59557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4 06: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包括:第一库体;第二库体;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二毛细管、二蒸发器、四电磁阀、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干燥过滤器、其中一所述毛细管、其中一所述蒸发器、其中二所述电磁阀与气液分离器构成第一回路;压缩机、冷凝器、干燥过滤器、另一所述毛细管、另一所述蒸发器、另二所述电磁阀与气液分离器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的至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一库体内,所述第二回路的至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库体内;控制系统包括人机界面、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模块、一变频器。相比现有技术,实现同时满足制冷专业及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需要。(*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用实训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中职和高等教育的发展,为了提高学员的动手操作能力,同时提高学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各种实训装置显得尤其重要。目前,有关制冷实训系统及装置,大部分集中在空调及中央空调方面,而在冷库方面的实训装置,一般包括装配式库体、 制冷机组、蒸发器、电控系统,及其它附属装置,然而其制冷系统和电控系统功能单一,尤其电控系统相对简单,没有配置复杂的控制设备,如此使得冷库方面的实训装置使用范围小, 只适合制冷专业的实训教学,很难满足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能同时满足制冷专业及电气自动化专业教学需要的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包括一第一库体;一第二库体;一制冷系统,所述制冷系统包括一压缩机、一冷凝器、一干燥过滤器、二毛细管、二蒸发器、四电磁阀、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所述干燥过滤器、其中一所述毛细管、其中一所述蒸发器、其中二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构成第一回路,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 所述干燥过滤器、另一所述毛细管、另一所述蒸发器、另二所述电磁阀与所述气液分离器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的至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一库体内,所述第二回路的至少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第二库体内;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人机界面端、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功能模块、一变频器,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与所述人机界面端及所述变频器形成通信连接,且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四电磁阀的开闭,所述变频器用于控制所述压缩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相比现有技术,通过设有所述第一库体、 所述第二库体,对应每一库体所在的制冷回路分别设有两电磁阀,利用电磁阀的不同组合, 并通过控制系统的可编程序控制器控制所述四电磁阀的开闭,以改变库温或改变制冷系统的不同路径,做到二库五种模式运行,从而使得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集制冷系统、先进控制系统于一体的实训装置,从而能很好地满足制冷专业及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需要。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制冷系统结构图。图2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制冷系统模式(一 三)流程图。图3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制冷系统模式(四)流程图。图4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制冷系统模式(五)流程图。图5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控制系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1至图6所示,为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的具体实施例,其包括第一库体1、第二库体2、一制冷系统以及一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对所述制冷系统进行控制,以实现所述制冷系统对所述第一库体1及所述第二库体2的温度调节。如图1所示,所述制冷系统包括压缩机3、冷凝器4、干燥过滤器5、一号电磁阀6、 一号三通连接器7、一号调压阀8、二号电磁阀9、一号毛细管10、一号蒸发盘管11 (即蒸发盘管机组)、三号电磁阀12、二号三通连接器13、气液分离器14、二号调压阀15、四号电磁阀 16、二号毛细管17、二号蒸发盘管18(即蒸发盘管机组)、五号电磁阀19,其中,所述压缩机3、所述冷凝器4、所述干燥过滤器5、所述一号电磁阀6、所述一号三通连接器7、所述一号调压阀8、所述二号电磁阀9、所述一号毛细管10、所述一号蒸发盘管11、所述三号电磁阀12、 所述二号三通连接器13、所述气液分离器14构成第一回路,所述第一回路的所述一号蒸发盘管11位于第一库体1内,以对所述第一库体1实现温度调节;所述压缩机3、所述冷凝器4、所述干燥过滤器5、所述一号电磁阀6、所述一号三通连接器7、所述二号调压阀15、所述四号电磁阀16、所述二号毛细管17、所述二号蒸发盘管18、所述五号电磁阀19、所述二号三通连接器13、所述气液分离器14构成第二回路,所述第二回路的所述二号蒸发盘管18位于所述第二库体2内,以对所述第二库体2实现温度调节。此外,在所述第一回路及所述第二回路的共有部分还设有SP3压力传感器(L) 20及SP4压力传感器(H) 21。其中,所述一号及二号蒸发盘管(11,18)也可以为其他类型的蒸发器;所述一号电磁阀6为所述第一回路及所述第二回路共有,为总电磁阀。如图2所示,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一人机界面端(即HMI,后述为HMI表示)、一可编程序控制器(即PLC,后述为PLC表示)、功能模块、一变频器,所述可编程序控制器与所述人机界面端及所述变频器形成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中所述HMI为一触摸屏,所述变频器为 MD280(320)变频器。结合图1至图6所示,所述PLC是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一号至五号电磁阀(6,9, 12,16,19)的开闭,并与HMI和MD280进行通信及参数的修改;M拟80 (320)变频器,主要任务是控制所述压缩机3改变其运行频率;所述HMI对运行中各种温度、电压、电流、频率等参数的设置及控制和监控起重要作用;H2U-4PT、H2U-4A/D、H2U-4D/A分别是温度模块,模数转换,数模转换的关键器件,是数据采集及调速的关键,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其他类型的温度模块、模数转换模块及数模转换模块;制冷剂采用R22,冷库工作在-20°C 10°C范围内;所述电磁阀是控制二库“五模式”的关键组成器件,直接由H2U-PLC控制,HMI 设定运行模式;三方通信模式采用M0DBUS-RTU协议,HMI与PLC与M拟80 (320)通信控制。当运行本技术可编程序冷冻冷藏自控装置,以实现二库“五模式”,具体如下第一模式所述第一库体1在所述HMI设定为高温库(+5°C ),所述第二库体2在所述HMI设定为低温库(_20°C ),该设定是通过M0DBUS-RTU协议对PLC进行温度设定。工作原理在HMI上设定的按钮发出启动信号,当冷库运行工作温度由PtlOO传感器采集温度信号送H2U-4PT模块进行数据处理,经数据处理后传送PLC进行逻辑运算处理,其数据经 H2U-4D/A将数据量转模拟量控制MD280 (320),MD280 (320)控制压缩机的工作。制冷运行中的压力控制信号由压力传感器SP3和SP4采集,压力信号经H2U-4A/D进行数据处理,其参数结果数据(D)送PLC进行逻辑处理控制,若运行压力不正常,PLC将关闭MD^O (320), 使压缩机停止工作。当所述第一库体1温度达到设定目标(+5°C )后,PLC将关闭所述二号及三号电磁阀(9,12),所述四号及五号电磁阀(16,19)继续低温运行,当所述第二库体2工作温度也达到设定目标(_20°C )后,PLC也将关闭四号及五号电磁阀(16,19),第一个工作阶段到温。当库内温度上升达到设定值后,PLC进行逻辑处理并将再次打开二号和三号电磁阀(9,12)或四号和五号电磁阀(16,19)进行保温及循环控制。若运行中控制温度有修改或调整,则通过HMI进行重新数据设定,由M0DBUS-RTU协议进行通信以达到新的控制目的。系统流程如图2所示。第二个模式组合两个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刘荣京温惠萍陈北贵蔡汉达林炳宏李集祥
申请(专利权)人:韶关市第二技师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