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55528 阅读:19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3 09:5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包括两根L型折弯的钳臂,两根钳臂折弯处通过铰轴Ⅲ连接,钳臂的上端分别设有铰轴Ⅱ,钳臂的下端为夹持部,铰轴Ⅱ分别通过连接杆与铰轴Ⅰ相连接,铰轴Ⅰ上设有挂环。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把锻造完成的环锻件搬运至下一工作地点进行处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一种吊钩钳,特别是指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
技术介绍
在环锻件的锻造过程中,锻造结束后需要把环锻件搬运至下一工作地点进行处理,而刚锻造结束的环锻件由于温度高且质量重,不适于人工搬运,所以需要吊用工具进行吊运,这就需要一种专门的吊用夹具,而目前的吊用夹具大多结构过于复杂且不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操作,结构简单的锻件用吊钩钳。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包括两根L型折弯的钳臂,两根钳臂折弯处通过铰轴III连接,钳臂的上端分别设有铰轴II,钳臂的下端为夹持部,铰轴II分别通过连接杆与铰轴I相连接,铰轴I上设有挂环。所述钳臂的夹持部尾部呈外勾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的吊钩钳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使用成本低,该吊钩钳尾部呈外勾形,夹持更加牢固,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的结构示意图中1、铰轴II,2、连接杆,3、挂环,4、铰轴I,5、钳臂,6、铰轴III,7、夹持部。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一种锻件用吊钩钳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包括两根L型折弯的钳臂5,两根钳臂5的折弯处通过铰轴III 6连接,钳臂的上端分别设有铰轴II 1,钳臂5的下端为夹持部7,铰轴II 1分别通过连接杆2与铰轴I 4相连接,铰轴I 4上设有挂环3,所述钳臂5的夹持部7尾部呈外勾形。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吊运环锻件时,将上述的吊钩钳下端置于环锻件的中心孔中,将挂环3与吊机相连接,拉伸挂环3,挂环3向上运动,因两连接杆2分别与两钳臂5通过铰轴II 1相连接,当挂环3向上运动时,铰轴II 1分别带动连接杆2与钳臂5上端向内靠拢,由于钳臂5为L型,钳臂5上端分别向内靠拢时,其下端的夹持部7分别向外运动将环锻件夹持住,而且其夹持部7尾部呈外勾形,从而能更牢固的夹持环锻件,从而增强了安全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上述的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技术创造的原理及其功效,以及部分运用的实施例,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包括两根L型折弯的钳臂,其特征在于两根钳臂折弯处通过铰轴III连接,钳臂的上端分别设有铰轴II,钳臂的下端为夹持部,铰轴II分别通过连接杆与铰轴I相连接,铰轴I上设有挂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锻件用吊钩钳,其特征在于所述钳臂的夹持部尾部呈外勾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锻件用吊钩钳,包括两根L型折弯的钳臂,两根钳臂折弯处通过铰轴Ⅲ连接,钳臂的上端分别设有铰轴Ⅱ,钳臂的下端为夹持部,铰轴Ⅱ分别通过连接杆与铰轴Ⅰ相连接,铰轴Ⅰ上设有挂环。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把锻造完成的环锻件搬运至下一工作地点进行处理,结构简单,便于操作。文档编号B66C1/54GK102502398SQ201110345598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5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5日专利技术者盛雪华, 钱建石 申请人:张家港海锅重型锻件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盛雪华钱建石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海锅重型锻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