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层梁上型钢混凝土柱纵向钢筋并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53888 阅读:593 留言:1更新日期:2012-06-23 00: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转换层梁上型钢混凝土柱纵向钢筋并焊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2)将多组并筋均匀焊接到耳板外侧。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降低焊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梁柱节点处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梁柱节点钢筋处理方法,特别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高层建筑物某楼层的上部与下部因平面使用功能不同,该楼层上部与下部采用不同结构类型,并通过该楼层进行结构转换,则该楼层称为转换层。在实际施工过程中,转换层梁上会设有多根起支撑作用的型钢混凝土柱,而混凝土柱的柱筋常常要利用耳板与大梁连接,即在大梁上设置耳板,并将竖向柱筋与耳板焊接, 从而实现柱筋与大梁的连接。请参见图1,其为现有转换层梁上的型钢混凝土柱柱筋的焊接示意图,多根竖向的柱筋1分焊在耳板2的内外两侧,且柱筋1之间均间隔一定距离。但是,由于中间十字钢柱 3的存在,耳板2与十字钢柱3间的操作空间非常有限,使焊接在耳板2内侧的柱筋1很难操作,不仅焊接质量难以得到保障,还降低了施工速度,导致整个施工工期的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以解决现有转换层梁上的型钢混凝土柱柱筋焊接难度大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 将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2)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进一步的,在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进一步的,在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柱筋。进一步的,并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7倍的柱筋直径。本专利技术另提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将部分柱筋中的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2)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进一步的,在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进一步的,在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一根柱筋。进一步的,并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7倍的柱筋直径。进一步的,柱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柱筋直径。相对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将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柱焊接在耳板内侧的柱筋转移焊接到耳板的外侧,从而降低焊接难度,提高了施工效率,确保了梁柱节点出钢筋施工质量。2、本专利技术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填板,保证了耳板内外侧的平衡以及结构强度。3、本专利技术在便于操作的前提下,在耳板内侧的四个转角处分别焊接四根柱筋,这样能进一步保证混凝土柱的结构强度。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转换层梁上的型钢混凝土柱柱筋的焊接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实施例流程图;图3为通过第一实施例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效果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实施例流程图;图5为通过第二实施例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效果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并筋及柱筋与耳板的焊接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主要思想是将转换层型钢混凝土柱焊接在耳板内侧的柱筋采用并筋的方式焊接到耳板的外侧,从而降低焊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具体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请参见图2,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S21,将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S22,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S23,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柱筋。S24,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请结合参见图3,其为通过本实施例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效果图。由于将原来焊接在耳板2内侧的柱筋1转移到了耳板2外侧,会导致焊接在耳板2外侧的柱筋1增多,若依然按照单根柱筋1与耳板2焊接的方式,则必然会造成柱筋1之间间隔距离过小,导致柱纵向钢筋间距无法满足规范规定的50mm最小间距。因此本实施例将柱筋1两两焊接合并后,再均勻焊接到耳板2外侧,这样便能使并筋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隔,且符合规范规定。此外,由于耳板2内侧焊接的柱筋1很少(本实施例只有四个转角处的四根柱筋 1),容易造成耳板2内外侧的受力不平衡,因此本实施例在耳板2与十字钢柱3之间加设填板4,这样在焊接钢筋以及为型钢混凝土柱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始终能保持耳板2内外侧的平衡。另外,由于耳板2内侧四个转角处的空间较大,在便于操作的前提下,在焊接耳板 2外侧的并筋之前,在耳板2内侧的四个转角处分别焊接四根柱筋1,这样能进一步保证混凝土柱的结构强度。实施例二请参见图4,其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实施例流程图,其包括以下步骤S41,将部分柱筋中的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S42,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S43,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柱筋。S44,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请结合参见图5,其为通过本实施例焊接方法焊接后的效果图。与图3相比,本实施例耳板2的外侧不仅焊接了并筋,也焊接了单根柱筋,且均勻排放。在实际施工过程中, 可能会受到结构限制,或者柱筋数量有限等原因,在耳板外侧的一些位置只需要焊接单根柱筋1即可。另外,本实施例在耳板2与十字钢柱3之间也加设有填板4,在耳板2内侧的四个转角处也分别焊接四根柱筋1,均与实施例一中所起的作用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值得注意的是,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柱筋1与耳板2要有足够的焊接长度,如图6 所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是,由两根柱筋1组成的并筋与耳板2的焊接长度不小于7倍的柱筋1 直径,单根柱筋1与耳板2的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柱筋1直径。以上公开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本专利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只要不超出所附权利要求书所述范围,都应落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 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将多组并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柱筋。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并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7倍的柱筋直径。5.一种,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部分柱筋中的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耳板与十字钢柱之间加设一块以上填板。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在将一组以上并筋与一根以上柱筋均勻焊接到耳板外侧之前还包括步骤在所述耳板内侧的转角处焊接柱筋。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并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7倍的柱筋直径。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柱筋与耳板的焊接长度不小于5倍的柱筋直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包括以下步骤(1)将每两根柱筋并成一束,并对每束柱筋的端部进行双面焊,组合成并筋;(2)将多组并筋均匀焊接到耳板外侧。本专利技术可以降低焊接难度,提高施工效率、保证梁柱节点处施工质量。文档编号E04G21/14GK102505859SQ201110339498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日专利技术者刘新民, 李栋, 牛中医, 赵亚军, 陈俊杰 申请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亚军李栋陈俊杰牛中医刘新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北京市联通互联网数据中心] 2014年12月05日 23:30
    梁上上浙江新昌人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主要著作有论股东表决权利益衡量论在中国法学政法论坛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多篇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