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52653 阅读:18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2 16: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其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添加剂作原料,按规定配比量取;通过在尿素熔融液中配入预加热的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等粉末状物料,在熔融液自身的温度及机械搅拌作用下,迅速复合成具有一定流动性能的低温共熔体,然后采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进行造粒,当喷淋滴珠在造粒塔中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迅速冷却并固化,形成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专用肥具有肥效高、增强土壤活性且环保的优点,顺应了绿色环保肥料的发展趋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肥生产
,具体涉及。技术背景化肥是农业持续发展的物质保障,是粮食增产的基础。然而由于化肥肥效期短、利用率低,氮肥通过挥发、淋溶和径流等途径损失数量巨大。化肥的大量损失已经引起一系列环境问题,地表水富营养化,湖泊严重污染,土壤生态环境恶化,地力下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作物缺素症和生理性病害,直接影响到作物的产量和品质。目前,国内外肥料发展的总趋势是多元高效化、复合专用化、长效多功能化和绿色环保化。在这些新型肥料中,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强土壤活性的途径很多。然而,现代农业生产中倡导绿色农业、生态农业,因此如何在提高化肥利用率、增强土壤活性的同时,兼顾肥料的无毒、无害、无任何污染、促进作物生长、增加肥效等功能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检索发现,现有技术关于提高肥效、增强土壤活性且环保的肥料很少有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通过对传统肥料的组成及生产工艺进行研究,同时在传统复合肥生产设备上进行技术创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该功能性专用肥具有肥效高、增强土壤活性且环保的优点,顺应了绿色环保肥料的发展趋势。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专利技术人通过大量试验研究,最终获得了如下技术方案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尿素400-550份,磷酸一铵200-400份,氯化钾50-150份,腐植酸60-140份,添加剂0-30份;上述原料为均为市售产品,其中尿素为小颗粒尿素,其中氮含量为46. 2%,粒径为0. 85mm-2. 80mm ; 磷酸一铵呈普通粉状,其中氮含量为11%,五氧化二磷的含量为44% ; 氯化钾呈白色粉末状,其中氧化钾的含量为62% ;腐植酸分子量为2000-5000,外观呈褐黑色粉末状,以干基计腐植酸含量> 60%,氮含量为 6% ;添加剂为滑石粉、磷膏、钙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以上原料中涉及的含量均为质量百分比;上述原料除小颗粒尿素外,其它原料粒径均小于1mm。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优选地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尿素450-500份,磷酸一铵 250-350份, 氯化钾70-130份,腐植酸80-120份,添加剂10-20份。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最优选地原料组分重量份如下 尿素 494份,磷酸一铵261份, 氯化钾 1 份, 腐植酸 100份, 添加剂 19份。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的生产方法,包括如下工艺步骤(1)将尿素经过高温熔融至130-145°c,进入缓冲槽内,再经输送泵加压,经计量后送至塔顶混合槽内;(2)将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添加剂分别计量后,按照一定的配比送入搅拌器中充分混合,混合原料经破碎、筛分后送入混料加热器中,加热至80-105°C,由斗式提升机提升到塔顶料仓;(3)将塔顶料仓中加热后的混料经螺旋计量称均勻计量后送入步骤(1)中所述塔顶混合槽中,经高速剪切搅拌机混合制成稀糊状物料,温度控制在103-125 ,经震动过滤器过滤掉颗粒杂质后溢流至造粒喷头,在喷头旋转剪切离心力作用下,将混合物均勻喷洒成小球状的小液滴,从喷头喷淋落下的小液滴在直径10-18米、高100-121米的塔内慢慢下落, 经与塔内的上升气流换热后冷却至45-65°C,即成为复合肥小颗粒,再经冷却、筛分及防结块处理后计量包装即可。本专利技术采用高塔熔体造粒工艺,其核心技术是在尿素熔融液中,按照一定比例配入预加热的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等粉末状物料,在熔融液自身的温度及机械搅拌作用下,迅速复合成具有一定流动性能的低温共熔体,然后采用造粒塔喷淋造粒工艺进行造粒,当喷淋滴珠在造粒塔中下落的过程中与上升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而迅速冷却并固化, 便形成外观光滑圆润、带有针孔状的颗粒,即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具体工艺流程见附图。本专利技术含有腐植酸的功能性专用肥,是一种可改善环境条件的新型环保的绿色多功能肥料,具有营养均衡、抗逆性强、肥效期长、作物吸收率高、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提高产量、改善品质等优点,同时肥料颗粒均勻、光滑圆润、水分低、物性好、强度高、不易结块,适合于机械化施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涉及的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及其生产方法具有如下优点和显著的进步1、本专利技术技术先进,高产节能降耗本专利技术采用连续熔融尿素喷浆工艺,DCS自动系统自动配料,实现了氯化钾、磷酸一铵、 尿素的连续投料,有效克服了国内普遍采用尿素粉碎生产工艺中的不足。本专利技术产品在生产过程中采用尿液代替蒸汽或水,降低了物料液相,减轻了烘干负荷,提高了产能,更有效地发挥了装置的规模效益。本专利技术生产过程中不向原料内添加水分和蒸汽及其它粘合物料来造粒,能够防止因水分超标而结块,且因不引入水分,不用烘干,节能降耗。经测算,公司年产20万吨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每年可节约标煤4. 5万吨、节电1700万千瓦时、节水1万立方米,节能效果显著。2、改良土壤结构,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农业成本长期使用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作为一种有机胶体可以促进土壤团聚体的形成,改善土壤结构状况,使土壤通气,透水性能良好。另外,本专利技术产品能够提供土壤微生物碳源,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有益微生物的数量,增强土壤酶活性。通过测定土壤释放CO2量的方法证实,施用腐植酸对土壤微生物活性有明显影响,腐植酸可使土壤中纤维素酶、磷酸酶、蛋白酶活性提高6% -42%。本专利技术产品不仅具有高塔肥的一切优点,还兼有缓控释功效,不仅能够抑制土壤中脲酶的活性,而且还具有活化磷和钾的作用,具有“控氮、促磷、促钾”的良好效果,能够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3、刺激作物生长,增强作物抗逆性,提高作物品质研究表明,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可促进根部生长,提高发芽率。通过浸种或蘸根试验表明,本专利技术产品可使作物根长增加一倍左右,干根重增加2倍以上;种子发芽提早2-3天,出苗率提高10-20%。干旱条件下,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能减少植物叶片气孔导度,减少叶面蒸腾,从而降低耗水量,使植株体内水分状况得到改善,保证作物在干旱条件下正常生长发育,增强抗旱性。本专利技术产品中的腐植酸成分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易被细胞膜吸收, 改变细胞膜渗透性,促进无机养分的吸收,防止腐烂病、根腐病,减少病虫害,因此,本专利技术产品可增强作物抗逆性。除此之外,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可增加粮食作物的蛋白质含量, 可提高甜菜、甘蔗等的糖分,增加维生素C含量,研究数据表明,本专利技术产品能够使甜菜含糖量增加1. 4%,每666. 7m2增加糖产量33. 9kg,明显改善甜菜的品质。4、肥料营养成分均衡稳定,绿色环保无污染本专利技术的肥料是将尿素、磷酸一铵、氯化钾、腐植酸、添加剂等原料,融合成一个有机养分整体,通过各种养分之间的相互协同作用,形成均衡的稳定养分单元,可以保证肥料的营养成分均衡与稳定。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熔体造粒腐植酸功能性专用肥的生产工艺流程图;图2为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蛋白质含量影响的示意图; 图3为不同施肥处理对小麦湿面筋含量影响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详细说明,但不仅限如此。实施例1 6将494份尿素,经过高温熔融至140°C左右,进入缓冲槽内,再经输送泵加压,用泵送入塔顶混合器中;将261份磷酸一铵、1 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进华周丽陈大印解学仕赵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史丹利化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