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华东工学院专利>正文

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993 阅读:17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主要由上、下磨盘、套环和出口管等金属构件组成,其特征是位于粉碎室内腔的上、下磨盘的表面为组合曲面;组成粉碎室内腔的各构件的表面部位都预先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其主要优点是:粉碎粒度小,D50可达到1.5~2μ,且在1.5~25μ之间可调;导电、导热性能好;磨盘材质外硬内韧,使用寿命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广泛适用于军用和民用粉体工程,尤其适用于粉碎过氯酸铵等易燃、易爆物料。(*该技术在199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技术涉及气流粉碎机械。现有的气流粉碎机的磨体,有采用普通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磨体或采用陶瓷材料制成的陶瓷磨体。金属磨体的磨盘是平面磨盘(例苏φ280气流粉碎机),其导电、导热性能好,可用于粉碎易燃、易爆物料,但材质硬度低,粉碎力小,尤其是平面磨盘只能形成单层环流,粒子碰撞几率和频率少,其成品平均粒度D50在5μ以上。陶瓷磨体的磨盘是单球面磨盘,其硬度为HRc67,粉碎粒度D50可达5μ以下,但陶瓷导电、导热性能差,在粉碎时粒子易产生过热并带静电,故不适用于易燃、易爆物料的粉碎,同时,还存在性脆、易碎、成本高等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同时兼有金属磨体和陶瓷磨体优点的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不仅导电、导热性能好,且材质硬度高、韧性好,不易破碎、磨损,尤其是粉碎力强,粉碎粒度小,粒径散布小,能提高超微粉碎效果。本技术的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主要由上磨盘、下磨盘、套环和出口管等金属构件组成,并由上磨盘、下磨盘、套环和出口管围成一个粉碎室。其特征是位于粉碎室内腔的上、下磨盘表面加工成组合曲面;组成粉碎室内腔的各构件表面都予先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磨盘表面采用组合曲面,可对运动中的粒子流起限流作用,并增加粒子和磨盘之间的碰撞几率和频率。粉碎室内腔各构件表面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既可提高其表面硬度,提高粉碎力,又能保持其内部的韧性,使其不易破碎和磨损,从而可以获得更小的粉碎粒度,提高超微粉碎效果。在粉碎作业中,当高压气流(P1)进入气室,通过套环上的喷咀进入粉碎室,由于上、下磨盘上组合曲面的限流作用,形成以对称线为轴的多层旋涡环流,物料颗粒从进口管由低压气流(P2)高速喷入粉碎室,落入外层旋涡环流中,即被进一步加速,造成颗粒之间及颗粒与粉碎室内腔高硬喷涂面的激烈碰撞而被粉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环流内被粉碎的粒子按质量大小自然地分离粗粒子被甩向外层环流,细粒子被气流带入内层环流,使粗、细粒子都被进一步粉碎,最后靠近中心的细粒子随气流从出口管输送到成品分级设备。由于多层环流作用,增加了粒子分级次数,提高了颗粒的碰撞几率和频率;粉碎室内腔高硬喷涂面加大了碰撞强度和提高了效率,以达到超微粉碎效果。本技术的气流粉碎机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粉碎粒度小,粒径散布小,D50可达到1.5~2μ,且在1.5~25μ之间可调,提高了粉碎质量;导电、导热性能好,提高了粉碎作业中的安全性;磨盘材质表面硬度高,内部韧性好,不但粉碎力强,且不易破碎与磨损,提高了磨体的使用寿命。本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制备超微过氯酸铵(AP)的技术问题,除适用于粉碎易燃、易爆物料外,还可广泛用于精细化工、轻工、冶金、染料、药物等
以及其它军用与民用的粉体工程。本技术气流粉碎机磨体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积极效果参见下表。表1、磨盘表面硬度及粉碎粒度实测对比 表2、部份物料批量试验记录 本技术气流粉碎机磨体的具体技术方案,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气流粉碎机磨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粉碎室内腔磨盘的几种组合曲面的示意图例。其中,图2-1、图2-2为球环组合曲面示意图;图2-3为多环组合曲面示意图;图2-4为非圆组合曲面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按图1、图2所示,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下磨盘2为组合曲面,该组合曲面有多种组合形式,可根据不同粉碎物料和粒度的需要而选择。组合曲面的曲率半径在R5~R100之间,且在上述曲率半径范围内可选用定曲率半径或变曲率半径。以图2-1为例,其为球环组合曲面,曲率半径范围在R10~50之间,喷涂面5是组成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下磨盘2的组合曲面,套环3的内表面,以及出口管4伸出下磨盘2上面的内外表面的部位,均系予先经过热喷涂Ni60+WC35%高硬合金粉末。本技术的工作情况,以粉碎过氯酸铵物料为例,叙述如下按图1、图2-1所示,调节高压气流(P1)的压力5~9kg/cm2,低压气流(P2)的压力2.5~4.5kg/cm2,进料速度为6~15kg/h,当高压气流(P1)进入气室6,通过套环3上的喷咀9进入粉碎室7,由于上磨盘1、下磨盘2的球环组合曲面的限流作用,被粉碎的过氯酸铵,在粉碎室7内腔形成以对称线10为轴的双层旋涡环流。过氯酸铵物料颗粒从进口管8,由低压气流(P2)以大约100m/s的高速喷入粉碎室7,落入外层旋涡环流中,即被进一步加速,造成颗粒之间及颗粒与粉碎室7内腔高硬喷涂面5的激烈碰撞,而被粉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环流内被粉碎的粒子按质量大小自然地分离粗粒子被甩向外层环流,细粒子被气流带入内层环流,使粗、细粒子都被进一步粉碎,最后靠近中心的细粒子随气流从出口管4输送到成品分级设备。粉碎出的过氯酸铵粒子D50可达到1.5~2μ,并随着高、低气流压力、进料速度和出口管4伸出下磨盘2的高度等的调节,使过氯酸铵D50在1.5~25μ之间可调。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主要由上磨盘1、下磨盘2、套环3和出口管4等金属构件组成,并由上磨盘1、下磨盘2、套环3和出口管4围成一个粉碎室7,其特征是位于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和下磨盘2的组合曲面;组成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下磨盘2的表面为组合曲面、套环3的内表面及出口管4伸出下磨盘2上面的内外表面部位,都予先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其特征是上磨盘1和下磨盘2的组合曲面,有球环组合曲面、多环组合曲面、非圆组合曲面等多种组合形式,可根据不同粉碎物料和粒度的需要而选择。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新型气流粉碎磨体,其特征是上磨盘1和下磨盘2的组合曲面的曲率半径在R5~R100之间,且在上述曲率半径范围内可选用定曲率半径或变曲率半径。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主要由上、下磨盘、套环和出口管等金属构件组成,其特征是位于粉碎室内腔的上、下磨盘的表面为组合曲面;组成粉碎室内腔的各构件的表面部位都预先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其主要优点是粉碎粒度小,D50可达到1.5~2μ,且在1.5~25μ之间可调;导电、导热性能好;磨盘材质外硬内韧,使用寿命长。本技术广泛适用于军用和民用粉体工程,尤其适用于粉碎过氯酸铵等易燃、易爆物料。文档编号B02C19/00GK2041588SQ882194公开日1989年7月26日 申请日期1988年12月10日 优先权日1988年12月10日专利技术者王盛贵, 宋洪昌, 李风生, 刘红英, 陈舒林, 李明 申请人:华东工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气流粉碎机磨体,它主要由上磨盘1、下磨盘2、套环3和出口管4等金属构件组成,并由上磨盘1、下磨盘2、套环3和出口管4围成一个粉碎室7,其特征是:位于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和下磨盘2的组合曲面;组成粉碎室7内腔的上磨盘1、下磨盘2的表面为组合曲面、套环3的内表面及出口管4伸出下磨盘2上面的内外表面部位,都予先经过热喷涂高硬化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贵宋洪昌李风生刘红英陈舒林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华东工学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