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7449246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21 1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包括两支杆,与两支杆前端紧密套接的前铰链,所述前铰链底端紧密连接有除油块,所述除油块底端及两侧边包接有除油层,该除油块两侧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除油层、除油块通过若干螺栓紧密连接;所述两支杆前端及其对应的铰链之间穿接有一铰链轴,所述除油块顶端靠近一支杆前部处设有一角度调节板,该角度调节板上开设有圆弧状通槽,该圆弧状通槽对应的支杆前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及其相对应的调节板上的圆弧状通槽内穿接锁紧螺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可安装与现有卷材加工生产线的横架上,卷材打开后拉伸时即可将其外表的防锈油擦拭干净,不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除油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卷材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在卷材表面上涂上一层防锈油,而金属卷材加工企业的卷材生产线,需要将卷材加工成板材,在加工过程中,需要除掉卷材外表面的防锈油,现有的除油方式几乎是采用人工擦拭的方式来去除防锈油,工作效率较低,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工作效率较高的除油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方便使用,除油效率高的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为实现所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构造一种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包括两支杆,与两支杆前端紧密套接的前铰链,所述前铰链底端紧密连接有除油块,所述除油块底端及两侧边包接有除油层,该除油块两侧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除油层、除油块通过若干螺栓紧密连接。所述两支杆前端及其对应的铰链之间穿接有一铰链轴,所述除油块顶端靠近一支杆前部处设有一角度调节板,该角度调节板上开设有圆弧状通槽,该圆弧状通槽对应的支杆前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及其相对应的调节板上的圆弧状通槽内穿接锁紧螺栓。所述除油层包括海绵、棉布、棉纱。该除油层可根据使用状况进行更换。所述两支杆后端与生产线上端支架的两后铰链转接,所述两后铰链下侧设有定位板,该定位板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内可穿接定位杆。本技术的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可安装与现有卷材加工生产线的横架上,需要除油时,将该除油装置放下,卷材打开后拉伸时即可将其外表的防锈油擦拭干净,不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工作状态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的非工作状态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就本技术所述的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的具体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参阅图广图2所示的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较佳实施例,包括两支杆1、2,与两支杆1、2前端紧密套接的前铰链3、4,所述前铰链3、4底端紧密连接有除油块5,所述除油块 5底端及两侧边包接有除油层52,该除油块5两侧边设有压板M,所述压板54、除油层52、除油块5通过若干螺栓56紧密连接。所述两支杆1、2前端及其对应的铰链3、4之间穿接有一铰链轴6,所述除油块5顶端靠近一支杆2前部处设有一角度调节板7,该角度调节板7上开设有圆弧状通槽72,该圆弧状通槽72对应的支杆2前部开设有通孔22,所述通孔22及其相对应的调节板上的圆弧状通槽72内穿接锁紧螺栓74,所述锁紧螺栓74能调整除油块5与支杆2的角度。所述除油层52包括海绵、棉布、棉纱。所述两支杆1、2后端与生产线上端支架的两后铰链8、9转接,所述两后铰链8、9 下侧设有定位板82、92,该定位板82、92设有定位通孔84、94,所述定位通孔84、94内可穿接定位杆86,该定位杆86可将整个除油装置支起处于非工作状态。以上所述的仅是本技术的原理和较佳实施例。应当指出,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的变型和改进,也应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两支杆,与两支杆前端紧密套接的前铰链,所述前铰链底端紧密连接有除油块,所述除油块底端及两侧边包接有除油层,该除油块两侧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除油层、除油块通过若干螺栓紧密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杆前端及其对应的铰链之间穿接有一铰链轴,所述除油块顶端靠近一支杆前部处设有一角度调节板,该角度调节板上开设有圆弧状通槽,该圆弧状通槽对应的支杆前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及其相对应的调节板上的圆弧状通槽内穿接锁紧螺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两支杆后端与生产线上端支架的两后铰链转接,所述两后铰链下侧设有定位板,该定位板设有定位通孔,所述定位通孔内可穿接定位杆。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卷材生产线除油装置,包括两支杆,与两支杆前端紧密套接的前铰链,所述前铰链底端紧密连接有除油块,所述除油块底端及两侧边包接有除油层,该除油块两侧边设有压板,所述压板、除油层、除油块通过若干螺栓紧密连接;所述两支杆前端及其对应的铰链之间穿接有一铰链轴,所述除油块顶端靠近一支杆前部处设有一角度调节板,该角度调节板上开设有圆弧状通槽,该圆弧状通槽对应的支杆前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及其相对应的调节板上的圆弧状通槽内穿接锁紧螺栓。本技术结构简单,构思新颖,可安装与现有卷材加工生产线的横架上,卷材打开后拉伸时即可将其外表的防锈油擦拭干净,不需要人工操作,工作效率高。文档编号B08B1/00GK202277968SQ20112023067公开日2012年6月20日 申请日期2011年7月2日 优先权日2011年7月2日专利技术者朱正敏 申请人:广州宝丰井汽车钢材加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正敏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宝丰井汽车钢材加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