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兆康专利>正文

一种链锤破碎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874 阅读:2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机体、电机、主轴、链锤、联轴器组成的链锤破碎机,在机体内设有一方形框,该方形框的两侧边框设在链锤与机体内壁之间,这就可以刮下从链锤上飞到机体内壁的物料,避免了由于物料粘附在机体内壁造成链锤旋转阻力增加、电机过载等现象。(*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链锤破碎机。目前,在化肥生产(特别是复合肥生产)过程中,颗粒状或小块状原料一般都首先经过破碎工序获得细粉状原料后才投入生产。由于链锤式破碎机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占地面积小,因此被广泛采用。目前生产中使用的链锤式破碎机其锤头在同一圆柱面内,锤头外端与圆柱机体内壁之间留有间隙,这种间隙随着锤头在工作过程中逐渐磨损而变得越来越大,漏破物料越多,这对下一个工序的顺利完成和产品质量有不利影响。链锤式破碎机的另一个突出问题是物料粘壁现象,物料含水草越高,则粘壁越严重,故一般链锤破碎机对物料含水率都要求在8%以下,物料在机内壁上越积越厚,使链锤旋转阻力增加,严重时会烧坏电机,中断生产。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物料粘壁现象的链锤碎机。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链锤破碎机,由机体、电机、主轴、链锤、联轴器组成,主轴设在机体内,主轴与固定在机体上面的电机之间通过联轴器连接,链锤分布在主轴上,在机体内设有一方形框,该方形框的上、下两边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设在主轴上端的轴承和下端的内齿轮之间为紧配合,方形框的两侧边框正好设在链锤在水平位置时和机体内壁之间,主轴底端接有减速器,该减速器的输出端与由轴承支承在主轴下端的内齿轮相啮合。采用这样的结构后,由于在机体内设有一方形框,该框两侧边框设在链锤与机体内壁之间,就可使从链锤上飞到机体内壁的物料通过旋转的方形框刮掉,从而达到物料不能粘在机体内壁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具体的一种实施方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的链锤破碎机,由机体1、电机8、主轴3、链锤9、联轴器2组成,主轴3设在机体1内,主轴3与固定在机体1上面的电机8之间通过联轴器2连接,链锤9分布在主轴3上,在机体1内设有一方形框11,该方形框11的上、下两边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设在主轴3上端的轴承和下端的内齿轮4之间为紧配合,方形框11的两侧边框正好设在链锤9在水平位置时和机体11内壁之间,主轴3底端接有减速器6,该减速器6的输出端与由轴承支承在主轴3下端的内齿轮4相啮合。工作时,电机8通过联轴器2带动主轴3旋转,而方形框11通过减速器6降速后在机体1内作低速旋转,物料从进料口7进入机体1内,主轴3上的链锤9对下落后物料进行打击,使飞向机体1内壁的物料通过方形框11刮拨,使物料不能附在机体1的内壁上,保证了链锤9的正常工作,不产生电机过载而烧坏的现象。从出料口10输出细粉状的物料,顺利地进入下一个工序。权利要求1.一种链锤破碎机,由机体(1)、电机(8)、主轴(3)、链锤(9)、联轴器(2)组成,主轴(3)设在机体(1)内,主轴(3)与固定在机体(1)上面的电机(8)之间通过联轴器(2)连接,链锤(9)分布在主轴(3)上,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内设有一方形框(11),该方形框(11)的上、下两边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设在主轴(3)上端的轴承(5)和下端的内齿轮(4)之间为紧配合,方形框(11)的两侧边框正好设在链锤(9)在水平位置时和机体(11)内壁之间,主轴(3)底端接有减速器(6),该减速器(6)的输出端与由轴承支承在主轴(3)下端的内齿轮(4)相啮合。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机体、电机、主轴、链锤、联轴器组成的链锤破碎机,在机体内设有一方形框,该方形框的两侧边框设在链锤与机体内壁之间,这就可以刮下从链锤上飞到机体内壁的物料,避免了由于物料粘附在机体内壁造成链锤旋转阻力增加、电机过载等现象。文档编号B02C13/00GK2381386SQ9923620公开日2000年6月7日 申请日期1999年5月31日 优先权日1999年5月31日专利技术者吴兆康, 吕丕基 申请人:吴兆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链锤破碎机,由机体(1)、电机(8)、主轴(3)、链锤(9)、联轴器(2)组成,主轴(3)设在机体(1)内,主轴(3)与固定在机体(1)上面的电机(8)之间通过联轴器(2)连接,链锤(9)分布在主轴(3)上,其特征在于:在机体(1)内设有一方形框(11),该方形框(11)的上、下两边框的中间位置分别与设在主轴(3)上端的轴承(5)和下端的内齿轮(4)之间为紧配合,方形框(11)的两侧边框正好设在链锤(9)在水平位置时和机体(11)内壁之间,主轴(3)底端接有减速器(6),该减速器(6)的输出端与由轴承支承在主轴(3)下端的内齿轮(4)相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兆康吕丕基
申请(专利权)人:吴兆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