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江苏大学专利>正文

气吸振动盘式谷物田间精密播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45007 阅读:3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7 01: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气吸振动盘式谷物田间精密播种机,主要用于超级稻等形状不规则、中小颗粒谷物的田间精密播种育苗,包括田间行走机架、动力源、正负气压源、振动种盘机构、手持式仿形吸盘和控制单元。振动种盘机构和正负气压源安装在田间行走机架上,采用小型汽油机提供动力,种子在振动种盘的激振下产生向上的抛掷运动而相互分离,通过合理调节种盘振动参数,种子呈现“沸腾”运动状态,可以显著增强流动性,减小吸种阻力,吸盘面板上加工仿形吸孔,可以根据播种对象的要求的不同,改变吸孔的形状和排列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小颗粒谷物的田间精密育苗播种,有效提高播种效率和均匀性,降低育苗成本,且具有对种子尺寸要求不高、不伤种子的特点。(*该技术在202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精密播种
,具体涉及一种气吸振动盘式谷物田间精密播种机。 
技术介绍
播种是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技术环节,播种机则是实现机械化精密播种的核心部件。近年来,我国超级稻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与常规水稻相比较,超级稻具有株型高大、茎秆粗壮、分蘖力强、穗大粒多等优点,均采用稀疏种植,有利于分蘖发生和单株生长,形成高产群体结构,平均比常规稻每亩少栽5000~7000穴,这对播种育秧技术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播种精度由3~5粒/穴提高至1~2粒/穴。目前,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的总体水平还比较低,水稻种植仍以传统的手工育苗和移栽方法主,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且播种不均匀,工序繁琐,种子消耗量大,而推广工厂化育秧的投资成本高,与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不相适应。随着插秧机械化作业程度的提高,国家越来越注重育秧技术的创新和提高,经过多年的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创新发展了双膜育秧和塑料软盘育秧技术,即以塑料软盘或有孔薄膜作为衬质,铺土播种后用塑料薄膜进行覆盖增温调湿立苗的育秧方式,与工厂化育秧相比,它实现了低成本、简易、标准化育秧,其经济性和实用性优势明显。播种育苗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气吸振动盘式谷物田间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播种机台架(1)、小型汽油机(2)、正负压风机(3)、电磁换向阀一(4)、电磁换向阀二(5)、驱动电源由电源(6)、出气孔通过软管(7)、吸盘罩(8)、吸盘面板(9)、手柄(10)、电源按钮(11)、限位螺栓(12)、种盘(13)、支撑弹簧(14)、导向套(15)、垂直推杆(16)、连杆(17)、轴承座一(18)、轴承座二(19)、支撑轴(20)、皮带盘一(21)、偏心调节盘(22)、偏心杆(23)和偏心螺栓(24);所述播种机台架(1)分为上下两层,所述小型汽油机(2)和正负压风机(3)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播种机台架(1)的下层台面,所述小型汽油机(2)的输出轴和正负压风机(3)的输入轴轴线平行;所述正负压风机(3)的负压口与电磁换向阀一(4)的进气孔连接,正负压风机(3)的正压口与电磁换向阀二(5)的进气孔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一(4)和电磁换向阀二(5)的出气孔通过软管(7)与吸盘罩(8)的顶部连接,吸盘面板(9)通过螺栓连接于吸盘罩(8)底部,形成密闭腔;所述手柄(10)与吸盘罩(8)固定连接,在吸盘面板(9)上设有多个仿形吸种孔,吸盘面板(9)下方安装长度可调节的限位螺栓(12);所述电磁换向阀一(4)和电磁换向阀二(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湛李耀明陈进周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