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车架、前轮转向机构、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急停按钮Ⅰ、照明灯Ⅰ、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急停按钮Ⅱ、空气压缩机、照明灯Ⅱ、无杆气缸Ⅰ、气动电磁阀Ⅰ、气动电磁阀Ⅱ、气动电磁阀Ⅲ、无杆气缸Ⅱ、急停按钮Ⅲ、照明灯Ⅲ、电源、链传动机构外罩、链传动机构、后轮驱动伺服电机、急停按钮Ⅳ、照明灯Ⅳ、驱动轮机构、覆土板、无杆气缸Ⅲ、无杆气缸Ⅳ、吸种头安装板、吸种头、气缸支撑支架、种箱、双作用气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省工、省时、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种植效果好,非常适合于三七的种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
。本技术包括车架、前轮转向机构、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急停按钮Ⅰ、照明灯Ⅰ、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急停按钮Ⅱ、空气压缩机、照明灯Ⅱ、无杆气缸Ⅰ、气动电磁阀Ⅰ、气动电磁阀Ⅱ、气动电磁阀Ⅲ、无杆气缸Ⅱ、急停按钮Ⅲ、照明灯Ⅲ、电源、链传动机构外罩、链传动机构、后轮驱动伺服电机、急停按钮Ⅳ、照明灯Ⅳ、驱动轮机构、覆土板、无杆气缸Ⅲ、无杆气缸Ⅳ、吸种头安装板、吸种头、气缸支撑支架、种箱、双作用气缸。本技术省工、省时、安全可靠,工作效率高,种植效果好,非常适合于三七的种植,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专利说明】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
。
技术介绍
近年来,三七产业的蓬勃发展三七生产机械化技术相对落后,生产过程大多采用传统的手工操作,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和作业质量低,无法实现标准化作业,不利于优质三七的生产,不符合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严重制约了三七产业化发展。三七种植期间三七的播种是三七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环节,该环节的季节性强,劳动量大。三七种植面积大,而且种植面积连年增长,但是这些最三七种植还是依赖传统的人工压孔,人工放种,人工覆土的工作方式。使种植三七的效率变得更低。从而导致三七种植的成本变得更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本技术提供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用于解决三七种植过程中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和浪费较多时间的问题,同时又能解决三七种植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技术方案是: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包括车架1、前轮转向机构2、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急停按钮I 4、照明灯I 5、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急停按钮II 7、空气压缩机8、照明灯II 9、无杆气缸I 10、气动电磁阀I 11、气动电磁阀II 12、气动电磁阀III13、无杆气缸II 14、急停按钮III 15、照明灯III 16、电源17、链传动机构外罩18、链传动机构19、后轮驱动伺服电机20、急停按钮IV 21、照明灯IV 22、驱动轮机构23、覆土板24、无杆气缸III 25、无杆气缸IV 26、吸种头安装板27、吸种头28、气缸支撑支架29、种箱30、双作用气缸31 ;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安装在车架I的前面,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2上,急停按钮I 4、急停按钮II 7、急停按钮III15和急停按钮IV 21分别安装在车架I的前后左右的侧壁上,照明灯I 5和照明灯II 9安装在车架I前面,照明灯III 16和照明灯IV 22安装在车架I的后面,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安装在车架I的前端上部,空气压缩机8安装在车架I前端靠近车的左侧,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与空气压缩机8连接,无杆气缸I 10和无杆气缸IV 26安装在车架I内部,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分别安装在无杆气缸I 10和无杆气缸IV 26上,气动电磁阀I 11、气动电磁阀II 12和气动电磁阀III13安装在车架I的顶上,便于机器进行气体管道布置,电源17安装在车架I后面,驱动轮机构23安装在车架I后底端,后轮驱动伺服电机20与链传动机构19组合起来与驱动轮机构23连接安装在车架I后面,覆土板24安装在车架I的后端底部,吸种头安装板27固定安装在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上,吸种头安装板27的下端安装有吸种头28,气缸支撑支架29安装在车架I底端,双作用气缸31安装在气缸支撑支架29上面,种箱30与双作用气缸31连接在一起,链传动机构19的外面装有链传动机构外罩18。所述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后轮驱动伺服电机20采用具有变速、刹车和正反转功能的伺服电机,前轮转向机构2安装时,要调节好之车架I整体和前轮转向机构2的初始位置对称。所述急停按钮I 4、急停按钮II 7、急停按钮III 15和急停按钮IV 21安装高度符合人机工程学的原理。所述照明灯I 5、照明灯II 9、照明灯III 16、照明灯IV 22的亮度和转向可调节。所述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采用防水的保护外罩,主要作用是为空气压缩机8供电,主要就是使机器的操作更加独立,保证机器的各项用电。所述链传动机构19采用双排链传动装置。所述吸种头28与吸种头安装板27的螺纹孔配合,安装中使用密封,双作用气缸31采用具有消声功能的气缸效果更好,安装中使用生料带缠绕在吸种头28的螺纹部位,以保证吸种头28不会漏气,每次必须保证吸种头安装板27每个孔都要安装吸种头28,不得有遗漏。所述无杆气缸I 10、无杆气缸IV 26、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25,在工作时,无杆气缸I 10和无杆气缸IV 26是同步动作的,且都是做前后滑动,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也要同时协同上下动作。无杆气缸I 10、无杆气缸IV 26、无杆气缸II 14、无杆气缸III 25采用载重量较大的消音气缸,效果更佳。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与我们常见的车辆转向机构不同的是,这一前轮转向机构2与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通过齿轮齿条机构来进行传递运动,这一设计主要是使前轮转向机构2可以产生自锁,使得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顺利的调节前轮转向机构2进行转向。所述覆土板24安装在车架I的后端底部,安装覆土板24的安装高度要与地面接触,覆土板24覆土的宽度要大于种头安装板27的宽度,以保证工作时将种子完全覆盖。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进行三七播种时,将三七精密播种机行驶到垄前,并且将机器的高度调节好让覆土板24正好与土垄接触,无杆气缸IV 26和无杆气缸I 10 —同作用将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移动到车的最后端方向,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动作将吸种头安装板27移动到最高点。开启机器,先让机器空运行一次。再将三七种子倒入种箱30中。开启机器,这时无杆气缸IV 26和无杆气缸I 10—同作用将无杆气缸II14和无杆气缸III25移动到车的最前端方向,无杆气缸IV 26和无杆气缸I 10不动作。双作用气缸31开始动作升起,让种子与吸种头28接触。气动电磁阀II 12和气动电磁阀III13动作,通过负压作用吸种头28开始将三七种子吸入吸种头28的凹槽内。此时双作用气缸31反复上下三次,保证每个吸种头中都有三七种子。此时双作用气缸31下降到最低点。无杆气缸IV 26和无杆气缸I 10 —同作用将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移动到车的最后端方向,此时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开始动作将吸种头28压入土中所需深度。气动电磁阀II 12和气动电磁阀III 13动作通入正压将种子放在土中。无杆气缸II 14和无杆气缸III 25动作将吸种盘移动到最高点。车辆向前行走设置的距离。如此重复工作即可。如果机器在工作中环境太昏暗。可以打开照明灯I 5、照明灯II 9、照明灯IV 22或者照明灯III16,来检查作业效果,如果有机械故障可以按下车辆上的任何一个急停按钮,机器即可停止动作。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与人工播种相比,该装置具有省工、省时、工作效率高,适合大规模三七播种,且工作过程中工作效率较高;2、与现有人工播种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三七精密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车架(1)、前轮转向机构(2)、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急停按钮Ⅰ(4)、照明灯Ⅰ(5)、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急停按钮Ⅱ(7)、空气压缩机(8)、照明灯Ⅱ(9)、无杆气缸Ⅰ(10)、气动电磁阀Ⅰ(11)、气动电磁阀Ⅱ(12)、气动电磁阀Ⅲ (13)、无杆气缸Ⅱ(14) 、急停按钮Ⅲ(15)、照明灯Ⅲ(16)、电源(17)、链传动机构外罩(18)、链传动机构(19)、后轮驱动伺服电机(20)、急停按钮Ⅳ(21)、照明灯Ⅳ(22)、驱动轮机构(23)、覆土板(24)、无杆气缸Ⅲ(25)、无杆气缸Ⅳ(26)、吸种头安装板(27)、吸种头(28)、气缸支撑支架(29)、种箱(30)、双作用气缸(31);所述前轮转向机构(2)安装在车架(1)的前面,前轮转向驱动伺服电机(3)安装在前轮转向机构(2)上,急停按钮Ⅰ(4)、急停按钮Ⅱ(7)、急停按钮Ⅲ(15)和急停按钮Ⅳ(21)分别安装在车架(1)的前后左右的侧壁上,照明灯Ⅰ(5)和照明灯Ⅱ(9)安装在车架(1)前面,照明灯Ⅲ(16)和照明灯Ⅳ(22)安装在车架(1)的后面,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安装在车架(1)的前端上部,空气压缩机(8)安装在车架(1)前端靠近车的左侧,空气压缩机独立电源(6)与空气压缩机(8)连接,无杆气缸Ⅰ(10)和无杆气缸Ⅳ(26)安装在车架(1)内部,无杆气缸Ⅱ(14)和无杆气缸Ⅲ(25)分别安装在无杆气缸Ⅰ(10)和无杆气缸Ⅳ(26)上,气动电磁阀Ⅰ(11)、气动电磁阀Ⅱ(12)和气动电磁阀Ⅲ(13)安装在车架(1)的顶上,电源(17)安装在车架(1)后面,驱动轮机构(23)安装在车架(1)后底端,后轮驱动伺服电机(20)与链传动机构(19)组合起来与驱动轮机构(23)连接安装在车架(1)后面,覆土板(24)安装在车架(1)的后端底部,吸种头安装板(27)固定安装在无杆气缸Ⅱ(14)和无杆气缸Ⅲ(25)上,吸种头安装板(27)的下端安装有吸种头(28),气缸支撑支架(29)安装在车架(1)底端,双作用气缸(31)安装在气缸支撑支架(29)上面,种箱(30)与双作用气缸(31)连接在一起,链传动机构(19)的外面装有链传动机构外罩(1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庆辉,周金华,张兆国,苏微,高筱钧,李莹莹,迟琳芯,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