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熊世希专利>正文

曝水式增氧调水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9838 阅读:3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07: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曝水式增氧调水机,用于改善水质,其包括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增氧系统包括增氧驱动装置、增氧曝水装置以及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于增氧驱动装置和增氧曝水装置之间,将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增氧曝水装置;调水系统包括调水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调水装置,减速装置连接于调水驱动装置和调水装置之间,将调水驱动装置的输出减速传送到调水装置;在增氧系统中,增氧曝水装置为叶轮,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传动装置的输入轴,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叶轮,带动其旋转。该新型的增氧调水机的增氧量较现有技术大大提高,能满足现代养殖的需要,且其结构简单紧凑,造价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环保养殖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调水机,尤其涉及一种曝水式增养调水机。
技术介绍
中国是一个水产养殖大国,但是我国的水产养殖却面临着众多的问题,比如水产养殖缺氧、水产品中有有害物质残留、塘底容易产生腐坏等。目前,养殖业用户一般使用1500W-2200W功率的叶轮式增氧设备来解决高密度养殖中的缺氧问题;而为了将养殖环境的死水变为活水,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1800-2200W的水车式增氧机来推动水流。但是这些设备对水的影响范围都较小,只能在水面以下1米以内进行增氧或调水,无法影响更深的水,因而无法有效增氧,更无法解决塘底腐坏,水产品中残留有害物质的问题。但目前,高密度养殖要求每小时的增氧量必须达到> 0.8kg以上才能满足水生物的正常生长,因此现有技术的产品根本不能满足现代养殖的要求.为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增氧调水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水式增氧调水机,其能耗低,环保,既能解决养殖过程中的缺氧问题又解决养殖中的水质腐败现象,且其增氧量能达到0. 8kg以上,能满足现代养殖的要求。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曝水式增氧调水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系统和调水系统;所述增氧系统包括增氧驱动装置、增氧曝水装置以及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连接于所述增氧驱动装置和所述增氧曝水装置之间,将所述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所述增氧曝水装置;所述调水系统包括调水驱动装置、减速装置和调水装置,所述减速装置连接于所述调水驱动装置和所述调水装置之间,将所述调水驱动装置的输出减速传送到所述调水装置;在所述增氧系统中,所述增氧曝水装置为叶轮,所述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入轴,所述传动装置的输出轴连接所述叶轮,带动其旋转。 优选地,所述叶轮为螺旋式叶轮。优选地,所述叶轮整体呈倒锥形。优选地,在所述调水系统中,所述调水装置包括浮力装置和搅动装置,所述浮力装置垂直于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方向且随其旋转;所述搅动装置连接于所述浮力装置,且能随所述浮力装置一起旋转,以深入水中进行搅水;所述调水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垂直向下且连接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入轴,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也垂直向下并连接所述调水装置, 带动其旋转。优选地,所述调水系统的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为一中空轴,所述增氧系统的所述传动装置为传动轴,所述增氧系统的所述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和/或所述传动轴穿过所述减速装置的所述中空轴。优选地,所述浮力装置为圆环形浮体,所述圆环形浮体包括两段以上对称设置的圆弧形分浮体,所述各段圆弧形分浮体之间通过连接板连接。优选地,所述调水装置包括两根以上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板对应,且每根支撑杆均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另一端与所述减速装置的输出端连接,从而使得圆弧形浮体随减速装置的输出轴一起转动。优选地,所述搅动装置包括两根以上调水杆,所述调水杆与所述连接板对应且连接于所述连接板,在每条所述调水杆的远离转动轴的一端的底部均连接至少一块调水板, 各个所述调水杆上的所述调水板的数目和位置均相互对应。优选地,每个所述调水板均成L形,且底部折弯朝向相同。优选地,所述曝水式增氧调水机的顶端还设置有防护帽,所述防护帽包括主体、头部和颈部,在所述颈部设置有散气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的曝水式增氧调水机利用增氧系统部分将水旋螺打起、撒出,极大地增大了水和空气的接触面积,从而把更多的氧带入水体中;而且通过调水系统部分将水从水底导上来,向周边推开,形成涌升循环流;这样,对水的影响深度较大, 而且增氧量能达到0. 8kg以上,满足现代养殖的需要。再者,调水系统部分能将从水撒出时由空气中带入的氧气均勻地调和于水体中,从而使整个水域的氧份充足,符合生态水质;另一方面,其引起的涌生循环流能加速水中有害物质的挥发、排放,且使水温均勻,有利于水产品生长;此外,由于不断带动底泥部分物质运动,使其不易积沉发腐发臭,极大改善塘底质量,不仅利于水产品生长,还能对底泥再利用。这种曝水式增氧调水机既能满足现代高密度养殖的要求,而且能耗低,结构紧凑,便于搬运、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调水机的主视图;图2为图1所示曝水式增氧调水机的俯视图;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增氧系统的叶轮的俯视图;图4为图3所示叶轮的正视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水系统中浮力装置的俯视图;图6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调水机的局部示意图,其中显示了调水装置和增氧曝水装置;图7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电机总成的示意图,其中显示了调水系统和增氧系统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如图1、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调水机包括增氧系统20和调水系统30。 下面分别介绍增氧系统20和调水系统30。(1)增氧系统增氧系统20包括增氧驱动装置、增氧曝水装置以及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于增氧驱动装置和增氧曝水装置之间,将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传送到增氧曝水装置。具体地,如图1、图6、图7所示,此实施例中,增氧驱动装置为电机M,其安装在1号安装板240上,其输出端垂直向下。传动装置为传动轴22,传动轴22的一端连接通过上电机联轴器Ml和下电机联轴器242连接于减速电机M的输出轴;传动轴22的另一端通过叶轮法兰23与叶轮 21的转动轴212连接,传动轴22和叶轮21的转动轴212均与上述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轴方向相同。当然,在本专利技术其他的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其他合适的驱动装置和传动装置也可以被用于此系统中。优选地,如图3,叶轮21为螺旋式叶轮,其包括叶片211。如图4所示,叶轮21安装好后,整体倒锥形。由于叶轮为螺旋式,且叶轮整体又为倒锥形,因而其能将水以螺旋状漩出,然后大面积地挥洒向空中,使得水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大、时间较长,而且被洒出的水量也大,从而大大增加增氧量。根据试验,被撒出的水在空气中停留的时间过长或者过短, 增氧量都会较小,必须要使水在空中停留适当的时间;因此要结合增氧驱动装置的输出功率等因素,适当地选择上述螺旋角、叶轮夹角和叶片夹角。根据试验结果,对于550W的增氧驱动装置,叶轮的螺旋角A优选地为5至7度,叶轮夹角B优选地为25至35度之间,叶片夹角C优选地为30至40度之间,这样增氧量可以达到0. mcg/h,满足现代养殖的需要。(2)调水系统调水系统30包括调水驱动装置34、减速装置33和调水装置32,减速装置33连接于调水驱动装置34和调水装置32之间,将调水驱动装置34的输出减速传送到调水装置 32。具体地,如图1、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调水驱动装置34为电机,其安装于2号安装板340上,其输出端垂直向下。减速装置33包括从调水驱动装置34的输出轴开始顺次连接配合的第一同步轮331、同步带332、第二同步轮333以及常规减速器334 ;常规减速器334进一步包括两组齿轮,其按照需要选择,具体在此不详述。上述同步轮331、333,以及同步带332被保护在同步轮罩330中,同步轮罩330设置在支撑板3301上。从常规减速器334的输出端输出的功率由输出轴335输出;输出轴 335垂直向下,与上述调水驱动装置34的输出端方向相同。输出轴335通过联轴器3350连接调水装置32,使调水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熊世希
申请(专利权)人:熊世希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