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叶天翔专利>正文

循环注水式养殖/种植增氧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9042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04: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并提供了一种设备简单、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简单且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高密度养殖的循环注水式养殖/种植增氧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通过回流管从净化池内把经过净化的养殖/种植用水注入到储水容器中;通过水气混合器把储水容器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和空气进行混合,使经过混合的养殖/种植用水中的含氧量高于常态;把经过混合处理的养殖/种植用水用导水管导入到养殖/种植区域内;采用回流管在养殖/种植区域的排水口处把养殖池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引入到净化池内进行净化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于水产养殖/种植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循环注水式养殖/种植增氧法
技术介绍
养殖/种植区域内水体的溶解氧量的高低是水质好坏的主要指标,所有地球陆生动物、海洋水产动物都必须在有氧的条件下才能生存繁衍,如果缺氧就要死亡。在水产养殖池内水体缺氧可使鱼虾浮头,严重时泛池窒息死亡,造成重大经济损失。在水产养殖中,水体轻度缺氧虽不致鱼虾死亡,但也严重影响其生长速度,使饵料系数提高,生产成本增加, 养殖效益下降。以草鱼为例,草鱼在主要生长期内要求水中溶氧量5毫克/升以上或饱和度大于70%为正常范围,最低为2毫克/升,0.4毫克/升为致死点。2毫克/升时草鱼开始浮头。草鱼在溶氧量为2. 72毫克/升的情况下比在5. 56毫克/升的情况下,其生长速度降低98%,几乎不生长,而饲料系数也提高了 4倍。其它鱼虾蟹也大致一样。另外,在工厂化水产的养殖上,特别是未来水产的陆基养殖技术,大多是往高密度的集约化方向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水体中高度溶氧的控制对水产品的健康及生长来说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水培植物生产过程中,水中溶氧量是影响生长发育速度的重要因子,溶氧充足生长就快,溶氧度低不仅生长慢,而且低至植物所需溶氧的临界值以下,还会出现缺氧烂根,所以在生产上以提高水中溶氧作为水培的主体技术。为了增加养殖/种植区域中氧的含量,目前大多数养殖户都采用了增氧措施。这些增氧措施大致可以分为1.水泵增氧法;2.叶轮增氧机增氧法;3.化学药品增氧法; 4.气压管道式增氧法;5.在江河边利用流水换水增氧法。但是,这几种养殖法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如投入成本高,溶氧量低,容易伤害养殖生物;对于较大的养殖/种植区域,需要投入多台水泵或者叶轮增氧机,而上述的第4种方法具有地域性的限制。此外,目前养殖 /种植区域的养殖普遍采用单一品种养殖,且养殖密度普遍不高,不能形成工厂化养殖,要获得高的收获,只能增加养殖面积,而这就大大地增加了养殖户的成本和劳动强度。对于那些具有季节性生长的养殖生物,养殖户不能根据市场的需求进行养殖,如螃蟹类,当市场进入需求量大的时候,养殖户不能收获足量的螃蟹,造成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的螃蟹价格持续走高也有这一因素的影响。此外,传统的养殖/种植增氧法不能实现把增氧与水流循环流动很好地结合在一起,而是增氧和水循环分两个系统进行,需要养殖户更大的资金投入、设备投入,增加养殖/ 种植劳动管理强度,加大养殖/种植费用,难以实现工厂化养殖/种植的模式。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备简单、成本低、效益高、操作简单且能实现规模化专业化的高密度养殖的循环注水式养殖/种植增氧法。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是一种循环注水式养殖/种植增氧法,在该方法中,采用由储水容器、水气混合器、养殖/种植区域、回流管、净化池构成的循环系统,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回流管从净化池内把经过净化的养殖/种植用水注入到储水容器中;b.通过水气混合器把储水容器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和空气进行混合,使经过混合的养殖/种植用水中的含氧量高于常态;c.把经过混合处理的养殖/种植用水用导水管导入到养殖/种植区域内;d.采用回流管在养殖/种植区域的出水口处把养殖/种植区域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引入到净化池内进行净化处理,并继续上述步骤。在上述步骤c中,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养殖/种植区域内的底部。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养殖/种植区域内远离所述养殖/种植区域的排水口的区域。在所述净化池与储水容器之间的回流管的通路上设置有水泵。在所述步骤b中经过混合的养殖/种植用水内的溶氧量为9 11毫克每升。所述储水容器为2 3立方米的敞口式容器。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养殖/种植区域旁设置储水容器,在储水容器内设置水气混合器,通过所述水气混合器把经过净化的养殖/种植用水和空气进行充分混合,使混合后的养殖/种植用水内有较高的氧含量,并把该养殖/种植用水通过导水管导入到养殖/种植区域内,实现从储水容器到养殖/种植区域到回流管到净化池再到储水容器的不间断循环,此处,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养殖/种植区域内远离所述养殖/种植区域的排水口的区域,所以,通过这种把含有大量氧气的养殖/ 种植用水通入养殖/种植区域的方法,并使养殖/种植区域内的水不断地流动,使溶氧量极高的养殖/种植用水充满整个养殖/种植区域并不断循环流动,能避免以往采用水泵或叶轮增氧机溶氧量低且会产生机械伤害养殖/种植生物的现象,且采用本专利技术方法时,其设备简单,操作方便,能保持较低的成本,和传统大面积低密度养殖方法相比,利用本专利技术方法能实现小面积高密度养殖,大大地减轻了养殖户的劳动强度,为养殖户创造更好的经济效益;此外,也有效地解决了增氧与水流循环合二为一的技术难题,从而使工厂化养殖/种植得到有效实施;另外,对于水产性生产养殖、商业性水产养殖、仓储性水产养殖、分隔式混合水产养殖等均能应用,能实现工厂化、规模化、专业化养殖。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本专利技术方法时所采用到的设备的简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储水容器 2——水气混合器 3——导水管4——养殖/种植区域 5——养殖/种植区域水面 6——养殖/种植区域排水口 7——回流管 8——净化池 9——泵体31——导水管出水口。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于水产品的养殖、水培植物的种植、土培植物的种植。 本专利技术采用由储水容器、水气混合器、导水管、养殖/种植区域、回流管、净化池构成的循环系统。其中的养殖/种植区域为用水泥砂浆建成的养殖/种植池。本专利技术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通过回流管从净化池内把经过净化的养殖/种植用水注入到储水容器中,在所述净化池与储水容器之间的回流管的通路上设置有泵体,所述储水容器为2 3立方米的敞口式容器;b.通过水气混合器把储水容器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和空气进行混合,使经过混合的养殖/种植用水中的含氧量高于常态,经过混合的养殖/种植用水内的溶氧量为9 11毫克每升;c.把经过混合处理的养殖/种植用水用导水管导入到养殖/种植区域内,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养殖/种植区域内的底部,所述导水管的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养殖/种植区域内远离所述养殖/种植区域的排水口的区域;d.采用回流管在养殖/种植区域的排水口处把养殖/种植区域内的养殖/种植用水引入到净化池内进行净化处理,并继续步骤a。通过上述步骤,在养殖/种植过程中,实现了从储水容器到导水管到养殖/种植区域到回流管到净化池到储水容器的循环,即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养殖/种植区域内的养殖用水无时无刻不在流动,这极大地改善了养殖/种植的水质环境,水中的溶氧量大增,有利于养殖/种植区域内的水产或水培植物生长,使小面积高密度养殖成为一种成本低的养殖模式。实现了生产性水产养殖、商业性水产养殖、仓储性水产养殖、分隔式混合水产养殖等和种植及特殊水产养殖。本专利技术方法具有以下优点(1)实现水气合一循环流动均勻分布,实现增氧技术与水流循环技术结合起来,投资更小,设备更简单,操作更简便,效益更高,使工厂化养殖/种植得到有效的实施;(2)应用范围更广泛,与水相关的养殖/种植都普遍可以应用本专利技术方法,从而改变养殖/种植模式,使一般性的生产养殖/种植提高到商业性、仓储性、特殊性养殖/种植模式;(3)采用了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叶天翔
申请(专利权)人:叶天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