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许尚栋专利>正文

主动脉开窗支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7438781 阅读:2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6 03: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动脉开窗支架,包括主支架和侧枝,还包括连接主支架与侧枝的小支架,该小支架包括金属支撑和人工血管覆膜部分,并且外壁与主支架的内壁紧密固定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手术操作时,不影响侧枝血管的血液供应。同时实现了不需要在术前对主动脉上开窗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又能使一种开窗支架能够适应更多患者人群。尤为适用于治疗胸腹主真性动脉瘤和肾上型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破口离重要分支开口较近致使很难在隔绝破口的同时不影响分支血流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微创介入的医疗技术,特别涉及一种主动脉开窗支架
技术介绍
目前临床对于主动脉瘤疾病的治疗已经可以根据患者的发病情况,选择多种手术方式,如腔内介入治疗,杂交手术等,许多手术方式已经可以很好的替代传统开胸手术,大大降低了传统手术的难度和风险,避免了很多并发症,大幅提高了患者生存率。但还存在不足之处。下面举例对使用在胸主动脉疾病的覆膜支架进行说明。目前用于胸主动脉的覆膜支架多为直筒形。图1示出了用于主动脉疾病的例子, 当主动脉与侧枝动脉距离较近时,为了获得足够长的锚定区以避免由于主动脉内高速血流导致覆膜支架的移位,往往需要将侧枝动脉一并封闭。这样虽然可以实现覆膜支架固定在主动脉内,但由于覆膜支架封闭了侧枝动脉,可能引起脑缺血和相应肢体的缺血。加以改进后,使用侧枝型覆膜支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解决上述问题,但需要在手术前对病变位置及邻近的侧枝血管位置进行精确测量,然后对主体覆膜支架上对应的侧枝血管位置进行精确开口,并连接侧枝。这种主支和侧枝在术前即被连为一体的侧枝型覆膜支架,制作程序复杂,测量精确度要求较高。另外由于不同的患者,相同主动脉部位,侧枝血管的位置也并不完全相同,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此类侧枝型覆膜支架的患者人群适应性较差,即一种侧枝型覆膜支架不能适应更广泛的患者人群。现针对胸腹主动脉瘤及肾上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破口离重要分支开口较近致使很难在隔绝破口的同时不影响分支血流者此类病例专利技术一新型主动脉开窗支架。使用的主动脉开窗支架需要既能解决传统直筒型支架所带来的问题,又能解决改进后的侧枝型覆膜支架中的需提前精确扫描定位,制作程序复杂,患者人群适应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主动脉开窗支架,以解决以上传统直筒型支架及侧枝型支架在使用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脉开窗支架,包括主体覆膜支架(以下简称主支架)和侧枝覆膜支架(以下简称侧枝),还包括主体覆膜支架与侧枝覆膜支架的连接部分窗口覆膜小支架(以下简称小支架)。其中,所述的主支架、侧枝和小支架,分别包括金属骨架和覆膜。其中,所述的主支架和侧枝各自独立,不为一体。其中,所述的小支架的外壁与主支架的内壁紧密固定连接。其中,所述主支架上具有侧枝开窗,其侧枝开窗部分包括无主体裸金属支架,为人工血管覆膜。其中,所述侧枝开窗部分开口面积较大,并在其四周位置标有便于侧枝血管对位的对位标记。其中,所述覆膜小支架的轴线方向与主支架的轴线平行。其中,所述小支架的开口朝向,包括可顺血流方向放置,也可逆血流方向放置。其中,所述小支架开口的大小及数量可根据侧枝开口的部位及数量设计。如上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脉开窗支架,主支架与侧枝各自独立,不为一体,其主支架内壁与小支架的外壁连接固定,并将小支架的轴线方向设置为与主支架的轴线方向平行,小支架一侧相邻主支架区域为主支架开窗部分,设置为无金属支架的凹形弧状区域, 为人工血管覆膜,与主支架的覆膜部分连为一体,并且此区域开口面积较大,凹下的径向高度为15 30mm,凹下的周向弧长为主支架圆周长度的1/3 1/4,同时,在开窗部位的四周设置有便于侧枝血管对位的对位标记,例如S (如图3所示)。因此,释放主支架时,能够更容易将侧枝血管的开口部位对准该区域。从而使侧枝在主支架内由引导丝穿过主支架上的小支架与侧枝血管顺利对接。小支架根据需要可顺血流方向放置,也可逆血流方向放置。由上可以看出,由于主支架的开窗面积比较大,针对不同患者人群,侧枝血管在主动脉上的位置在一定的差异范围内都可以由一种主动脉开窗覆膜支架进行手术治疗。并且无需在术前对侧枝血管的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主动脉开窗支架,实现了既可以使腔内的血液通过主体的覆膜支架隔绝病变部位,又不影响侧枝血管的供应。既实现了不需要在术前对主动脉上开窗位置进行精确测量,又能使一种开窗支架能够适应更多患者人群。尤为适用于治疗胸腹主真性动脉瘤和肾上型腹主动脉瘤等主动脉破口离重要分支开口较近致使很难在隔绝破口的同时不影响分支血流者。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直筒型覆膜支架植入主动脉的示意图;图2是主动脉开窗支架的主视示意图;图3是主动脉开窗支架的侧视示意图;图4是主动脉开窗支架的俯视示意图。符号说明1 主支架2 侧枝3 小支架101金属骨架102金属骨架103覆膜104覆膜201金属骨架202覆膜301金属骨架302覆膜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主动脉开窗支架示意图,主动脉开窗支架包括主支架1、侧枝2和小支架3。其中主支架1由金属骨架101(102)和覆膜103(104)构成,整体呈直圆筒或渐细圆筒形。主支架1按结构构成可以分为四个部分(如图)。第一部分“Ι-a”部分,无覆膜,金属骨架101呈波纹结构或编织结构,用于与输送单元连接固定。第二部分“Ι-b”部分,包括金属骨架102和覆膜103。第三部分“ 1-c”部分,为侧枝开窗部分,无金属骨架,覆膜104与主支架1的覆膜 103部分连为一体,为内凹的弧形结构。在此区域设置有小支架,并设开口。覆膜104中的开窗部分,沿主支架1轴向的距离为20 40mm,沿主支架1周向的曲线距离约为覆膜主支架1圆周长度的1/3 1/4(约10 35mm),在主支架上内凹的径向高度约为15 30mm。由于覆膜104开口面积较大,使释放主支架1时能够更容易将侧枝血管的开口部对准该区域。第四部分“Ι-d”部分,包括金属骨架102和覆膜103。可根据需要设计成带分叉或不带分叉的结构。侧枝2由金属骨架201和覆膜202构成,呈圆筒形。直径与小支架尺寸对应,可为 4至8mm。侧枝2与主支架1呈分别独立状态,侧枝2的头端有引导丝(未图示)。主支架 1与侧枝2有独立的束敷系统,在主动脉内可以分开,输送到位后依次释放。主支架1与侧枝2的连接部为小支架3,小支架3的直径与侧枝2对应,可为4至 8mm,沿轴线长10至20mm。通过小支架3可以实现侧枝2与主体1的连接。小支架3由金属骨架301和覆膜302构成。小支架3的外壁与主支架1的内壁紧密固定连接,其轴线方向与主支架1轴线方向平行设置。开口处可以顺血流方向放置,也可逆血流方向放置。开口的大小及数量可根据侧枝血管开口的部位及数量设计。上述主支架1、侧枝2及小支架3的覆膜可为薄型血管,由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酯纤维纺织物、聚四氟乙烯、聚酰胺纺织物、聚丙烯纺织物。上述主支架1、侧枝2及小支架3的金属骨架的材料可为医用合金,如镍钛形状记忆合金、镍钛超弹合金、钴铬镍钼铁合金、316L医用不锈钢合金等,呈波纹结构或编织结构。当需要将上述主动脉开窗支架植入动脉时,可采用下面的方式预先,手术前测量CT (计算机X射线断层造影)或磁共振影像,明确主动脉直径和侧枝血管直径及侧枝血管相对主动脉病变部位的大概位置,选定相应尺寸的主动脉开窗支^K O然后,将选定的主动脉开窗支架装入输送器的鞘管。之后,进行手术时,沿加硬导丝将输送器送入动脉。当输送器到达病变部位时,将其外鞘管下撤,释放主支架1。由于1-c区域的开口面积较大,且设置有对位标记,使释放主支架1时,能够更容易将侧枝血管的开口部对准该区域。在主支架1放置完成后,通过引导丝,使与侧枝血管相对应的侧枝2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尚栋刘冰
申请(专利权)人:许尚栋刘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