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水性树脂粉末的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7437703 阅读:17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6-15 21:54
在吸水性树脂的大规模的制造方法中,不需要原料的变更、高额的设备投资,通过简便的方法,使吸水性树脂的物性、例如耐损伤性、吸水速度提高及稳定。在表面交联工序前的粉碎工序中,使吸水性树脂循环规定量以上。即,在表面交联工序前,将分级聚合物的至少一部分再次供给到同一或别的粉碎工序中,此时,将粉碎工序中的循环粉碎比(以下述式规定)设定为大于1.50:(循环粉碎比)=(向粉碎工序供给的吸水性树脂的总供给量)/(干燥工序中的吸水性树脂的总排出量)(其中,(向粉碎工序供给的吸水性树脂的总供给量)=(干燥工序中的吸水性树脂的总排出量)+(再次供给到同一或别的粉碎工序中的分级聚合物的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更详细而言,涉及通过进行表面交联,从而在高加压下条件下得到高通液性的。
技术介绍
吸水性树脂(SAP/Super Absorbent Polymer)是水溶胀性水不溶性的高分子凝胶化剂,作为纸尿布、经期用卫生巾等吸收物品、以及农园艺用保水剂、工业用止水材料等,主要多用于一次性用途中。作为这样的吸水性树脂,提出很多作为原料的单体或亲水性高分子,尤其是使用丙烯酸和/或其盐作为单体的聚丙烯酸(盐)系吸水性树脂由于其吸水性能高,所以在工业上最广泛使用。所述吸水性树脂是经由聚合工序、干燥工序、(根据需要的未干燥物的除去工序)、粉碎工序、分级工序、表面交联工序等而制造的(专利文献1 幻。随着作为主要用途的纸尿布的高性能化,对吸水性树脂也要求很多功能。具体而言,不限于单纯的吸水倍率的高低,对吸水性树脂还要求凝胶强度、水可溶成分、吸水速度、加压下吸水倍率、通液性、粒度分布、耐尿性、抗菌性、耐冲击性、粉体流动性、除臭性、耐着色性、低粉尘等诸多物性。因此,在上述乃至下述专利文献1 49以外也提出很多表面交联技术、添加剂、制造工序的变更等很多方式。上述物性中,随着近年来纸尿布中的吸水性树脂的用量增加(例如50重量%以上),通液性被视为更重要的因素。并且,提出很多SFC(Mline Flow Conductivity/专利文献6)、GBP(Gel Bed Permeabilty/专利文献7 9)等负载下通液性、无负载下通液性的改善方法和改良技术。此外,在上述物性中,还提出很多包括通液性在内的多个参数的组合,已知有规定耐冲击性(FI)的技术(专利文献10)、规定吸水速度(FSR/Vortex)等的技术(专利文献 11)、规定液体扩散性能(SFC)及60分钟后的芯吸收量(DA60)的积的技术(专利文献12)。进而,作为提高SFC、GBP等通液性的方法,已知有在聚合前或聚合中添加石膏的技术(专利文献1 、添加衬垫的技术(专利文献14)、使用5 17摩尔/kg的具有能够质子化的氮原子的含氮聚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15)、使用多胺及多价金属离子或多价阴离子的技术(专利文献16)、以多胺包覆pH小于6的吸水性树脂的技术(专利文献17)、使用聚铵碳酸酯的技术(专利文献18)。此外,已知有以可溶成分3%以上使用多胺的技术、规定芯吸指数(Wicking Index, WI)、凝胶强度的技术(专利文献19 21)。此夕卜,还已知有为了改善着色及通液性,在控制聚合时的阻聚剂即甲氧基苯酚的基础上使用多价金属盐的技术(专利文献22、2;3)。进而,还已知有对颗粒进行研磨而将堆密度控制地较高的技术(专利文献24)。此外,除了通液性以外,吸水速度也是吸水性树脂的重要的基本物性,作为提高所述吸水速度的方法,已知有提高比表面积而提高吸水速度的技术。具体而言,提出了将粒径控制地较细的技术(专利文献2 、造粒表面积大的微粒的技术(专利文献沈 28)、将含水凝胶冷冻干燥而制成多孔质的技术(专利文献29)、与造粒同时对颗粒进行表面交联的技术(专利文献30 3 、进行发泡聚合的技术(专利文献33 48)、在聚合后进行发泡及交联的技术(专利文献49)等。 上述发泡聚合中,作为单体中使用的发泡剂,具体而言,已知有使用碳酸盐的技术 (专利文献33 40)、使用有机溶剂的技术(专利文献41、4幻、使用不活性气体的技术(专利文献43 4 、使用偶氮化合物的技术(专利文献46、47)、使用不溶性无机粉末的技术 (专利文献48)等。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 美国专利第657671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 美国专利第681755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 美国专利第629163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4 美国专利第664106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5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87631号说明书专利文献6 美国专利第556^4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7 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25646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8 美国专利第716984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9 美国专利第717308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0美国专利第641421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1美国专利第6849665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2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8/125533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3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293617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4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2/012861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5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5/0M568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16国际公开第2006/082197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7国际公开第2006/082188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8国际公开第2006/082189号小册子专利文献19国际公开第2008/025652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0国际公开第2008/025656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1国际公开第2008/025655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2国际公开第2008/092843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3国际公开第2008/092842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4美国专利第6562879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5美国专利第550571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6美国专利申请公开第2007/015860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7国际公开第2005/012406号小册子专利文献28美国专利第500298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29美国专利第6939914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0美国专利第5124188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1欧州专利第专利文献32欧州专利第专利文献33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4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5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6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7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8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39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0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1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2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43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4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5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46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47美国专利第专利文献48国际公开第专利文献49欧州专利第说明书0595803号说明书 0450922号说明书 5118719号说明书 5154713号说明书 5314420号说明书 5399591号说明书 5451613号说明书 5462972号说明书 95/02002号小册子 2005/063313号小册子 94/022502号小册子 4703067号说明书 97/017397号小册子 00/052087号小册子 6107358号说明书 5856370号说明书 5985944号说明书 2009/062902号小册子 1521601号说明书3/33 页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以上,为了提高吸水性树脂的物性,提出了很多表面交联技术、添加剂、制造工序的变更。其中,通液性(专利文献6 M)、吸水速度(专利文献25 49)作为吸水性树脂的基本物性很重要,提出了很多改良技术。但是,表面交联剂、添加剂(多胺聚合物、无机微粒、热塑性聚合物)等吸水性树脂的原料的变更、追加不仅引起原料的安全性的降低、成本增高,还引起其它物性的降低。此外,新的制造工序的追加不仅成为因高额的设备投资、其能量导致的成本增高的主要原因, 而且工业上需要繁杂的运转,反而引起生产率、物性的降低。此外,上述方法在实验室等小规模中显示一定程度的效果,但在实机工厂的大规模(例如生产量为l以上)中,有时也不显示充分的效果。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町田沙耶香鸟井一司白井洋子池内博之石崎邦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