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地下水污染的原位修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污染场地地下水修复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我国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地下水污染所带来的对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影响也日趋显露。目前,发达国家已经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对受污区域进行修复,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为保障生态环境系统的安全及地下水的可持续利用,必须对已经受到污染的地下水进行修复,因此,相关修复技术的研发已迫在眉睫。我国在污染场地修复领域起步较晚,针对污染场地中的地下水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修复,目前还没有大规模的实地修复工程应用。目前,地下水的原位修复技术主要有生物修复、物理化学修复等。其中,生物修复主要包括地下微生物降解和地上植物修复,此种修复不会破坏生态环境,但是修复过程缓慢;物理修复包括抽水处理、隔离围封、固化稳定、土壤抽气曝气、超声波和微波处理以及电动力学修复等技术,这些技术能较好地清除污染,但是成本较高,并可能会影响生态环境。理想的环境污染修复技术应该造价低、修复效果好而且不破坏生态环境。现有空气注射技术是采用直接注射的方式,将压缩空气注入到地下水饱和区通过吹脱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林,张丹,樊艳玲,姚珏君,钟茂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